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应用性本科大学安全和谐校园五种能力建设

时间:2022-10-06 06:36:01

谈应用性本科大学安全和谐校园五种能力建设

摘要:高校人本化管理是构建安全和谐校园建设的核心,在面对高等教育从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时代转变的过程中,应用性本科大学面临着从规模扩张向注重内涵发展转变的重要机遇期,将“五种能力建设”理念引入到安全和谐校园建设中来,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是高等院校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

关键词:应用性本科;五种能力;安全和谐校园

和谐校园是一种以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协调发展为核心的教育环境;是以校园为纽带的各组织机构和教育要素之间的全面、协调和自由的育人氛围;是以学院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它具有科学、民主、人文和开放四大特征。科学是和谐校园的基石,民主是和谐校园的根本,人文是和谐校园的灵魂,开放是和谐校园的源泉。具体来说,和谐校园应该包括人的和谐、文化的和谐、环境的和谐和组织机构的和谐。其中教育主体和教育对象的和谐起决定作用。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本科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学院设五个系、48个专业。占地面积67.7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4.2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资产4241.4万元,专任教师383人,现有学生5800余人。学院设保卫处,现有工作人员12人,下设校警队、综合办公室、防火科、户籍室。学院的安保工作在学院党政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在市公安机关的业务指导下,抓制度建设,用制度严格规范安全保卫各项工作,抓安全防范,建立有效的防控体系,加强信息员队伍建设,保证信息渠道的畅通,为营造安全校园环境,保卫工作齐抓共管、多措并举,确保各项工作任务得以落实。

面对复杂形势,提高保卫人员五种能力,强化忧患和安全责任意识,是构建和谐校园、安全校园的重要措施和途径。

一、客观分析问题和准确把握形势的能力

目前国内外形势复杂多变,多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各种矛盾凸显。我国的经济建设处于关键时期,出现各种新情况、新问题,高校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同样面临诸多矛盾。高校保卫部门所承担的校园安全保卫工作任务繁重,既要保证校园的安全秩序,维护校园内部的稳定,又要确保师生合法权益不受损害。保卫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必须具备客观分析问题和准确把握形势的能力,科学分析所面对的形式和矛盾,做好工作部署。因此,保卫人员必须通过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理论水平;通过各种方式,准确掌握校园内部情况和各类人员情况,对校园内出现的问题矛盾详细研究分析,对已危害校园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事件进行客观分析、准确把握,对可能出现或已经出现危害校园安全和国家安全的事件能够准确预测和科学的处理。

二、维护校园安全秩序的能力

师生需要在安全的校内进行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校园安全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的条件。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提高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的紧密程度,人员间冲突矛盾发生几率增加。由于校园周边的社会治安存在各种安全隐患,给学校师生正常学习、工作和生活带来潜在威胁,给校园安全秩序造成不同程度地冲击和影响。因此,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必须不断提高维护校园安全秩序的能力。在科技迅速发展的今天,学校运用各种高科技设备加强校园的安全防范,如校园监控系统、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等。高校保卫人员要做好校园安全保卫工作,必须通过学习提高自身科学技术知识,掌握计算机网络知识,学会掌握运用新技术、新设备、新仪器。在提高保卫人员技能的同时,应认识到在维护校园安全过程中高科技设备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如及时获取危及安全的信息、完成人力所不能完成的任务、有效打击防范犯罪、防止各种灾害事故发生等,在保护师生生命财产的安全、有效控制校园突发事件、维护校园安全秩序方面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保证校园平稳的能力

保证校园平稳是构建和谐校园的必然要求。保证校园平稳涉及学校工作各个领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面对新形势、新问题,必须正确认识保证校园平稳工作重要性,通过提高保卫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防止影响校园平稳的突发事件发生。采用各种形式和手段,用创造性的工作理念和方法,了解学生思想动态,掌握校园内动态。通过建立校园内突发事件预警机制和应急机制,对校园内发生的突发事件及时解决,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

四、服务师生的能力

高校保卫部门作为维护校园安全的职能部门,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切实做好学校师生安全保卫的服务工作,保证师生切身利益不受损害。管理作为一种服务,要以服务全校师生为宗旨,提高保卫人员的办事效率和服务意识,及时解决师生遇到的问题,为师生办好事、办实事;安全保卫网站建设为学校师生办事提供便捷服务平台,是师生学习安全防范知识的重要途径,同时通过信息反馈,有效提高和改进保卫工作方式、方法。

五、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社会矛盾凸显。作为保卫人员,提高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履行保卫职能的重要体现。保卫人员应具有打击犯罪、纠正违章、管理服务的基本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优良的语言艺术和沟通技巧,对突发事件能够正确处理,对双方当事人耐心说服教育,完整了解事件本末,如果当事人有情绪激动及言辞不当的行为,要能够克制自己的情绪,用心平气和的态度对待双方当事人,帮助当事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沟通工作,化解双方矛盾。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要坚持有理、有据、有节,友好相处的原则,公正客观,为营造安全、和谐、文明校园做出贡献。

总之,齐齐哈尔工程学院保卫处在以“五种能力”上突出管理、监督、防范、打击等职能方面凸显人本化,通过提供各种形式服务,实现了由静态管理向动态服务,由封闭式管理向开放式服务,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使学院在应用性本科大学的建设过程中的科学定位更能彰显学院办学特色,为安全和谐校园建设奠定扎实基础。(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黄小明.论人本化管理与高职和谐校园建设[J].学术交流,2012年7月

[2]吴甡.学校人本管理初探[J].北京教育(普教版),2006年6月.

[3]曹仲平.加强和谐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年第28期.

[4]何林.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构建和谐校园[J].学校管理,2007年2月.

上一篇:我国商业银行综合经营模式分析 下一篇:信息业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