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高校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时间:2022-10-07 01:41:39

如何实现高校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提要] 辅导员位于高校学生管理的第一线,随着高校扩招规模的扩大,辅导员工作力度愈来愈重。本文针对新形势下提升高校辅导员工作的要求,结合几年来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实践,从大学新生的角度出发,针对新生特点,提出怎样才能做好高校辅导员工作。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学生管理;和谐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3年4月19日

一、当今大学生与高校辅导员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及近些年来各院校纷纷扩招,使各种思想层次、知识水平层次和学习目标层次的学生聚集校园,学生的成分和行为动机变得复杂;受当下经济环境影响,当代大学生竞争意识与效益意识强烈,他们有强烈的竞争与表现欲望,积极向上的竞争是有益的,但往往还会有一些过激行为需要辅导员及老师加以引导;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使得现在的贫富差距明显,部分学生生活、学习压力较大,心理素质不够完善;高校扩招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部分学生对网络过于依赖,等等。

近些年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越来越健全,但其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现阶段的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现任职的辅导员多数未经过专业化训练,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准备不足;其次,辅导员队伍配备不合理,年龄、学历、所学专业分配不均,使得辅导员的专业素质总体水平不高;再次,专业职称评定结构不合理,容易打消辅导员工作积极性,使得辅导员这支工作队伍不够稳定,等等。

二、高校大学生与辅导员之间关系的形式

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建立和谐关系,可以推动和谐校园建设,而和谐校园则会引领社会风气的走向。在高校不断扩招的今天,“90后”、“富二代”和贫富悬殊逐年拉大等成了现今高校学生工作的主要话题。这些,使得已很复杂的这一师生关系更加难以把握。

在学生日常的高校学习与生活中,与学生联系最为紧密和频繁的就是辅导员,不但需要负责学生的学习工作,还要负责日常的生活和思想工作,可见高校大学生和辅导员之间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这种关系在管理学角度分析可以分为三个方面:思想政治联结、感情联结和利益联结。思想政治联结更多的体现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上,这也是由辅导员在高校管理工作中所扮演的角色所决定的,辅导员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是实时性的、连续性的,随时关注学生的思想变化,并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感情联结更多出于个人感情和师生关系的确立,处于最基础管理位置的辅导员在于学生紧密接触的过程中,利用年龄和经历的优势,最容易和学生“打成一片”,成为学生们信赖的“学长”。在此处的“利益关系”并非指商业利益,而是说,辅导员在高校中的各种待遇、职级等都与学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样,辅导员对学生的“利益”同样显著,比如在学生的推优、入党、获奖、就业等方面,辅导员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这种利益关系可能会使辅导员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也可能使关系变得紧张,但是无论是什么样的关系,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使学生成才,成功的毕业并就业。

三、从辅导员角度分析如何实现学生与辅导员之间的和谐关系

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辅导员与学生和谐关系的构建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

(一)提高辅导员自身素质。除了各科目教师可以给学生带来必要的知识之外,辅导员同样会给学生带来另外一种形式的知识,比如生活、学习的方法,适应社会的经验,等等。所以,辅导员自身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高校的素质教育,对学生也有着巨大的影响,提高辅导员的自身素质是改善高校管理工作和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前提保证。首先,辅导员也是老师,不是游离在教学之外的人员,作为教师就必须要有师德,爱岗敬业、乐于奉献、工作勤奋,等等,辅导员应该提高这些方面的基本素质,进行言传身教;其次,辅导员作为高校中思想政治工作的最直接执行者,必须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且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立场和基本的政治鉴别能力。除此之外,大多数高校学生会以成熟的辅导员为榜样,所以辅导员还必须具有正确的道德准则、是非观念和强烈的团队精神;再次,辅导员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素质,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学生的工作;最后,无论各行各业,创新是推动发展的动力,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直接执行者,辅导员要具备创新意识,寻求工作中的突破,只有在工作中不断进取,才能适应日趋复杂的辅导员工作。

(二)掌握学生管理工作重点,不断完善工作方法,进而融入学生日常生活与学习,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首先,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作为辅导员应狠抓学习不放松。平时应经常查课、记考勤、定期开班会、讲评学习情况,促使学生重视学习;其次,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辅导员应充分信任班委成员,积极培养并鼓励班委成员的办事能力。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的管理与交际能力,同时辅导员可以腾出精力和时间去处理其他较重要的事情;第三,根据实际工作经验不断总结并创新工作方法,比如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主动去了解学生,做好学生心理引导工作,在给予学生关心的同时还需对其严加要求与管教,对于屡犯错误但不改的学生更要大胆管理,严格按照校规校纪处理;第四,需充分关心特殊群体。对那些家庭困难的贫困生要给予尽量多的帮助与鼓励,认真做好贫困生评选、认定、补助工作和勤工助学岗位的安排,帮助他们克服自卑心理,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第五,积极转变工作观念,由管理型辅导员向服务型辅导员转变。学生是辅导员工作的主题,因此在日常工作中需尽可能地面向每一个学生,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始终做到以学生之喜为喜,以学生之忧为忧,在服务中达到教育的效果,等等。

主要参考文献:

[1]周涛,刘国阳,靳菲.抓住学生工作规律,掌握学生工作方法.2009.1.15.

[2]陆锋,曾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中的冲突.理工高教研究,2007.6.

上一篇:关联函数在小微金融中的应用 下一篇:我国民营企业负债筹资风险与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