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探究

时间:2022-10-07 02:56:43

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探究

【摘要】语文是初中阶段的主要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主要锻炼与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化与人生哲理,对处在青春期的初中生来说非常的重要。初中语文知识点相较于小学语文而言,在知识点跨度、内容涵盖等层面得到了深度的跨越,重视初中语文教学的开展成为当前的重要工作。新时期,为了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应将更具趣味性、个性化的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其中,就此项问题,本文就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方法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 方法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充分结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设置更具趣味性的情境,将语文知识点融入到情境之中,进而增强语文课堂教学的吸引力,是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主要以纯灌输的方式开展,强调学生死记硬背,课堂缺乏趣味性,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制约着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一、情境教学法概述

情境教学法是现代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教学法之一,其存在价值高,通过设置一定的情境,将语文知识点渗透到情境之中,将语文知识具体化,学生更容易理解,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情境教学法是一种人性化、个性化的教学方法,设置一个生动、具体的环境与场景,情境设置要具备足够的情感色彩,根据教学目的,设置情境方向,让学生开展深度的体验,进而辅助学生来理解知识点,感悟教材内容,进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开展情境教学,旨在激发学生的情感元素,且情境的设定,都是一些常见的社会现象[1],学生在日常生活会经常见到,学生在参与情境设定时,会有深度的感触。将情境教学法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中,其意义重大,符合此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与精神需求,结合学生的实际兴趣,能大大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二、初中语文教学现状

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语文教学质量不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语文知识点的把握不足,对初中生的成长影响很大。导致初中语文教学质量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在于多个方面,教学理念更新不及时,教学方法选择不当,教学评价不合理等,都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尤其是教学方法的选择。传统的初中语文教学都是教师按照教案进行程式化的教学,教学缺乏新意[2],久而久之,学生会产生厌烦感,进而影响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导致教学体系出现问题。新时期,为积极响应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需求,若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必须转换原有的教学方法,将情境教学方法应用其中,打造更为情感色彩与趣味性的语文情境,注重学生角色扮演,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

三、初中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应用措施

1.注重师生互动,打造趣味情境

在初中语文教学方面,应强化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设置合理的课堂情境,注重师生间的有效互动,拉近师生间的距离,在自然、随意的状态下设置教学情境,将语文知识点渗透到情境氛围之中,在学生融入到情境氛围时,从中吸收足够的语文知识点,相较于传统的课本教材满堂灌输方式有了明显的进步。师生互动的有效开展,应强调语文情境教学法的合理应用,为课堂增添浓郁的艺术色彩与情感元素[3],能打造更为融洽的语文教学环境。为了实现更好的情境教学效果,应强调学生的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一定的人物角色,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语文课文的理解更为深入。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出师表》时,为了调动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设置趣味性的情境,要求几名学生来对“三顾茅庐”的典故进行再现,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对诸葛亮与刘备的这一经典环节进行演绎。在演绎时,学生的注意力会被吸引,会根据学生的表现来分析人物性格,从中掌握一定的历史知识点,对《出师表》的学习做好铺垫,对学生语文知识点的提升具有积极影响。

2.设置生活情境,贴近学生实际

情境教学法是一种趣味性、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为了设置更为科学的教学情境,应设置更多的生活情境,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学生接受与理解起来难度小,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在语文课堂上设置生活情境,能从一些案例与现象中寻求更多的元素与知识点,对学生能产生一定的教育意义与引导效果[4],对初中生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形成影响很大。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桃花源记》时,教师可以根据先就日常生活中和谐美景进行畅想,让学生们发挥想象力,对小桥流水人家、大同社会情境的展望,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情境,根据《桃花源记》的实际情况,描述泉水叮咚作响,小溪曲折蜿蜒,在溪边有成片的小草,且桃花落英缤纷,男耕女织,将整个画面记录下来,进而达到理想的语文教学效果。

3.融入多媒体技术,设置个性化情境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应在情境设置中渗透一定的信息化元素,融入足够的多媒体技术,打造个性化的情境,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案,利用多媒体所特有的图片、文字与视频等元素来丰富教学,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兴趣,打造更为科学的教学体系,对未来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积极影响。

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新闻两则》时,若仅仅依靠黑板与课本方式无法将新闻的格式进行明确的讲述,此时,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对常见的新闻格式进行展示,利用PPT课件来丰富课堂内容。与此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一条“关于某地区希望小学在建进程”的新闻,让学生仿照新闻格式进行写作,以锻炼学生的新闻把控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就目前初中语文教学现状来看,教学效果不佳,教学质量堪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未能得到凸显,教师始终占据着主导权,不符合素质教育与新课改的要求。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应强化对情境教学法的应用,设置个性化的情境氛围,让学生充分融入到情境之中,更有动力参与课堂,并在参与情境教学的过程中,可大大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金霞.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巧创情境的探究[J]. 科技创新导报,2015,09:201-202.

[2]陈华君. 初中语文教学中探究性教学方法的作用及其应用分析[J]. 亚太教育,2015,31:40.

[3]张露文,朱海梅. 初中语文自主探究阅读教学的教学方法研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08:95.

[4]黎振群. 浅议初中语文情境教学的创设方法及其作用[J]. 科技创新导报,2013,18:170.

上一篇:宝宝厌食 病根多在家长 下一篇:现代高校教育管理的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