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探析

时间:2022-10-06 07:45:31

高中生的身心发展规律探析

【摘 要】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这种情况对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键词】高中生;心理;生理;规律

一、高中生生理发展的特征

学生在高中阶段的生理发育,正处于青春发育的末期。这个时期,人体生长在经过青春期的急骤发育后,进入了相对稳定阶段,也就是发育成熟和定型阶段。他们的身体生长,主要表现在形态发育、体内器官的成熟与机能的发育、性生理成熟几个方面。

1.身体的迅速变化与成熟

我国高中学生,大多数年龄在15-18岁的范围内。这个年龄阶段,人体的生长发育反映在外部形态上有些什么特征呢?一是身高、体重、胸围的发育。这是评价身体发育的各项形态指标,先后出现增长速度减慢,年增长值减少的趋势,但仍是生长发育的重要时期。二是男女孩子由于肌肉、脂肪的增长水平不同而体现出不同的体态特征。三是性生理成熟带来了第二性征的出现,即除生殖器官以外的不同性别的特殊征象,男孩子形成了宽肩体壮的男子汉现象,女孩子则发育成丰满娇美、亭亭玉立的大姑娘。

2.体内器官的成熟与机能的发育

到了高中阶段末期,孩子的心脏机能加强,肺活量增大,脑的发育和神经细胞的分化均已达到成人的水平。他们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迅速发展,达到了人生的最高水平。此时,他们的活泼好动,精力旺盛,但也容易冲动、闯祸甚至出事故。

3.性生理成熟

性生理的成熟给孩子造成巨大震荡。由于男女机体差异的客观存在,性意识的产生并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展,异性间的吸引、接触、交往就成为必然。有人将性意识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两性疏远期、两性接近期和两性恋爱期。高中生即处于两性接近期。因而,高中时期的异往是符合规律的,可以不必大惊小怪,为此而惶恐、担忧。

二、高中生的心理发展特点

1.智力水平接近成人高峰状态

注意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较长时间地注意与自己兴趣有关的事物,并能分配注意。观察具有一定的目的性、系统性、全面性,但欠精确。初步完成从具体思维为主到抽象思维为主的过渡,开始理智地思考问题,但时常需直观的、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活跃,经常提出问题,能独立地判断是非善恶,不轻信别人的结论,爱评论和争论,希望独立地解决问题,但往往会以点概面,比较偏激。

2.情绪体验较初中阶段强烈

情绪内容广泛,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形成各种心境。憧憬未来,常对活动充满热情,易振奋、易波动,也会感情用事,有时会出现盲目的狂热和急躁,以致不计后果的冲动;遇到挫折会有种种消极情绪。由于思维的独立性和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其感情具有文饰性,内心世界活跃,而且情感的外部表现常与内心体验不一致。

3.意志动机的主动性、目的性增强

能掌握自己的行为,在处事的信心度、果断性、自制性方面有发展,调节力较初中有提高。兴趣范围进一步扩大,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性格特征趋向稳定、成熟,外显与内向类型明显。可性格的可塑性仍较大,旧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被改塑,新的不良性格特征可能还会产生。动机层次提高,对社会各方面的关心程度增强,有一定的评价能力并逐渐转化为决定自己的行为的动机,体现了各自的价值取向。但对权利的需求多于对自身的义务、责任和实际行动的需求。

4.自我意识进一步增强

要求别人了解、理解和尊重自己,自我评价比初中充实、客观,有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要求。但也会出现自我与社会的冲突,有的学生自尊心过强,自我中心突出,一遇挫折就会转化为自卑。交友热情高,迫切需要情感力量和参加不同类型的群体活动,随着不同群体性质的影响,高中学生的个性出现不同的发展方向。对异性关注上升,在公开场合转向文饰、内隐,但又有显示欲,希望引起异性好感。在一定条件下,少数学生出现对异性较为隐秘情感,进而发展到恋爱。如处理不好,影响学习和个性发展。

5.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

独立生活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但由于社会经验和认识的局限,辨别力不如成人,出现求知欲强与识别力有限之间的矛盾。对职业的选择出现较为理性的思考,由幻想期进入预备期,能结合自己的兴趣、能力、社会价值取向以及切身利益的需求,选择具体职业和层次,并对毕业前夕的学习动机、态度、行为和学习水平产生影响。

总之,高中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接触面更广,社会交往更频繁,学习内容比初中生更复杂、更深刻,升学和就业的压力促使他们的社会化进程加速。这种情况对高中生的认知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要求内化为高中生自身的需要,与原有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矛盾,成为高中生认知发展的动力。同时,高中生主客观条件的变化,也为认知发展创造了更有利的条件。

(作者单位:甘肃省古浪一中)

上一篇:体育中专生物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下一篇:巧用多媒体 实现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