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拌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6 11:03:37

温拌技术在沥青混合料中的应用

摘要:温拌技术是一种新兴的绿色筑路技术,应用于沥青混合料再生,可以兼顾建造成本、环保节能和路用性能,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已有的温拌技术可以概括为三种:有机降粘温拌技术、发泡降粘温拌技术和乳化沥青温拌技术。其本质都是为了降低沥青混合料的生产温度,减少排放,这与冷拌混合料的出发点是一样的,却能拥有冷拌所不能达到的热拌混合料的性能。

关键词:温拌;有机降粘;发泡降粘;乳化沥青

中图分类号:TV442+.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正处在公路建设的高峰期,以沥青路面为主,普遍采用的是传统的热拌沥青混合料HMA(HotMixtureAsphalt)。而温拌技术(WMA)的实质就是通过一定的措施,降低生产过程中沥青的粘度,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可工作性,使混合料能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拌和、摊铺与压实,可以节省能源、减少烟尘的排放。其使用效能与HMA一样,又吸收了冷拌混合料(CMA)节能减排的优点,能充分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

1国内外研究概况

在1995年,欧洲首先研制出了WMA。在1997年的德国沥青论坛、2000年的悉尼第一次国际沥青路面会议以及2000年的巴塞罗纳第二届欧洲沥青国际会议上,WMA得到了大规模的宣传和介绍。在2003年,美国开始引入WMA。2004年,NAPA、美国联邦公路局(FHWA)以及一些厂商联合设立基金给美国国家沥青技术中心(NCAT),专门用于WMA的研究。2006年3月,美国第一次WMA技术工作组会议在NAPA所在地召开。在国内,温拌技术还未得到广泛应用,以试验路面为主。

2温拌技术及分类情况

温拌技术在欧美国家的发展可以用“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来概括。目前已了解到的技术或产品有几十种之多,但就其工作原理而言,不外乎三大类:1)发泡沥青降粘温拌技术,通过水或有机发泡剂发泡沥青来降低沥青的粘度;2)乳化分散沥青降粘技术,与前两种不相同,通过乳化技术降低沥青粘度:;3)有机降粘型温拌技术,使用有机降粘剂,降低热沥青拌和时的粘度,以蜡或蜡状物为主。

2.1发泡沥青降粘型温拌技术

发泡沥青的主要原理都是利用水来发泡沥青,降低沥青的粘度,提高其工作性。根据沥青发泡的大小,可以把发泡沥青降粘技术分为泡沫沥青技术和微发泡

技术,其典型代表分别是WAM-Foam技术和Aspha-min技术。但前者是利用水的瞬间汽化来发泡沥青,发泡倍数大、半衰期短;而后者发泡的倍数小,属于微发泡,水的释放可以持续到100℃,可以持续发泡,长时间维持混合料的工作性。前者需要一个专门的沥青发泡装置,而后者不需要,利用拌和站已有的纤维添加管线即可。还有一类是借助表面活性剂来降低沥青的表面张力,从而实现发泡降粘。

2.2乳化分散沥青温拌技术

乳化沥青较低的粘度使其有可能在较低温度下与石料拌和均匀,但是一般乳

化沥青含有近一半的水分,在拌和过程中不仅将产生大量水蒸汽,而且残留的水

分也会影响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如能将乳化沥青的固化物提高到70%以上,同时掺加可以提高沥青与集料粘附性的添加剂,则有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

近几年,美国MeadWestvaco(美德维实伟克)公司发明了乳化沥青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EvothermTM技术。该技术是采用一种特殊的乳化沥青(可以含有乳化、抗剥落、助碾等一揽子化学添加剂,乳化沥青固含量约70%)替代热沥青来实现温拌,其生产工艺与HMA的基本相同。用高浓度沥青乳液裹覆热集料,与加热了的混合料拌和,乳化沥青就会迅速破乳,水分以蒸汽形式释放出来,成“水雾状”,生成混合料。而拌和后的WMA水分含量极少,从外观上看,其裹覆和颜色与HMA的基本相同。在不牺牲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前提下,乳化沥青温拌混合料的拌和温度可降低至100-130℃、碾压温度可降低至70-120℃。拌和后的WMA从外观上看,其裹覆和颜色与HMA基本相同。混合料摊铺完后即可进行压实,一旦完成碾压,道路就可开放通行。

2.3有机降粘型温拌技术

对于有机降粘技术,主要是往沥青或沥青混合料中添加有机化学产品,这种

产品,熔点通常高于基质沥青,可以提高沥青在60℃时的粘度,降低沥青在135℃时的粘度。因此,可以在高温拌和时降低其粘度,使沥青有更好的工作性,并提高其高温性能(沥青在60℃时的粘度降低,硬度增大)。其相关的产品或技术包括:

1)SasobitFT硬蜡:SasobitFT硬蜡,是德国SasolWax公司的产品,是一种窄分布的长链脂肪族烃,其主链分子中含有40~115个碳原子,是采用FT方法在煤的汽化中制得的固体石蜡化合物,呈片状或粉状,其熔点大于100℃,高于普通石蜡,在超过115℃时,能完全溶解于沥青,可使拌和温度降低7.8℃~12.2℃。在低于熔点时,Sasobit在沥青胶结料里呈现出晶格结构,使WMA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和抗车辙能力。Sasobit可以明显降低沥青的高温粘度,但增加沥青的低温(60℃)粘度。在WMA里,Sasobit的通常掺量为沥青的2%~4%,不宜超过4%,以免影响沥青的低温性。

2)Asphaltan-B:德国Romonta股份有限公司的产品,是褐煤中甲苯提取物的副产品,主要成分为褐煤蜡,是一种熔点大约在99℃的低熔点硬蜡,与Sasobit接近,性能上也与Sasobit类似,在降低WMA工作温度的同时,能提高混合料的可压实性和抗车辙能力,厂家推荐用量是2~4%。

3)LicomontBS100或Sübit:德国Clariant公司的产品,主要成分是脂肪酸氨基化合物,它是通过胺与脂肪酸反应生产的,其熔点通常在141-146℃之间。

4)UBM:欧洲产品,拌和时沥青加热温度为140-150℃,集料温度为160-165℃,出料温度135-150℃。

3温拌技术的选择

影响温拌效果的一些因素:主要是拌和的均匀性、沥青对集料的裹覆的均匀性带来的,这个会导致混合料的性能变差。因此,合适的成型温度及降粘选材,尤为重要。可以通过成型温度与空隙率的关系曲线,选择符合设计空隙率的成型温度,上推约10℃可得到拌和温度。关于降粘材料,不宜选吸水率太大、大颗粒的材料,比如本文使用的硅胶;吸水率小、加水后易结团、水释放速率大的沸石也不宜使用,比如本文使用的天然沸石。建议:选用小颗粒(最好是粉末)、易分散、吸水性20%左右、水释放速率适中的材料来微发泡沥青,如果有满足这些要求的硅胶和天然沸石,也可以使用。可吸附水的材料,可以从用于干燥剂或具有调湿功能的材料中挑选,比如膨润土、沸石、硅胶、海泡石等。有机降粘剂,可以参考Sasobit蜡的熔点,选择性能与之相近的FT蜡、褐煤蜡(蒙旦蜡)、微晶蜡、PE蜡、EVA蜡、脂肪酰胺等。

4结语

目前我国道路行业发展蓬勃向上,但各地域各方面的情况差异很大,温拌技术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而已有的技术也将更加完善,经济,简便。所以,结合我国实际,加快消化吸收研究推广温拌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严世祥.温拌沥青混合料的应用技术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7:65.

[2]李振,徐世法,罗晓辉,等.温拌再生沥青混合料压实特性评价[J].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10,26(1):14-19.

[3].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所.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上一篇:城市景观规划的生态发展与实践的探析 下一篇:浅析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