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中国设计的未来

时间:2022-10-06 07:17:40

寻找中国设计的未来

在世界范围内设计愈加受到重视并且高度产业化的今天,中国的设计领域的现状如何?是否面临着危机?设计与艺术将如何结合来应对新局面的挑战?中国创意产业的出路在哪里?本期艺财会客室特别邀请中国设计的领军团体“自造社”的创始人宋涛先生和《EDITOR IN CHIEF》主编段妍玲女士与我们共同探讨这些热点问题。

中国设计师面临“尴尬”

于天宏对于整个设计界的现状而言,全球的趋势很明显。设计愈来愈受到重视,市场化程度也很深入。那么对于中国的世界地位愈加凸显的今天,中国的本土设计师,不论何种领域,从建筑到家居,从服饰到其他设计创意产业,却处在一个起步发展的阶段。对于这个尴尬的落后局面,你们有什么看法?

宋涛:首先,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突破点很重要。因为中国的当代设计领域所吸收的元素都是“拿来主义”。这跟中国设计界的历史因素有关,因为过去的中国设计领域几乎是一个空白,几乎没有任何可以借鉴和参照的东西,不论教育或是市场,都没有自己的体系,可以说早期是完全借鉴国外,中间有所改良和突破。但整体而言。在潜意识中受到国外设计思维的影响根深蒂固。“拿来”在从无到有的阶段是值得借鉴的,但是硬伤就是没有自己的创新。还有。国内对于自身传统工艺的断代,知者甚少,而且大都采用国外工艺,这样你本身民族性的设计根本无法表达。

再者,我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家群体的一部分在未来也将很有可能成为在世界上具有影响力的设计师。其实在世界范围内是有参照性的,因为当初世界最有影响力的设计大师,有很多曾是艺术家,这种跨界比比皆是。

最后,应该尽快为设计找到哲学的源头,用哲学的概念来阐述中国当代设计,这样才有利于系统化和风格化。比如日本设计师大部分哲学背景深厚,他们可以为日本设计界制定出一个系统和规范。无印良品(MUJI)可以说是日本设计团队的最佳代表,团队的成员个个著作颇丰,倡导把哲学思维引入设计。也可以说我们和日本的最大差距也在于此。

举个例子,比如1994年。我刚刚从国外归国,当时的画廊(几乎没有正规的经营当代艺术的画廊)领域特别难找到合适的当代艺术家。因为很多艺术家的作品出处都很明显的来自国外的某些作品,或者在几个风格的作品之间摇摆不定。很难形成自己明确的风格。这有别于国外的艺术家,因为他们的风格自始至终都贯穿着一条主线,特别清晰。而中国设计的现状和那时的当代艺术特别类似。也没有自己的风格。

不过,我认为,中国的设计如果抓住自身民族的特质,锐意创新,前途不可限量。

于天宏:那您认为中国的设计师所接受的中国民族本身的历史和文化设计的积淀还是较为欠缺,那么当代艺术家为何会好一些?

宋涛:因为艺术家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养分会更为直接,因为着眼点不同,他们很少受到西方工业化思路的束缚。比如说艾未未的设计,更凸显了一种原始的状态,简洁且直接,给观者和设计者造就了心灵的通路,感动观者就代表了设计师的成功,我认为在某些层面,艾未未建筑师的身份甚至高于他艺术家的身份。反之,中国的设计师受到太多外界因素的干扰,功能、结构等等。成为了大杂烩,而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元素却不知不觉的被磨砺掉了,所以,这点成为了中国设计师的硬伤。再者,中国设计师大部分崇尚技术,工程设计图画的都很棒,但是却普遍缺乏对艺术的了解,这就等同于在审美上没有了根,那如何能够创造出具有美感的作品?真正和国外顶级设计师的差距也在于此。

段妍玲:其实,我认为中国现在太迷失于某些显性元素,也想把中国传统的图案以新的方式进行表达,所以才会推出祥云图案,虽然在视觉上很吸引人,但仅仅停留在视觉上,不能提供一条向前发展的路径。而日本的设计之所以崛起,是因为他们在进行理论层面的研究。他们之所以能够完全习得德国设计的精髓,就是因为通过建立理论基础确定了适合自己的设计气质。而我们呢?中国的设计在文化中所沉浸的元素是什么?气质是什么?美感是什么?我个人认为中国的美学断档是制约中国设计发展的最大瓶颈。许多中国人对美的理解大部分都是对国外美学元素支离破碎、断章取义的理解。比如中国地产商对罗马柱的使用问题,已经达到泛滥的程度,这其实是很可笑的。其实这更是一种美学危机的体现,自然,这也是生活质量提高后出现的不满足感所带来的大众危机感的另一种体现。其实,中国台湾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台湾因为历史原因,几乎没有传统文化的断代,更受到了日本的影响。但是,中国台湾的设计却有着自己特别的一种气质,这种气质甚至透露着一种可爱的乡土气息。细腻的感情融合其中,可以说虽然稚嫩,也有学习他人的痕迹,但是有清晰地线索。这点对中国大陆的设计现状改变很重要。实际上,有些可喜的变化也正在我们周围发生着。比如本届“米兰设计周(国际家具展)”。杭州有一个设计公司叫品物流形(INNOVO DESIGN)的参展作品《芦苇蜡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品的想法很简单――人把脂肪或者蜡一类的东西涂在树皮或木片上,捆扎在一起,做成了照明用的火把。而中空的芦苇杆,在水里轻轻一沾就将水吸入杆中,利用这个原理,将干枯的芦苇浸在蜡烛液里,蜡烛液被吸入杆中,制成reed candle(芦苇蜡烛)。这就是中国文化里倡导的道法自然 遵循事物自身的规律来设计。最后这个看似不起眼的设计作品获得展览组委会的“DESIGN REPORT”奖项提名,而在整个SaloneSatellite(米兰家具展)展出的近千个设计作品中,只有不到十个作品获得提名。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无处不透露出大气和雄浑的一面,汉唐的气魄,古朴、包容且无处不透露着沧桑的美感,无处不存在中国设计师值得借鉴的地方。我们要寻“根”,因为前面我提到过,中国历史文化传承深厚,没有断代。应该在哲学的层面去追寻,更深层的挖掘文化的“根”,而不是只停留在表面一些肤浅的显性的符号上,这样会留下徒有其表的印象。

其次,我们可以系统的去参照国外设计的先进模式,有选择的吸纳。比如说意大利的设计模式。意大利的设计之所以得天独厚,是因为有工业的介入。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有着为数众多且各自独立的手工作坊(工厂),作坊主天天在工厂里全程监管产品的每一道工序,所有的产品都可以说是精雕细磨而成。他们凭借着与生俱来的激情、技术、美感来要求每一件产品,这就无形中把产品上升到了作品的高度,并且这种传统传承了两千年。这在世界其他国家是不敢想象的。再者就是北欧,很有代表性。北欧的设计师一个自我沉浸自我提炼的过程,这跟文化也是休戚相关,虽然底蕴远不如中国。但是他们的文化一直植根于自然界。崇尚自然。尊重自然是北欧设计的最大特点。其实这点中国很早就提出了,老子的《道德

经》中的“万法自然”就是这个道理。

然后,就是中国设计产品的材质问题。打个比方,如果说山寨版的产品值得购买,那首先不能期待它有多高的品质。原因并不是做工,中国作为世界工厂已经有二十年的历史。做工已经不是瓶颈,而最大的问题是材料。以服装为例,布料不是问题,重要的是布料的配色。这就是设计层面的东西。中国的鹅黄与粉绿的配色不论是难度还是美感都要高于意大利人的黑白搭配,但可惜的是这种技艺已经失传。所以,到现在为止,我们的配色系统仍旧是西式的。这就不得不面对一个问题,中国的设计师由于对别国文化的不了解,可能就是快速的浏览了几个有冲击力的视觉符号,最后这几个符号就像贴图一样排列在产品。既无重新的抽象和转换。更没有长期的美学积淀和哲学思考。这样的产品可想而知。所以,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传统,比如近邻日本就一直延用汉唐的配色,黑白灰白,常棕的颜色,美感和质感都相得益彰。那我们为什么不用自己的配色系统呢?除了提到的失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配色的选择问题,比如,明朝锦衣锦素,清朝花色比较多。这就增加了难度。所以,现在最需要的就是中国的艺术家、设计师和一些思维和系统性都清晰的推手结合起来,尽快的从浩如烟海的配色体系中确定出适合于中国自己的配色系统,这也是亟待解决的事情。

于天宏:我感觉咱们的观点有些悲观的成分。

宋涛:有句话说的好,否极泰来嘛!(笑)

中国设计面临机遇

于天宏:那乐观的层面呢?

段妍玲:首先就是兴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逐步提高(经济、政治),中国的设计跟当代艺术一样,逐渐在吸引更多国外的关注和重视,国内更多兴趣点就会投放到设计领域中来。

其次,就是市场。首先肯定是国外高端市场的加大投入。这指日可待,甚至说现在已经在发生了,因为中国富人的消费能力惊人,投入肯定就会有直接的回报。其中最大的价值就是带动性,中国拥有着世界上最大的低端市场的消费能力,这绝对不容小觑。在未来的十年里,我们还会面临更大的发展和改变。就拿住所为例。搬入新居,你就需要填充各种各样的设计产品,无论是家具还是电器,都离不开设计师的存在。这样就会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可以说,中国的设计师需求将会更大。

还有,就是美感的需求。经济发展到达一定程度,美感的需求就成了当务之急。中国最让人兴奋的就是变化的速度,它不仅是外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的愿望,它需要变化。这也反应在美感的需求上,爆发力会非常大。这样会成为中国设计产业的发展的原动力。

让中国的设计人士联合起来

于天宏:在国外,设计之所以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力,能够把某个设计师推向世界设计的大舞台,这跟国家行为和设计师联盟的力量密不可分,那么,这是否能给我们一些启发?是否也是有章可循的路径?

段妍玲:其实,宋涛先生在2008年就作为发起人,创办了中国设计师品牌联盟,意在把中国的设计师联合起来,加大设计领域的影响力。其实这在世界范围内是有章可循的。比如,英国最早做伦敦设计节“100%Design”,其实意在把英国的设计的影响力推向世界,现在“100%Design”已经成了最具影响力的设计盛典之一。后来,在中国运作Think UK(创意英国一英国最大的海外文化定会推广活动),就是在推广英国,推广意国家的概念。但当时他们花了大量的资金,更是得到无数非议,在当时甚至被认为是一个失败的项目。但是,现在从结果来看,这个项目的运作却异常成功。大量的中国留学生因为这个项目的知名度,首选取去英国深造艺术与设计,比如英国的圣马丁学院在中国的设计界有着极高的声誉。

再举一个例子,比利时的设计也许并不为大家所熟知,但是,这个国家却经常给设计界惊喜。接连几年都会培养出可以使世界经验的顶级设计师,比如最具影响力的安特卫普时尚六君子(安特卫普六君子。包括Ann Demeulemeester、Dries Van Noten、Dirk Van Saene、Walter Yon Beirendonck、Martin Margiela和DirkBikkembergs),对于今年的“米兰设计周(国际家具展)”来说,比利时馆又推出了一名年仅21岁的设计师,他的作品一经推出,顿时引起设计界的瞩目,并且马上创立自己的设计品牌。而荷兰也是如此,去年的香港设计节,有三百名荷兰设计师共同参展,这都是国家提供强有力支持的。所以说,一个国家推动设计产业,推动一批设计师走向世界的前台。形成一股合力,这是相当重要的。

对于中国来说,设计仅仅是刚刚开始。我们当然要借鉴国外的模式,但是要量体裁衣。国外的设计联盟大都并不是一个官方机构,而是半官方机构和设计联盟的合作体系。机构拥有品牌顾问、推广顾问,国家公关顾问来进行项目的推动。其实中国现今也在大力打动创意产业,但是却有着很大的问题。比如在许多区域投入几千万乃至上亿建设创意产业园区,但园区投入使用却没有创意项目。也就是没有发展内容。创意产业,最重要的是软性的项目投入,而不是硬性的建设投入,形式不能凌驾于内容之上,否则,失去创意产业就成为了空谈。就像我们总有这样的思维方式,实物的产品就是硬性,是有价值的。而设计创意,却是软性的,价值就值得商榷,这是一种可笑的思维定式。思维的改观确实应该是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两个过程,并且都相当重要。

中国设计产业化的未来不可限量

于天宏未来的中国设计产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是否可以说有两种模式,一种是设计的奢侈品消费化模式,另一种就是设计品艺术品化可投资化(收藏)模式?

段妍玲:其实,对于中国设计产业的未来我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中国的设计产业是可以借鉴国外奢侈品产业的发展模式的。国外奢侈品笼统的说有近百年的历史,然而近二十年,最大的改变就是结合艺术家、结合设计师来维持产品的鲜活程度和品牌意识。甚至有所突破。而奢侈品进入中国市场并与中国艺术家的合作,也就是近十年的事情,却很快被接受,时间远没有西方一百年那么久远。所以看到奢侈品在中国走过的轨迹,那么就会相信,只要被人认同,设计在中国就会有市场,而且不可限量。只要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那么您说的那两种模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企业的支持对设计产业发展举足轻重

于天宏:中国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也存在着许多与设计产业息息相关的本土巨头,那么,他们对产品设计的关注度到达了什么程度?对整体设计产业的推动力到底有多大?

段妍玲:我认为推动力是值得肯定的。首先,拿联想集团为例。深谙品牌与设计师休戚相关的道理,对设计创意产业的重视程度已经到达前所未有的高度。除了着力培养年轻的设计师、投入资金引进设计理念之外,还投入大量的资金举办设计创意活动,比如每年都赞助“米兰设计周(国际家具展)”来推广联想的设计和品牌。TCL能够投资一档节目去介绍全世界的设计品牌。这是不会对它的产品销售造成直接的收益的,但是。这对TCL这个品牌的未来而言会有高度战略性的回报。所以我认为,中国的许多企业已经在根本上认识到了设计产业对品牌的重要程度。已经在逐步实施和加大对设计创意产业的投入。但是,怎么样才能更加行之有效的产生投入的效果,这也有企业自身的瓶颈效应。但是,对设计产业的推动力和影响力绝对不容忽视。

中国设计已经步入转型轨道

于天宏:现在的中国设计市场,现状也许就如前面我们分析的一样不容乐观。但是,毋庸置疑,中国的市场拥有无限的未来。对于中国人来说,拥有着无限值得夸耀的辉煌文化和历史传承,虽然辉煌的过去大都表现在宫廷化和贵族化的亚文化断代上。但是,现在的中国作为新民主主义国家,是平民的国度,世俗文化必然会成为主流。而世界的设计史,从亚文化转成全民文化,也经历了漫长的时期,传承有序、循序渐进。所以,我是认为中国设计所在的大背景就是一个处在文化转型期的社会阶段。所以,我认为,下一个阶段,就是未来的五到十五年,中国的设计领域很可能会因为文化转型期的结束步入一个快速发展阶段。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对中国的设计前景还是抱有乐观态度的。那么我想知道从您二位的视点来看,中国设计行业本身是不是已经具备了步入转型阶段的基础?

段妍玲:我觉得最贴切的一句话就是: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中国的设计确实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期,只要是持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责任感。中国设计肯定拥有不可忽视的未来。

宋涛:我也同意这个观点。基础性的积累我们会逐步具备和完善,只是需要更多的耐心、信心和时间。再者,我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给中国的设计师搭建一个的平台,这个平台应该在国内受到政府部门的支持,创造更多与国际交流的机会,世界的就是中国的,中国的就是世界的,这非常重要。

上一篇:文化为社会服务,大业赖各界共兴 下一篇:火热的钱币春拍:情理之中与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