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教学中的篇章处理步骤及教学目的的实现

时间:2022-10-06 04:13:59

阅读教学中的篇章处理步骤及教学目的的实现

【关键词】篇章阅读教学四步法

由于近年来,高考英语对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要求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其主要特点是:侧重于对学生

语篇领悟能力和理解能力的考查,内容题材广泛,跨度大;注重对学生语篇分析水平以及根据语义进行逻

辑推理能力的考查;阅读速度要求大大提高,阅读词汇量逐年增加。而且在中学英语教学大纲中提出高中

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听、说、读、写要进行综合训练,在进一步提高听、说、写的能

力的同时,要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对于学生语言知识的学习及语言能力的培养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阅读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和学生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对篇章的处理来实现的,探讨篇章的处理步骤实际

上是探讨教学目的实现方法和手段。本文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阅读教学篇章处理的"四

步"法,对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一、 研究综述

正是因为阅读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近年来虽然一再强调"听说"的教学,但国内学者对阅

读教学的研究不仅丝毫没有放松,而且还涌现出一系列的研究成果。有关于阅读教学的地位作用(赵雪琴

,2001)、英语阅读的心境发展模式(端木庆一,2001)、阅读策略与篇章处理策略的研究(邹启明,周

瑞琪,2004)、也有学者对阅读策略的研究进行回顾和展望(李炯英,秦智娟,2005)。有学者从阅读理

解的过程及所起的作用为切入点,作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如探讨阅读中的理解(李翔鹰,2001)、对

阅读理解中知识的提取和信息的加工的研究(华慧芳,2001)。还有学者着眼于教材的教法,探讨学生课

外阅读的开展(罗选民,2001;李瑞芳等,2004)。

以上研究使得英语阅读教学"有法可依"对阅读教学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但纵观以上研究,笔者发现就阅

读教学法的角度而言,却少见有关英语阅读篇章处理过程方面的研究,学者们探讨阅读理解的心境发展模

式、阅读策略的运用、阅读技能的培养以及阅读教学目的的实现,从根本上说都是对阅读篇章处理的理论

总结,科学的篇章处理符合阅读理解的心境发展模式,可使阅读策略得到更好的运用,而且能较好地实现

阅读教学的目的,正是基于此,本文试就阅读的篇章处理步骤问题展开讨论。

二、 英语阅读篇章处理"四步法"及其理论依据

(一)定义

在英语阅读篇章的处理中,"四步法"具体由以下"四步"组成:第一步着眼于宏观篇章层面,内容主要包括

篇章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篇章中影响理解的关键词语(具有一定文化内涵、有较强的知识性和趣味性的

词语)的介绍;第二步着眼于宏观篇章层面,其主要内容包括概括文章大意、对篇章层次的结构进行把握

;第三步着眼于语言知识层面,主要是通过设定一定的阅读任务,引导读者把握文章的语言知识,对语言

细节进行理解;第四步着眼于微观语言层面,主要是通过对文章句子的分析来反向习得语法知识和词汇知

识。

(二)理论依据

图式(schema)一词最早出现在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1781)的著作中。德国现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

F.Burtlett,1923)应用并发展了图式概念。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人工智能专家鲁梅尔哈特指出:"图式

理论基本上是一种关于人的知识的理论,也就是说,它是关于知识是怎样被表征出来的,以及关于这种对

于知识的表征如何以其特有的方式有利于知识的应用之理论。"对于英语阅读而言,图式一般分为三种类

型: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修辞图式。语言图式指读者已有的语言知识,即关于语音、词汇和语法等方

面的知识。内容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料所讨论的主题(内容范畴)的了解程度。修辞图式指读者对阅读材

料文章体裁、篇章结构的熟悉程度。

根据图式理论,读者对篇章的理解主要源于读者大脑中已有的图式。教师的任务是激活读者大脑中已经存

在的图式,在激活图式的同时着力建立新的图式,最终帮助读者理解文章。"四步法"中第一步即是激活读

者大脑中已有的图式;第二步对文章结构的分析以及段落层次的分析即是帮助读者建立新的图式;而正是

第一步和第二步所所建立的图式的帮助下,第三步对语言知识的理解和第四步对句子和词汇的分析和掌握

才有了最终的依托。

三、 阅读策略在"四步法"中的运用

阅读策略是阅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有效的阅读或解决阅读问题而采取的方式、技巧或行为(李炯英,秦

智娟,2005),这种方式、技巧和行为有助于读者对篇章的理解。反之,判断一种教学步骤或模式优劣的

标准可以在运用这种教学步骤或模式的过程中是否应用到阅读策略或者是否引导读者使用到了阅读策略为

依据。Oxford(1990)提出了迄今为止最为全面的学习策略系统,主要将学习策略分为认知策略、记忆策略

、补偿策略、元认知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我国的学者(邹启明,周瑞琪,2004)将阅读策略分为

监控策略、宏观篇章处理策略和微观篇章处理策略三个方面,共涉及14项。"四步法"的英语阅读篇章处理

模式可以很好地利用阅读策略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如在"四步法"的第二步中,可以很好的运用到认知

策略,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总结、预测、分析;而在第三步和第四步中可以很恰当地运用元认知策略,通过

对语言所传递的信息的了解和掌握以及句子结构的讲解、分析,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进行自我监控,并

在完成既定的阅读任务的过程中进行分析、预测以及自我纠错。而阅读策略分为监控策略、宏观篇章处理

策略和微观篇章处理策略,可以在"四步法"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完整的体现。检验、改错、评价、重读等监

控策略,可以被利用到"四步法"的每个步骤中;而预测、质疑、解释、评论、猜测词义、语法分析、翻译

和辨认指代词等宏观篇章和微观篇章处理策略,可以在"四步法"的等二、三、四步中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综上所述,"四步法"的篇章处理步骤,可以很好地利用阅读策略来为阅读理解服务,达到利用阅读策略来

理解篇章的目的。

四、 "四步法"中英语阅读教学目的的实现

根据我国学者对阅读目的的研究(邹启明,周瑞琪,2004)以及《英语教学大纲》中对阅读课程的描述,

我们大体可以将阅读教学目的分为: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主要包括词汇积累和认知语法在篇

章中的使用):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主要包括阅读的速度和理解的正确率);通过语言

所传递的信息,来扩展学生的知识:通过教学,来培养学生假设、判断、分析、归纳、推理、检验等逻辑

思维能力。

"四步法"在阅读篇章处理步骤中,第一步让学生习得了语言及文化背景知识,扩展了学习者的知识面;第

二步和第三步着眼于篇章结构和语言所传递的细节信息,可以利用阅读和查读技能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通过限定阅读时间,设置阅读问题等手段来培养学生假设、判断、分析、归纳等逻辑思维能力;"

四步法"的最后一步着眼于篇章的微观层面,通过对句子结构的划分、句子成分的分析、通过翻译句子、

猜测词汇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意义等手段来习得语法和词汇,达到阅读教学帮助学生扩大词汇量的目的。

五、 "四步法"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教学步骤

或模式来源于教学,同时也必将回到教学过程去验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大胆使用"四步法"来对

篇章进行处理,教学效果良好,学生认为"四步法"主要有以下优点。

首先,"四步法"的第一步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陶醉在异国他乡的文化之中,在欣赏注释图

片、经典影视片段的过程中,不自觉地习得了语言知识。

其次,"四步法"强调在了解文章细节信息之前对篇章结构、文章层次进行把握,使文章结构一目了然,为

篇章细节信息打下基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再次,"四步法"着眼于在篇章中对句子和词汇进行处理,使句子理解和词汇的学习都依附于一定的语言环

境,学生不仅习得了句子和词汇本身,在以后遇到相同或近似的语言环境时还可以灵活运用,提高语法和

词汇学习的效率。

纵观"四步法"的篇章处理步骤,他由浅入深、从宏观到微观、从文化知识到语言所传递的信息再到语言本

身,在习得文化知识和语言知识的同时培养了阅读能力。"四步法"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的能力

及语言交际能力和完整地获得信息的基本能力,而且有利于创设一个和谐的、自然的语言环境,将学生的

注意力吸引到语篇分析的过程中去,进而突出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它还更有利于学

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他们独立的阅读分析能力,是相当不错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 邹启明,周瑞琪.英语阅读目的与篇章处理策略的关系[J].现代外语,2004,(4)

[2]李炯英,秦智娟.第二语言阅读策略研究30年回顾与展望[J]国外外语教学,2005,(4)

[3]李翔英.浅谈英语阅读中的理解[J].外语界,(6).

[4]华惠芳.阅读理解中信息的提取和加工[J],外语界,2001,(1)

[5]端木庆一.外语阅读心境的发展过程及其效应[J].外语界,2001,(1)

上一篇: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的作业设计 下一篇:浅谈数学课堂上参与意识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