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时间:2022-10-06 05:18:42

读中探索,成为学习的主人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已是语文课堂研究的主题,时代的呼唤。然而在我们工作的周边地区,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教改的步伐仍然显得缓慢。学生没有机会参与学习活动,只是被动的接受知识,整个课堂气氛紧张而沉闷。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发挥主体作用成为学习的主角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以下几点想法。

一、读中感知,着力自主

“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读可以收到“不待解说,自知其意“的效果;读还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可以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如《五彩池》一课是描写自然景观的课文,文字优美,语言流畅。描写的文字形象生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朗读在反复朗读中,让学生感受五彩池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老师可以设计三次读:1.自由通读全文,让学生边读边想“课文主要写什么?”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提出课文中不理解的词句和问题。3.有选择朗读全文,跳一处你最喜欢的词句和段落,读一读,并说出为什么,教师在学生朗读的基础上,再对典型句子进行对比读、欣赏读的朗读形式,不断的指导学生读好停顿、重音、语气和情感。这样既保证了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朗读,又保证了学生的主体不是依赖于老师的牵引,而是依靠自己积极地读,主动的思获取知识,掌握技能。

二、读中感悟、深入探究

以读代讲,读中理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已成为主题教育的核心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要使学生在学习、认知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一种自觉、积极的特征,这就必须依靠学生的“自我运动”获取知识。

1.大胆的“放”。刘欢的《好汉歌》有这样一句“该出手时就出手”,系教学中我们该放手时就要放手。“放”就是给学生以自,最大限度的是时间上、空间上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机会。课前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凭借旧知探索新知,找到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让学生亲自体会解决问题获取成功之后的无限乐趣,激活学习的潜能。

2.精巧的“扶”。“扶”就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放”之后的“扶”才是有针对性地,才使学生所需要的。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读中感悟、深入探究,放手让学生自学,不能停于表面,而应深入进去。教师只在适当时引导。如《美丽的公鸡》一课,第一自然段的教学,在学生自由朗读后,汇报读懂了什么,你对公鸡有什么印象?从哪读出来的?你能读一读吗?在这里,学生在读中感悟,又通过读来表达他们已读懂的地方,避免了过去每句问得老模式,又让学生学会了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意识。

3.以教材为依据,拓展、延伸。教材是个例子,他是学生学习规范语言的范例,是学生进行语言训练的载体。学生学好语文首先要学好这些范文,但仅仅学好这些范文是远远不够的,教师不但要善于在课堂上让学生以教材为例子,学习语言的规律,已教材为拐杖尝试学习语言的练习,由教材做迁移,形成语言的技能,而且由点及面,要让学生凭借课堂学习中认识的规律、掌握的方法、形成的技能在课后纵向延伸,由一篇带一批或题材相同的、或内容相同的、或内容相关的......大量进行阅读,既可以延伸阅读宗所学知识技能,又可以在广泛阅读中运用学法、巩固学法,更好的阅读。

三、讲究方法(或步骤),自求自得

首先要引导学生“自己学会”。教师要保证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时间去参与语言文字训练,并且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为此,教师应下决心转变教学观念,减少讲解与发问,鼓励学生多读多思多问,要敢于放手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把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在课堂上要切实做到:把问的权力放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写的安排挤进课堂。教学中,我利用迁移规律引导学生在自己学会的基础做到自己会学。如《美丽的公鸡》,课文的第二至第四自然段在结构的安排及语言的表达上是基本一样的。教学时,就可以重点突破第二自然断。首先让学生小声读,找出不懂得的地方提出疑问,全班同学谈论交流,解决问题,最后在有感情的朗读课文。通过学习第二自然段,让学生找到学习的方法或者称之为学习步骤,在此基础上,学生用上面的方法(或步骤)独立的或分组自学第三至第四自然段。先读质疑,再讨论交流,最后有感情的朗读。这样学生找到了学习的方法,不但自己学会了知识,还充分调动了他们的积极主动性,发挥了他们主体的作用。

四、引导创新、展开想象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读中感悟,学会方法,自求自得,但这还不够,因为学生有极强的求知欲、好奇心,他不但会发现问题,还会产生很多的想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主动求索,把新的信息和已知的信息结合起来,让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去翱翔,去创新。

图画雕绘满纸,未必尽善尽美,倘若适当留下空白,反而会收到“恰是未曾墨处,烟波浩淼满目前”的艺术效果。小学语文教学更与空白息息相关,既要留下教学空白,又要利用好艺术空白,做到实处含虚,虚处探实,诱发学生多思,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创新思维。教学实践证明,艺术的利用空白是培养学生多思创新的有效途径。如《狼和小羊》最后一句话是:“说着就像小羊身上扑去。”文章在高潮处嘎然而止,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极易使读者掩卷冥想,思绪万千。这是教师就应提出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然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小羊就甘心让恶狼吃掉吗?小羊的结局会如何?”是学生们调动过去的阅读经验,创造性地说出小样可能发生的种种情况:或逃脱、或遭不幸……学生叙说故事的过程中不仅预言得到徐连,而且思维得到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研究和实践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正在步入一个变革的新时期。这种变革围绕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主动发展,对传统的教学观念、教学目标及教学方法、过程、操作提出了尖锐的挑战。这种挑战是真正意义上的较为学服务。只有教师明确到这种挑战的意义,意识到阅读教学应在主动求知的浓厚兴趣的激励,主动求知的方法和能力的习得,主动求知中的探索、创新精神的培养等方面做好文章,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委学服务,才能真正在阅读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成为学习主人

上一篇:开渠蓄水为学生,添灯把盏悟教学 下一篇:以人为本 弘扬民主 发展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