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的“温度”与“厚度”

时间:2022-10-06 09:09:00

报纸的“温度”与“厚度”

如今的报业市场,已让不止一位报人感慨:“报纸的发行量未来只有下降,没有上升。”就连许多新兴媒体的大腕也在纷纷预测报纸的“死亡时间”表。

网络的迅速发展,让我们认识到了科技对传媒的巨大影响力,更让报纸从业者,尤其是国际、国内新闻版面的编辑人员产生巨大的压力。我们在领略网络魅力的同时,必须有一种危机意识,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长处,构建独特的话语方式。这里想从两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方面,要着力打造报纸的亲和力。也就是说,报纸要有“温度”。报纸作为一种大众传媒,读者对其理念、形式、内容的接受、认同乃至喜爱是至关重要的。这种亲和力是一种综合体现,从宏观来说,它表现在板块、栏目的定位,内容、版式设计等方面,从微观来说,它涉及我们时事编辑对每个国际、国内新闻事件的观察角度、判断能力等。

做我们这一行的,无论聚焦国际国内重大事件、解读党和国家重大决策,还是感受时代社会喜怒哀乐,每编辑一篇稿子,都要自问一下:假如我是读者,这篇稿子是否有兴趣读下去?如果读者瞄第一眼就勾不起阅读的欲望,那就是失败,更达不到报纸传递党和人民政府声音所要求的目标――“有用、有效”。一句话:你的劳动无效。

办报如同谈恋爱,你要尽量体贴读者。很多媒体讲与市场接轨,经常讲“我要蹲下来跟我的受众说话”。我觉得这里有一个假设的前提,就是你是很高的,就像家长对孩子说话一样,你要蹲下来,这本身就是不对等的。

一次烟花大会时,杭州一家发行量很大的都市报在头版登了这样一段话:“今天的报纸看后,请不要丢掉。看台的台阶很凉啊,可以把它垫在屁股下。看烟花时吃剩下的果皮纸屑,把它用报纸包起来,一起扔到垃圾箱。我们都要做一个文明的好市民。”这样放下架子做新闻,让读者感觉很温暖,也说明报纸是有温度的。

再说报纸的“厚度”。当今的地球如同“地球村”,信息互享非常便捷。报纸没有必要与网络比拼速度,而应该在“以快制胜”之外再找到一个“突破口”,这个“突破口”就是深度报道、深度整合。网络媒体新闻滚动刷新,为了时效不得不采用一事一报的短消息模式,这种信息大多属于浅显的信息。而受众对热点新闻不仅想知道事情的起因和结果,更希望了解新闻的背景和有关细节。

以前我们是“宁给读者一个西瓜,不给读者一把芝麻”。按传统的办报理念,编辑做版,一定要会删稿。为什么?就是为了多发几篇稿件,以加大信息量,信息多了,总有一条能满足读者需要,这就像用霰弹打靶,总有一粒能击中目标。

如今变了,应讲究“足些足些再足些”,编辑要选准读者感兴趣的题材,尽可能地做大做全,放大稿件。为什么?一是因为报纸越来越厚,而读者读报时间相对却越来越短,再追求信息量,平均用力,可能会使报纸变得平淡无味,没重点,也没看点。二是因为报纸竞争激烈,报纸与网络间的竞争也很激烈。一般信息。你有我有全都有,而如果在某一个点上有所突破,有重点突出重点,没有重点制造重点,握指成拳,或许能做出些自己的特色来。一份综合类报纸,一天要发上百甚至数百篇稿件,其中多数是无关紧要的,有20%的必读稿件就很了不起了,与其天女散花,不如一枝夺目。

比如“9・11”事件。《南方都市报》同行曾这样说:当年,夜班编辑晚上9:30在香港电视上看到后,还以为是美国大片。紧急请示老总后,决定做12个版的专题报道,而此时手里还没有任何信息。当时只定了3条:不能有幸灾乐祸的标题或小标题;要有前瞻性;要有故事。编辑们叫苦不迭,拿什么做呀。“怎么做,自己想办法!”就这样把12个版生生逼出来,第二天又滚动出了20个版。报纸很受欢迎。

对所谓的“硬新闻”及国家重要政策的解读,在选稿、编稿甚至做标题上都要做到大尺度观察与细节化表述。比如,经济适用房。说滥的题,都是政府怎么说、开发商怎么说、学者怎么评论,这样做出的新闻还有新意吗?这样的新闻,能不能找到典型性出口?

几年前,北京一家报纸刊登过一个短消息:一个大学老师排了56天队等开发商放号,这还不算过分的。北京一对夫妇从春节后就在售楼处排队,一直排到五一,最后被告知,排队取消,改摇号了。这样一则消息,想象一下,如果我们写一篇这对夫妇的特写:他们怎样风餐露宿,刮风怎么办?下雨怎么办?在哪儿吃饭?在哪儿上厕所?家里若有老人、孩子,谁来照顾?他们不工作了吗?他们是老北京人还是新近迁入的“外来户”?他们租房子行不行?他们买房的钱从哪儿来?是准备先付个首期房款还是能一下子交清?这是不是他们几代人可能拥有的第一套房子?……

这一系列问号,能解决关于经济适用房的许多疑问。如果将这一系列问号整合在一起进行编排,读者也爱看。

当然,在网络时代,我们的优势还有许多。比如报纸具有的公信力,这是长年累月的积累。同时,报纸作为一种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在目前阶段给人心理上带来的“可信”感觉要远胜于网络。网络里的内容良莠不齐,这在一定程度上既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可以允许的。但对于报纸而言,必须承担起社会道义和责任,维护社会良知,这也是网络永远无法比拟的。

互联网是集声、像、文字于一身的多媒体,在很大程度上集聚了传统媒体的特征。但经济、社会、文化的多元结构,决定了人们接受传播方式的多样性。互联网虽然发展势头迅猛,但仍很难取代传统媒体的地位,报纸在网络时代依然大有作为。问题在于我们能不能及时调整策略,主动拓展自己的生存发展空间。

上一篇:社会转型期热播电视剧的主流化意识 下一篇:品牌时代省级卫视的“蓝海”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