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智成:解读台湾的软实力

时间:2022-10-06 06:08:48

罗智

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生于1955年,祖籍湖南省安乡,是台湾诗人、作家,曾任职中国时报系副刊主任及副总编辑,《VOGUE》和《GQ》总监,Hit91.7电台台长,《TO′GO》旅游杂志发行人,“阅读地球”文化事业创办人,台北市政府新闻处长,中央通讯社常务监察人。

罗智成上任香港光华新闻文化中心主任已经三个月了。他曾在任台北市长时,担任台北市政府新闻处长,外界普遍视之为“亲信”。对此,罗智成感到很无奈,却也只能“逆来顺受”。他说,媒体以他与的关系做文章,这是“强连结”,自己虽有公职经历,但时间并不长,基本上仍是个“文化人”,光华中心主任的任命,是单纯的“专业考虑”。

履新不久的罗智成仍一袭黑衣,坐在白色的沙发上。他似乎有点不习惯,说“我们还是挪到那个角落吧”,他指着黑色的方桌和背靠椅。正如他写过的诗:“循忧郁以求瑰丽甜蜜的智慧,我秘密供奉黑色镶金的美学。”罗智成几乎是无黑不欢:衣饰以黑色为主,所有诗集的封面仅有一本不是黑色。不过,他到光华中心不久,对左侧的活动室作了调整,重新布置,演讲厅似乎宽敞了,读书翻报阅刊的场地更明朗了,还辟出一块空间,设置品咖啡聊天角。新添置的清一色白色沙发,据说是由喜黑成性的罗智成亲自钦定的。

喜欢香港情调

怀孕在身的罗智成夫人,随丈夫来香港。6月11日夫人在香港诞下一名体重三公斤的儿子,再获麟儿,罗智成一脸喜悦。有人问他,这“港仔”是否在广华医院出生,罗智成一脸不解,反问道:“为什么是广华医院?”问者说,当年就在广华医院出生哦,罗智成响应道:“还好不是广华医院。”

有了“港仔”,罗智成对香港更有感情了。罗智成年轻时就开始关注香港,在《中国时报》任职时常去香港。那还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尚是“单身汉”的罗智成,常去香港旅游,被香港高度自由和国际化的生活方式所吸引。他说,喜欢香港的情调,那时香港的购物、美食都吸引人,近年却少去香港,而到上海的时间多了。

有评论如此描述罗智成:自称“大脑过动、精力过剩”的他,总在不同领域中往返。他的脑袋里没有“界”字,只有“玩”字。他写诗、评论、摄影、绘画、收藏,曾担任报社编辑、杂志发行人、电视节目制作人、电台台长、新闻处长、出版社负责人……被台湾文坛形容为“无法归类的创作者”。在台北等待香港政府核发工作签证的那几个月,他一直在“恶补”有关香港的信息,也跟香港的台商团体、传媒界及文艺界等各界人士接触,到香港大学、城市大学听论坛,找文化界朋友聊天,每天会见各路人马,希望能在上任前尽快熟悉状况。他始终对华人社会的城市文明有浓厚的好奇心。他认为,当下亲历香港社会转型的现场,是“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罗智成曾在《联合文学》杂志发表城市观察系列文章,探讨城市文明,他认为,香港在城市文明方面具有浓厚经验,是“城市治理的奇迹”。他说,要趁到香港就任的机会,对香港做有深度而系统的观察,更计划撰写“香港城市论述”。在香港才几个月,罗智成就有新的感受。他说,台湾是多元文化社会,普遍尊重文化,而香港就像古董钱币收藏俱乐部,如果香港要打败上海,必须要有多元文化价格的东西。

在11年前出版的《南方朝廷备忘录》一书里,罗智成就写道:旅行和“浪漫主义”一样,深蕴着某种煽惑人心的能量,让人们忽略现实的细琐、超越现实的束缚,陶醉于陌生或未知经验的探索与感动中。“这样的能量,来自‘新鲜’或‘新奇’的悸动。因为‘旅行’和‘浪漫主义’一样,都充满了‘异国’、‘异样’的元素。例如:浪漫主义的艺文作品中,持续吸引我们的,往往是某种远距离的事物――离当下的场所很远的地方、离当前的时刻很远的年代,或离这个现实世界很远的神话或想象。旅行也一样,不论出国或国内旅行,我们都是在收集、感受一些迥异于日常生活的美感经验或角色扮演。像氧替代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这些‘新奇’或‘新鲜’的因素,刺激着我们的官能,更新着我们的生命。”“也因为这样的元素,使得‘旅行’和‘文化冲击’有了宿命的联系。”“‘可是,他们怎么会是这样的呢?’一次又一次的,走在异国或异地街头的旅者,讶异地想着,一边学习要用怎样的态度来面对这些‘冲击’着他的‘异国元素’。”

冲击着罗智成的香港“异地元素”,令他对香港的城市管理和文化着迷。“城市目前已是人类文明唯一的真正舞台。香港不仅是中国跟世界接轨的平台,也是亚洲跟世界接轨的重镇,非常吸引我。我是冲着香港而来香港的。”不过,如今从观光客变成居民,要跟香港的现实互动,心情与当年有所不同。他感受较浓的是房价飙升、贫富悬殊扩大、社会阶级分化。在罗智成的印象中,八九十年代的香港是“东方好莱坞”、流行文化的代名词、消费的天堂,让台湾向往。“现在和其它城市相比,香港倒不见得那么强了。但香港依然是一个传奇的城市,已被大量观点论述,要等我住上一段较长的日子,才会有新的观察,有特别的诠释。”

台湾的文化魅力

“一个城市有没有文化,看看又穷又丑的男生能否追到漂亮女生就可作出判断。世界各地的华人城市中,唯有台北和北京能勉强做到,不必门当户对,有多元文化和价值空间,财富不是唯一的追求。这就是台湾的魅力,是一种软实力。”罗智成说,这个城市的人性化、方便、安全、友善,是依循市民的直觉发展出来的,它没有气势磅礴的高楼,显得很拥挤,不过,三步五步之内肯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虽然小,至少是自己拥有的小空间,社会各阶层不乏文艺少女少年。问到台湾软实力,他作了如下回答――

问:你如何界定什么是“软实力”?

答:除了政治经济军事强势资源以外的实力都可以是软实力。它诉诸的是人类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非恐惧。它不仅仅是文化创意产业,更是一种价值系统及其显现,是社会体质、生活经验、生活价值、生活态度。软实力是难以量化的东西,是一个质的呈现。

问:从华人文化的角度,你如何比较几个主要华人城市?

答:在二十世纪后半世纪的某段时期,台湾社会是全球华人社会唯一站在华人主体思考和发展文化的社会。当时,香港还是一个被殖民的地方,中国大陆困于及周遭的反文化氛围,整个社会磨损了好几十年。新加坡为了它的多元的种族,后来也关闭了南洋大学。所以整个地球上把中华文化视作文化主体发展的,就只有台湾社会。这事情意义重大,不过整整半个世纪的积累转化,却被其它更戏剧化的事件掩盖了――要谈软实力,我强调要看到这一点。台湾社会的优点,因中国大陆的崛起、香港的回归等事件,相对而言被忽略了。

问:你心目中,台湾最令人傲视的是什么?

答:台湾这几年可以量化的东西比较看不出成就,但质的东西,却越来越可以感觉到。台湾最珍贵的,可以傲视亚洲的一点,是社会平等。不管在欧美、日本、香港,大都阶级性很强烈,可以感受到阶级意识对当地人的负面影响。阶级怎么造成有各式各样的原因,有些是种族上的,有些是传统的血统或世袭,有些是政治上的,而更多时候是来自所谓的贫富差距。在那些社会作为一个穷人,似乎必须充满内疚,到哪儿都充满被歧视的感觉,“对不起,我不该在这,我只能消费这么多……”

问:你是说台湾的阶级意识是最不明显的?

答:对。穷人富人共享同样的价值观,甚至拥有共同的生活经验。人类放纵裸的竞争,弱肉强食久了就会过滤、沉淀出阶级社会。台湾目前还没这样。忠孝东路四段二一六巷的珍珠奶茶摊档,有钱人住在楼上,他下来吃,或开奔驰来吃,穷人、学生坐着捷运也来吃。台大附近公馆的东南亚戏院,有钱人进去看电影,穷人也去看电影。他们共享某种共同经验和社会价值。在一些社会,有钱人有有钱人的美德,穷人有穷人的美德,这两种美德是不一样的。有钱人的美德包括品味,慷慨,某种礼貌和教养。穷人的美德就是顺从、服务、本份等。在台湾两者却基本一样,富人也不能太摆谱太嚣张。台湾人判断一件事不会把富和穷摆在最前面。虽然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但贫富并不必然决定社会的阶级。一个摊贩一年的营业额一千万台币,从外表怎么看他都不是摆富的,而去摊档消费的白领阶级衣着体面光鲜,可他们却比他穷很多。要衡量一件事会有多种价值观和标准,但总有一两条能比较舒服地套用在自己身上,有时候理想、兴趣、公益、个性都可以是某种价值,你只要有点个性,什么都不能屈服你,因此在台湾每个人都活得蛮理直气壮的。讲台湾的软实力,因为台湾人的参考坐标不只是钱,考虑事情时,有比较多元的价值,这让台湾的文化创意有了存活发展的空间。

问:你如何解读人们常说的文化创意?

答:台湾当局最近推出六个战略性策略性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医疗照护产业、生物科技产业、精致农业、观光旅游产业、绿色能源产业。一方面代表着未来产业竞争的趋势,另一方面也包括台湾政府或台湾社会对自我评价的结果。在这些方面,我们有基本优势,科技、教育、自然资源,特别是广义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的社会基础,以及文化创意。文化创意的领域很宽广,文化创意包括三个大范畴:文化产业,文化创意加值产业和加值文化的措施。台湾在这些方面,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台湾早年以中华文化为主体,要跟现代世界打交道,就必须在中华文化基础上,融合现代性、民主性、开放性、多元性,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台湾就形成一个充满开放、包容甚至进步特质的中华文化,这和当局早先要去推广的纯粹、传统的中华文化,已经不一样了,它包容了西方的民主和自由,很深的本土情感与在地化精神,甚至到后来,兼容并蓄的后现代思维都吸收进来了。在台湾华人社会,已经把后现代的思维融入主流价值的一部分。

问:怎么理解后现代思维?

答:所谓后现代社会,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去中心化,谁都不能当老大,所以自然而然就帮社会多元价值培养了一个很好的社会基础。在台湾社会,去中心化有时会让人觉得有点无力感,好像没有哪一种价值可以把大家凝聚一起,似乎谁也不服谁,但大家都活得更接近自我,在民主架构里相互包容,对于女性主义、少数族群、弱势族群等,作为一个政治人物、社会人士,甚至一个企业家都必须学会“意识正确”的基本动作,如果违背了某些游戏规则,所有的舆论都会来批评你。不只云门,还有地下乐团;不只诚品,还有唐山、枫城和有河;不只慈济,还有台东菜贩、造桥行善团;不只高科技,还有逃离本业的医师、建筑师……后者才是前者的基石。

罗智成强调,这些都是台湾软实力的源头。

上一篇:沪剧人才断层:家乡戏面对演员荒 下一篇:上海往事 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