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业咨询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初探

时间:2022-10-06 04:57:12

学业咨询工作的理论和方法初探

【摘 要】学业咨询工作室是教育帮扶学业困窘生的专门机构,具有学业咨询服务和学业咨询研究两项功能。广东医学院学业咨询工作室初步探索出了相对固定的独特理论和技术。

【关键词】学业咨询 学业困窘生 工作方法

一、学业咨询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学业咨询工作服务的群体是“学业困窘生”,包括因学习成绩不良而留级、补考、不能毕业或失去学位的学生。学业困窘生在高校具有较大规模,负面影响较大,必须加强管理教育。

(一)学业困窘生具有较大规模

以某医学院为例,学院学生约5000―6000人,2010年至2013年,学院每年留级52―73人,占总人数的0.9%―1.5%。每学期的医学主要课程约有1000―2000人次补考,占总人数约20%。其中二次补考、二次留级的学生超过50%。每年不能毕业学生(至少一门科目考试不能通过)的有11―48人,约占1%―5% ,不能获得学位(医学主要课程平均分达不到68分)的有 15―66人,占毕业年级学生总数的 2%―6% 。由此可见,留级、补考、不能毕业、失去学位等学业困窘生具有相当规模。

(二)学业困窘生的负面影响

学业困窘生是高校学生工作中的棘手群体,具有边缘化、难转化的特点,是“三困生”(生活困难、学习困难、思想困惑)的易发结局,对学生本人、学校教学、社会形象都具有较大负面影响。

学业困窘生中,不能毕业或失去学位是较严重的困境,是五年学习时光的浪费或基本否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生涯造成较大障碍。补考生,特别是多次补考学生,心理压力较大,容易衍生心理问题,影响学生本人的身心健康。从市场角度来讲,学业困窘生乃医学院校产出的“劣质产品”,对医疗行业和人民群众来讲,“劣质产品”意味着“劣质服务”,意味着公众健康可能得不到有效维护,是不能接受的。要办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社会满意、人民满意的大学,理应对学业困窘生给予更多的关注和帮扶。

(三)学业困窘生的管理教育须加强

我校历来较重视学业困窘生的管理和帮扶,最近出台了《留级生教育管理意见》,对留级生的教育管理指明了方向。学业困窘生需要更贴心、更专业、更系统地指导和制度支持,需要有深度咨询、深入交流、深刻反思的场所和机缘。成立专门的学业咨询工作室是必要的。

二、广东医学院学业咨询工作室的咨询理论和工作方法

广东医学院学业咨询工作室2013年3月在湛江校区第一临床医学院挂牌试立,工作室以对话咨询的方式,为学业困窘生提供学习指导(一般不涉及具体课业辅导)、转化教育及进行相关研究,主要工作包括学业咨询服务和学业咨询研究两方面。一方面为学业困窘生提供咨询平台,给予困窘生学业方法指导,帮助他们寻找并解除学业观念困惑,并向校方各职能部门沟通反映学业困窘生难题,提供及时服务。一方面要调查学业困窘生的情况,进行原因分析和对策研究,为制定学业困窘生的帮扶政策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要完成这两项职能和任务,必须要有系统科学的咨询理论和工作方法。

(一)学业咨询工作的主要理论方法

学业咨询工作室,犹如一个学业“诊所”和“实验室”,需要高明和不断进步的“诊疗技术”才能为学业困窘生铺就“康复”之路。笔者在学业咨询工作中主要开发运用的学业咨询方法和理论包括:原因分层理论、唯物辩证法、循证疗法和哲学咨询方法。

1. 分层理论,分类施教。学生补考、留级等学业困窘原因多,可分为“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和“观念层面”三方面。教学设备落后、课室不足等属“器物层面”原因;课程安排混乱,学习自由度小等属“制度层面”原因;爱玩游戏、厌学等属“观念层面”原因。各层面还可以继续细分,总之,类别不同,咨询教育各异。

2. 唯物辩证,全面客观。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看问题要客观、全面、系统,要以历史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不管学业困窘的原因是什么,解决问题不应脱离唯物辩证的原则。

3. 循证疗法,科学先行。循证疗法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文献研究的导读,充分运用科学研究的成果,纠正导致学业困窘的思想和行为。对于较理性的学生能迅速解决其学业困窘的问题。

4. 哲学辅导,赋予意义。大多数学业困窘的学生是因“理念层面”的原因,对学习的意义认识不足,甚至产生怀疑、抵触、恐惧等思想,这时就要借助哲学咨询方法,给学习赋予其能理解的积极意义,促使其增加学习行动。

(二)学业咨询工作室的工作方式和流程

学业困窘生类别多,状况各异,咨询互动的方式需要广开渠道。笔者在咨询工作中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1. 预约或登门咨询:学生在约定时间或上班时间可直接前来“学业咨询工作室”进行咨询,由笔者为其进行一对一的指导。

2. 线上咨询:针对一部分存在学业困难,但不愿意进行面对面咨询的学生,也可通过电子邮件、电话、网络等形式为他们提供建议和指导。

3. 持续咨询:工作室的工作不限于一次性的指导,还将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提供督促回访、二次咨询、多次咨询等持续服务。

4. 咨询案例记录与研究:笔者对困窘生咨询前后、回访等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所有隐私信息予以保密处理,并结合学业咨询相关课题,按程序进行科学研究。

上一篇:课堂教学如何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 下一篇:如何指导小学生积累作文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