在生本、文本自然对接中构建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07 03:12:22

在生本、文本自然对接中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教材文本是教师需要充分运用的教学资源,而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也应该是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对生本、文本资源进行科学整合,一方面,要对教学内容进行多方位、多层次解析,为学生学习做好前期铺垫;另一方面,要对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分析,找到与文本接轨的契合点。这样才能顺利实现生本、文本的自然对接

一、科学解读文本,优化教材资源

教师要站在更高起点上,对教材进行深入分析,经过优化整合,找到打开文本教学的通道,引导学生顺利进入学习,并建立起数学概念体系。小学数学教材难度呈现梯级分布,教师要注意分解这些梯度,降低认识门槛,让更多学生走进数学天地。

如,学生对“米”有一定认知,但对“千米”就比较陌生。学生要建立千米这个新概念,需要教师结合生活经验将教材文本生活化,为学生理解教材内容做好铺垫。在学习“千米的认识”时,为让学生有具体感知,我结合生活经验对相关内容进行了解读:我们常听人说从哪里到哪里有多少里路,还有说多少公里的。1公里就是1千米,1公里等于2里,1里也就是500米。此外,我们的教室宽约10米、长约13米。我们学校的操场一圈长度是400米。如果你顺着跑道跑1千米,需要跑几圈呢?由于学生具备这些生活经验,在教师解读之后,会很快形成千米的概念认知。

二、生本主导教学,突出学习主体

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转换身份,将课堂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营造氛围。

在学习“加、减法的验算”时,学生很快就能够掌握验算方式,但对验算的实际运用还存在一些认知短板。为提升学生验算能力,培养良好的解题习惯,我将验算搬到生活中,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掌握验算方法。

师:小小的妈妈到商店买了两件东西:一件是运动鞋,单价是67元;一件是运动服,单价是125元。小小妈妈给售货员200元钱,售货员应该找回多少钱呢?

生1:应该找回8元。

师:这个结果对不对?你打算怎样进行验算呢?

生1:我用减法来验算,200-8=192,192-67=125,这个结果是正确的。

生2:我用加法来验算,67+125=192,192+8=200。还可以这样:67+125+8=200。

师:同学们为什么要用不同验算方法来操作呢?

生2:为保证验算的正确。

学生开动脑筋找不同的验算方法,不仅体现了学习的主动性,还能找到解决问题的一般规律,实现认知体系升级。

三、生本、文本对接,构建高效课堂

数学文本是课堂教学的物质载体,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学习主体,生本和文本二者之间融合度如何,决定课堂教学质量高低。教师需要找到二者对接的接口,并对多种因素进行通盘考量,抓住关键点实现突破,才能加速生本、文本对接,构建高效课堂。

在学习“四边形”时,学生对四边形早有认识,只是还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而教材对四边形有准确的表述。为让学生和教材实现认知对接,我专门设计了一个教学活动:先看教材相关内容,然后根据教材提示找生活中的四边形,并说说这些四边形有什么特征。学生快速看教材,然后准备纸笔到校园中找四边形。很快,学生找到了很多四边形,并对这些四边形的特征进行了对比。这个教学活动将教材文本和学生学习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促进了学生认知转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第一要素,体现教学价值的第一目标对象。文本是教学重要的物质载体,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让学生实现认知的升级。教师是生本、文本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促进生本、文本共生共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认知习惯,这应该是教师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

上一篇:“看见”所有的善意和美德 下一篇:文言文阅读之评论体论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