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之城,昆明

时间:2022-10-06 03:49:40

生活之城,昆明

主持人:翟辉(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主任,城乡规划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

地 点: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评图室

时 间:2008年5月31日(星期六)

承 办: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建筑学系

记录及文字整理:陈桔(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讲师);

昊松(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讲师);

雷雯(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助教)

张欣雁(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助教)

摄 影:杨涛(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硕士研究生)

照片提供:杨涛;何辉;毛志睿;翟辉

本系列话题由:长沙市建设委员会主办,《中外建筑》杂志社全程策划。

缘起

翟辉:《中外建筑》杂志社策划了一个城市专题系列,前几期已经做了北京、上海、广州、哈尔滨、重庆等城市的专题,承蒙《中外建筑》杂志社的信任,昆明的专题由我们昆明理工大学建筑学系来组织座谈,此前我们在讨论确定主题时已有一些思考,我曾经提出一个备选主题叫“边缘城市”,王冬老师提出的是“生活的城市,平民的社区”,后经与蒋涤非主编讨论确定为“生活城市”,今天邀请各位嘉宾来围绕这个主题座谈,也是希望通过这样一个论坛,一个轻松的沙龙,交流大家的思想。

我们以生活城市为主题,主旨是强调城市的一个重要方面――生活,强调城市中多样化的普通人的普通生活。下面就请大家畅所欲言。

王冬:如果没有严格的定义和严格的逻辑概念,所有城市,因为是人类生活的场所,都可以称为“生活的城市”。尽管如此,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点,会有一些量的甚至是质的区别,有的城市在生活的量和生活的质上,其特色可能比其他的城市更加浓郁。狭义地讲,人们可能更愿意将这样的城市视为“生活的城市”。希望昆明真正是生活的城市。

围绕主题,我们可以从这几个方面来谈:

1 什么样的城市可以称谓为生活城市?

“生活城市”的本质更意味着市民化、平民化。我认为“生活城市”可以有以下几个特征,甚至也可以用这几个方面来定义:

1)以市民生活为主的城市。

2)以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为基本特征的城市。

3)以市民、特别是平民的生活和利益为核心的城市。

4)有人本精神和市民文化的城市。

如果缺失了以上的几个方面,那么这座城市就应该与“生活城市”无缘了。

2 历史上的昆明是生活城市么?

那么,历史上的昆明是不是生活的城市,或者它有没有一些生活城市的特质呢?

1)从历史的角度看,昆明历史的沿革大约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近代:

早期(元代以前):更多的表现出一种“原住民的生活及其草根时代”。总的来讲,这个时期的昆明地区土著居民以及族群的力量更加强大,而中央集权的统治及治理则相对松散。这时的昆明有一种自下而上的边缘性,相对于那些接受着自上而下统治的中原城市而言,这里有着更多的“天高皇帝远”的宁静悠远的生活景致。

中期(元至清末):可以被认为是一种 “中原集权与边缘力量互为交织的时代”。在这一很长的历史时期内,虽然来自于中原“自上而下”的统治力量逐渐加强,土著的力量逐渐弱化。但与中原及内地城市相比,昆明和云南地区仍显现出强烈的边缘色彩和独特的地方性。中央集权的力量到这里已是强弩之末,流官和土官的治理模式长期并存。地方本土的力量以及世俗化的平民生活在这里基本不曾被削弱过。

近代:(民国至、949年):这一时期云南及昆明的政治格局基本为较为开明的地方自治,且由于地缘及滇越铁路建成的关系而受到法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抗战时期昆明作为战时的大后方而聚集了一批现代文人。因此,这时的昆明较之内地很多城市更早地受到西方近代文明的影响和现代性的浸淫,公民社会与民主精神初现端倪(如护国运动的共和精神、西南联大的民主人文精神等)。可以说,这是一个“现代人本精神与市民文化孕育的时代”。

2)从政治经济的角度看,昆明从来不曾成为一个国家的或是一个大区域的政治中心、军事中心、商业中心抑或是文化中心,她至多是一个边缘地区的控制中心。因此,昆明人从来也不曾有过“天子身旁、皇城根下”的仕途野心和政治抱负,相反,这里却成了那些仕途潦倒的流放之士回归平淡生活的温柔之乡。

3)从文化的角度看,可以解读的东西则更多。这里,让我们来看看清人孙髯翁著名的大观楼长联,上联道,

“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芒芒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苯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上联写滇池及周围风光景物,歌颂昆明大好河山及百姓的辛勤耕耘,体现了昆明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家乡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下联为: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而下联的精彩之处则在于通过对昆明历史的感叹,表达了一种超越于英雄气概的淡泊与宁静,它道出了一种“自然及生活”才是生命本真的平民气度及其精神境界。

4)从城市空间的角度看,昆明有着出自于百姓生活需求的城市空间布局,即便在衙署附近也充斥着强烈市民氛围和市井情调:有着基于平民生活的城市空间尺度,从来就没有过宏大的、英雄史诗般的建造;出于平民生活的逻辑需求,昆明历史上的城市、建筑和景观从来都是温情的、柔顺的,而不是张扬的、暴烈的;它们的建造过程也从来都是悠缓的、渐进的,而非急速的、狂飙的。

通过以上论述得出的结论是:虽不能说昆明一定就是生活的城市,但历史上的昆明城市确实是一个有着强烈生活特征及生活氛围的城市!

3 当下的昆明是生活城市么?

当下的昆明,无法说她是或者不是一个“生活城市”。

我们可以用前面谈到的生活城市的四个特征来诘问现在的昆明:她还以市民生活为主吗?她以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为基本特征吗?她以市民――平民的生活及其利益为核心吗?她有人本精神与市民文化吗?

也许有一些生活城市的痕迹,但更多的可能是没有:昆明有很多平民社区,比如“创库”,一些来自民间的艺术家所建构起来的社区,但这样的社区却没有象其他城市那样蓬勃发展起来:比如翠湖沿岸,一直都有一些非常生动的世俗生活和一种优雅却不失平民色彩的文化氛围,但也没有真正发展起来:又比如文明街――甬道街历史传统街区,原来是一个很好的市井街区,长期坚守着平民色彩并一直显现着城市民间社会的

勃勃生机,但大规模的改造即将如期而至,今后会是什么样谁也不得而知。

有些方面有,有些方面没有:比如昆明有几百个“城中村”和更多的平民住区,但同样是即将进行的城中村改造却不知道要将那些栖身于此的流动人口及其平民撵到哪里去?

横向比较似乎还有,纵向比较似乎越来越少:比起那些以工业为主、以商品经济为主或者是以政治中心为主的城市相比,昆明可能还多多少少有一些生活城市的特征;但纵向与自己的历史比,“生活城市、市民精神”却似乎距离我们越来越远。

一方面是现实中“自上而下”的政、商系统虽行“公共利益”之事却与市民精神及其利益事实上的渐行渐远;另一方面则是“自下而上”的民间系统及市民精神执着的坚守与不断的孕育。这方面的案例可以举出很多,如最近出现的“北辰大道事件”。

因此,最后想说的是:昆明有生活城市的历史、潜质、条件:有成为真正的生活城市的可能;但是否是,我们还需进行历史的观察?

翟辉:“生活结构”关注的是具体、可感知的和个体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也就是简。雅各布斯所谓的“一个喝咖啡或看报纸或借五美分”的问题。我更关心的问题是昆明的生活结构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我们可以先将“生活”二字“说文解字”。生:人在土之上,人与土很好的结合才是生。

活:千口有水,很多人聚集在水边。昆明有翠湖、有滇池。生活生命与活力,首先应该尊重生命,有了生命,才有活力,也才有生活。

这就是生活的人本精神,昆明应该说一直不缺,关键是怎么构筑“生活结构”。

生活结构本身与大小无关、与富贫无关、与快慢无关,但是也许反而小的、贫的、慢的更具生活气氛。比如说丽江就很生活,很悠闲。

城市里有形形的人,生活是形形的,城市也才有多样性,才丰富多彩。我们的问题是昆明是否提供了大多数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张绍穗:“生活城市”这个命题很有意思,上海世博会申办时也提出了“生活因城市而美好”的口号。什么样的生活因什么样的城市而美好?很切合当前昆明城市发展的内核。有学者曾就北京的宜居城市特征做过专门研究,把环境质量、生态绿化、公共设施、公共交通等等城市的宜居要素作了量化解析。生活城市的核心精神可以理解为和谐城市,我从四个方面理解和认识生活城市:一是生活城市中市民的感受,市民有尊严、安全、健康的保障,并且充满了希望:二是城市管理,通常说城市三分规划七分管理,如果一个城市的城管部门能够得到社会评议的高分和好名次,这个城市的公共空间和环境管理就到位了,这可以看作生活城市的管理基础;三是市民的素质,可能超越城市建设,超越城市管理,成为生活城市、和谐城市构建的首要因素;四是城市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事实上,乌托邦、理想城市、田园城市等,再到现代精明增长、新城市主义等理论和实践,未尝不是对生活城市和城市生活的探索,生活城市构建在城市功能、城市环境、视觉空间和细部品质的基础之上。

王教授从文化和沿革谈了昆明,我先简要谈谈对改革开放30年昆明城市历程的理解。

刚解放,昆明城市建成区面积约为7.5km2,至今,建成区已经超过250km2。1980年前,城市发展总体缓慢,之后昆明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改革开放至1995年以前,规划弱势、权利强势时期,总体上尚未形成成熟的规划技术体系,城市管理总体上出于初期阶段,城市扩张比较快,规划有一定引导,但无序和失控建设量很大,没有打下很好的基础,这是城中村最大量建设和形成的时期,时至今日,城中村改造已经可以定位为昆明市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抗震工程和城建工程。

2 1995年至2000年,规划进一步受到重视,资本的强势影响力越发凸显,规划的现实控制力仍然有限。世博会作为一个事件引领昆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在一切为了进度的现实压力下,城区“一张皮”为主的大规模改造面很广,新建金马碧鸡、宝海公园等一批城市公共空间,城市形象得到大幅提升。在此期间,关乎主城综合交通、城市功能布局、重点公共设施布局和人口布局等的结构性问题不断凸显。这是北市区作为“卧城”最快速发展的时期。

3 2000年至2003年,世博会后的三年,在经历了世博会城区配套项目的大量快速建设后,这是城市建设总体“平静”的时期。在此期间,城市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在快速增长,城市交通、城市环境压力前所未有地持续增大,“城市病”日益严重。

4 2003年至今,新昆明“一城四片、一湖四环”发展战略确立,城市发展方向是环滇发展。城市行政办公、教育科研等重要职能向新城转移,突出了城市空间的外延式拓展。与此同时,在主城,围绕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和改造,围绕城市环境建设,开始了以“四创”、城中村和旧城改造为核心的老城内涵式提升。近年,城市环境质量正在向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方向不断好转。

最后,概括一下昆明作为生活城市,其品质提升的五个应对方向:

1 城市功能提升:适宜生活的城市应以人为本,各类城市公共设施、生活服务设施综合配置,做到门类完整、规模适宜、布局均衡。

2 城市环境:应系统研究和建设昆明城市及周边的生态环境、城市公共空间心理环境和尚存的历史环境。

3 视觉空间:基于建筑视觉造型和街巷空间尺度研究的城市设计方法是提升规划设计专业方法的必由之路。

4 街巷细部:“城市是设计出来的”,细部决定城市空间的品质。

5 最后是市民的素质:市民是城市生活的主角,是城市生活品质的决定性因素。

翟辉:张总从各个方面,特别是实践和政策来谈生活城市。政治本来就是城市一个重要的方面,市民的素质确实重要,因为城市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教育功能。

昆明现在到处都在种树,对于“春城”来说,这是非常好的事,但应该综合考虑,比如有的人行道铺装破烂、无盲道,行道树密度也可以了,就不应该一刀切地再加树,人行仍是最重要的基本功能。而且,生活的城市应该更重视弱势群体的感受,人行道无盲道而树又种得多,盲人怎么办?生活城市中,大的里面怎么有小,富里面怎么考虑穷,快中怎么有慢,公建怎么配套,平民城市怎么构建?这些都是我们应该仔细考虑的。

我感觉我们现在速度太快了,很多事都来不及认真、科学地推敲,在这种速度之下,要出高品质是有难度的。我们应该“赞美缓慢”,品质只有在慢中才能形成。

张绍稳:曼彻斯特有个住区开发项目,才20hm2,而其开发时间是10年。相比之下,我们的开发周期确实太短了。

翟辉:接着大家的话题,谈一下个人的体会。

谈生活城市,根本上要解决的问题是人愿意(尽可能不是“不得已”)在这个城市生活。

从昆明市的角度看,有四个层面的人需要吸引:

1 本地的市民(包括云南省范围内)。

2 中国范围内其它城市的人。

3 世界范围内其它城市和地区的人。

4 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

对不同层面的人,城市生活提供的吸引力有不同的侧重点,同时又要相互促进。比如,对本地的市民,重在发展经济,提高就业品质,完善生活配套如:交通、教育、医疗等方面的设施;对中国范围内其它城市的人,应该从比较的角度突显昆明在中国同等城市中的特色;对世界范围内其它城市和地区的人,则应该突出云南省文化、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从而带动旅游、文化交流、科研等活动,从而吸引他们在这里居住;对农村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则应更多的提供就业机会,政策保障等。

昆明城市吸引人居的主题我认为还是“春城”,也就是说自然气候特征带来的“宜居性”。当然包括从这一主题派生出的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多个方面的特色和进步。

1 空间归属感。

是否有特定的空间形态来反映“春城”。比如“环湖而居”,昆明围绕滇池的发展,翠湖周边的城市生活,“湖畔之梦”住宅小区的人工水体等等。

2 行为归属感。

突出带有休闲特征的“慢生活”与“春城”主题的结合,比如强调围绕生活便利性的多中心发展,就象“财富中心”开发项目,为昆明北市区居住人口提供一个可以就近解决办公、文化娱乐、餐饮、购物、公寓、酒店等功能配套的集合体。

3 价值归属感。

环境友好型的低成本、低消耗生活与“春城”主题的结合,如房屋节能和气候特征相结合的研究,强调建筑的自然通风,太阳能的运用等等。

4 城市用地特色。

合理分布城市密度,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如对山地合理利用的研究,对于昆明持续发展过程中的城市用地空间拓展可能是十分关键的。

5 住房产品特色。

你住在什么样的房子中,市场对居住产品多样化创新的推动。

最终来看,把市民的自豪感作为发展“生活城市”需要的多个方面努力的终级目标也是不过分的。城市好了,市民就容易产生自豪感,也就有更多的人愿意成为市民;市民有了自豪感,城市变好就有了根本的文化底蕴和行为动力。作为昆明市民,在这个“悖论”中,我期盼着一个良性循环的构建。

文剑武:在我看来目前昆明的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

1 城市规划的可实施性比较差;

2 前瞻性比较差。

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结果?主要有以下三点:

1 城市规划的实用性与科学性。生活城市首先要关注城市人口。现在,我们的城市规划中,散文性的东西多,科学性的东西比较少。刚才大家谈到昆明的交通、绿化等问题。我认为已经不是结构问题和管理问题,而是环境容量问题。在我们以往的城市规划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对人口容量统计的科学性和前瞻性。按照《2000-2010年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主城区规划人口只有172万人,可2000年的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四城区人口已经达到301万人。同样,按照2003年出台的《现代新昆明规划》。到2020年规划人口才450万,但2008年3月我们根据抽样调查推断,昆明四城区人口已经达到450-500万人。其中,53%左右是没有昆明户籍的外地在昆常住人口。人口计算不足造成人均道路、人均水资源、人均绿地等人均指标严重不足,市政系统超负荷运转。所以,现在昆明交通拥堵,已经不是某些路段拥堵的问题,而是几乎所有路段都拥堵!

2 城市规划的经济性。生活城市一定要有产业支撑,要提高城市效率,合理布局城市功能。昆明的问题是城市结构和产业结构功能布局不清楚,城市经济特色不突出,城市分区不明显。

3 城市规划的和谐性。现在昆明有336个城中村,涉及6000m2土地,5200万m2建筑面积。这些城中村在10年前多数还是“城外村”,十年不到就全部变成城中村。因为城市扩张速度太快,导致城市的混乱和不和谐。现在,这些城中村要在短短的几年间改造完,是否又造成新的不和谐,包括配套、功能、视觉的不和谐,我们需要认真考虑、科学计算。

最后,再谈谈城市个性

1 春城:与其他很多城市相比,昆明至少有鲜明的特色。第一个利用”春城”的是新加坡开发商――“春城湖畔度假村”,现在是亚洲最好的高尔夫度假村之一。如何在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中体现春城的城市个性,这是需要各位专家研究的。

2 新亚洲之城:昆明在亚洲具有地理优势,是亚洲的地理中心,也是中国、东南亚、南亚三大经济体的交汇处。很明显,昆明在亚洲要成为商业中心、经济中心、政治中心行不通,是否考虑突出教育中心、文化交流中心,以度假和宜居来带动教育和文化交流,以教育和文化交流再来带动旅游和经济?

周伟:城市的特质,受地理、文化、习俗与经济四个方面的影响。

我先讲讲地理地势的影响:

云南省周围有大小凉山、哀牢山、横断山脉等大山围合,昆明区域内有金马山、碧鸡山和长虫山环绕,由于历史上交通难的原因,造成了昆明的闭塞。

而云南省境内诸多江河,分属怒江、澜沧江、金沙江、红河和珠江水系,则孕育了很多不同的地域少数民族文化。

昆明有“春城”的美誉,年平均气温度15.7℃,极端最高气温28.3℃,极端最低气温-1.8℃。温和的气候造成昆明温和的生活特质以及昆明人温和与世无争的人文特征。

法国导演雅克贝汉的《天・地・人》三部曲之“人”――《喜马拉雅》发生在喜马拉雅的西北部一个海拔五千多米的小山村。那里自然气候的恶劣,生存环境的残酷,造成了村民异常彪悍的性格。由此可见气候对人的性格影响很大而这样的影响又作用于城市建设上。城市影响人的生活,人的性格特征又影响城市特质。

昆明最早规划是三横四纵,龟形封闭式的城市规划。昆明城市建设温和发展,建筑发展围绕圆心的温和发展,生活是温和的节奏,市民的心态是温和的对待一切,外来的游客感受到的是温和的气氛。在某些方面加以抑制,在某些方面加以扩张,这种温和的城市生活值得寻找。

昆明的城市特色是温和、安宁、休闲和蓄势待发。而随着城市的发展,这种温和还能持续多少时间,是值得深思的。

何俊萍:我主要从历史角度来谈谈昆明的发展。

总结历史中的利弊,借鉴历史的经验可以更好的促进城市的发展。

面对现在很多城市出现的问题,关键的一点,是城市建设的思路出了问题,应该先梳理出系统的城市发展思路。

首先说“人本”。反省当代城市的建设与发展,现在规划和设计中提及的“以人为本”其实是“伪人本”的,或者说是狭隘的“人本”,其本在于某个时间、某个空间、具有主导话语权的群体。比如城中村问题,我们对于理想生活场景的想象中,小桥流水人家的村子是极美好的,那为什么现在,村子就变成了城市的毒瘤?

真正的人本,应该是自然属性的人本,注重与自然的融合。古人早就说“赞天地之化育”而“与天地共参”。城市的建设也是如此。

昆明不是下雨就是出太阳,在老建筑当中,都有挑檐。以前可以从街的西边一直走到东边,而不会被日晒雨淋,这就是与自然的结合。

规划应该注重对自然山水的尊重,对山水格局和生态环境的尊重。

关于城市特性

补充两点,就是昆明城市具有的包容性和接纳性,在保持自身独立性之下对于外来文化的包容与接纳。这符合昆明边境城市、多民族省份省会的特质。而且在包容接纳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基质改进发展出自己的特色。

说到生活城市

城市应该有生活,这里所说的生活,是长远的、能够满足人世世代代生存的。也即是城市要能够持续的发展,持续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

杨大禹:对于生活城市这样一个话题,我想说,城市,不管是大城市还是小城镇,生活在其中的主体永远是人,不管从生存角度、生理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生活在城市中的各类人群总要觉得舒适和方便,并能有体现自己意愿的选择,真正感受到自主的生活。我想具体从“有便于生”,“适形则止”和“保持生活多样性”三个方面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城市的发展,从满足人们生活的角度出发,就是要“有便于生”。从一个地方的用水、能源、交通来看,当具备了这些便于生活的基本条件之后,该地方就像块磁铁一样,产生很强的聚集作用,吸引着周边地区人们不断向其靠拢,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今天不同规模的城镇,看看遗存至今的大大小小的历史文化城镇,无一不是选择在“背山面水,负阴抱阳”,交通出行比较方便的风水宝地。而当这些城镇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然就会逐渐地暴露出一系列与人们生产生活关系紧密的矛盾和问题,有些明显,有些则不明显。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地思考更好的方法和对策来缓和、解决,重新赋予城市新的增长点、新的生命力,使其保持良性的和持续的发展势头,有些问题在长时间超负荷运作和积累之后,到某一阶段自然会爆发出来,成为影响和制约城市发展的瓶颈,例如生态环境的问题,城市交通的问题,人地关系的问题,又或是城中村的问题等等。

其次就是要“适形则止”。“适形则止”是中国古代建筑所普遍倡导的一种传统观念,其目的就是要使建筑与环境适应、和谐,我想对城市而言,同样适用。任何一个城镇,从保持居民生活环境良性循环的角度来看,到底要发展到多大的规模合适?又如何来控制人口的发展,如何控制城镇发展的环境容量?以避免因人地关系的紧张而导致的各种问题出现,反过来又影响城镇的发展。在以往的调查研究中,许多历史文化城镇的兴衰演变,给我们的启示很大。比如,滇西历史文化名镇腾冲和顺乡的发展历程,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和顺至今之所以能保持如此优美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并成为传统文化积淀深厚的华侨之乡,完全是因为生存空间、环境容量的限制而“走”出来的。特别是和顺在有限的环境之内,对如何疏散人口,通过“出走”流动,来保持乡村聚落合理的居住规模和持续的发展,其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环境容量对于人们来说非常重要,因为这涉及到人们与他所生存空间之间的关系。人们生存的可能性,人们的生理和心理健康,人们的幸福等等,都有赖于他和生存空间环境的关系。时下昆明呈贡新城的建设,其实也是为了尽快减缓老城过高的人口密度,逐步缓和人地紧张的关系所做的选择。

第三,在一个城市中,还应保持居民生活的多样性。众所周知,城市就像一个大的生活容器,是一个地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集中展现场所,其城市特色也是由多样性的生活和文化综合反映出来的,象云南昆明这样的多民族地区、多民族城市,文化的多样性形成了生活的多样化,各种民族文化现象,各种生活需求的人都有,我们也应象保持文化多样性那样,保持城市生活的多样性,使之形成多样、共生、和谐的生活城市。

就昆明目前的情况来看,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多少年积累下来的有关问题陆续出现,而现在的很多做法基本是被动的应急处理,没有充裕的时间去深思熟虑和论证抉择。比如当前谈论的热点城中村改造问题,现在拆除改造了一部分,城市的局部环境也得到不同程度的亮化,但是,对原来居住在城中村的原住居民和外来打工人口的安置去留问题如何考虑,如果解决不到位,这一部分居民肯定会往现在的城市,寻找适合的居住点,也许几年后昆明市三环以外又会出现更多新的城中村。

所以,作为一个生活的城市,其生活方式是多元的,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也应是多样的。

华峰:当代的昆明,正在呈现出向生活城市发展的趋势。从“自上而下”来看有政府的“四创两争”(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争取联合国人居城市奖,争取进入国家生态城市行列。),与生活城市的概念是非常吻合的。

另一方面,刚才周总已详细介绍了昆明的自然山水、气候特征,这是我们的自然优势,目前随着城市的扩张,昆明城市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区域的发展已进入城市周边的山地林区,比如世博片区、安宁太平镇片区、北市区也发展到了植物园,应该关注怎么与自然的结合,在发展中利用和保护好昆明的山林。

这里有一个比较好的实例――世博生态城,其占地267hm2多,采用总体规划控制下的分片区开发模式,从前期研究至今已近十年,开发量尚不足一半,开发商在这块风水宝地上采用了一种精耕细作的态度,并且承诺开发完成后还要提高此区域的绿化覆盖率。对山地的利用,遵循相对缓慢发展的陷垫。

城中村,是城市居住分异最严重的地方,居住者基本上都是社会的底层人群,对社会的和谐发展带来很严重的后果。城中村的改造要与经济实用房和廉租房的建设结合起来考虑,确实保证这部分人群的利益。目前昆明市规定所有的住区开发项目必须有20%的经济实用房,虽说是一刀切,但能够解决问题。

文剑武:336个城中村居住了170万人口,低收入人口超过3成。

周伟: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问题可能变简单比如城市主导风向,以前做设计都在强调,可是现在我们用CFD模拟出来一个居住区的风向,完全不是主导风向的概念。

王连:人们在城市中生活,城市为人们生活而建。

以我个人的经历而言,至今我已经在多个城市生活过(每个城市生活都超过2年)。它们是:沈阳、辽阳、大连、亚琛(德国)、昆明。而为什么要在这些城市里生活并非都是我个人能决定得了的。能起决定作用的主要原因有:父母、学业、工作、家庭。

我出生在沈阳,这个当然由父母做主。由于工作调动,我跟随父母搬迁至辽阳,随后又迁至大连。在大连我上了小学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在我的心里,大连作为我的家乡,给我留下美好的生活记忆。大连市位于辽东半岛的最南端,四季分明、气候宜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城市,港口城市,著名的旅游城市,经济实力雄厚,人口近300万(城区人口),在中国乃至东亚洲地区也算是比较发达的城市。但当时还年轻的我,并不甘心那里的生活。

为了有更好的就业机会,我选择了出国留学,第一次有了选择自我人生的机会。当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时,我只能随遇而安――考上哪所学校,就在哪里生活。命运安排我到了德国的亚琛,并在那里生活、学习,一待就是6年。亚琛市位于德国的最西部,是德国与荷兰、比利时三国交界的边境城市。该城人口24万,是德国第14大城市。以轻工业,电子工业为主,该城是一个大学城,拥有以亚琛理工大学、亚琛应用技术大学为代表的多所高等学校。亚琛市也是世界上十大高科技密集区之一,拥有近8万家企业,1000多家科研机构,3000多名科学家。在这样一座城市,毕业后找到一份工作并不难,但是为了家庭,我放弃了那里的生活,选择回国。

为了家庭的需要,我选择到昆明发展。作为云南省的省会,西南地区最大的城市,拥有春城美誉的昆明,自然有许多吸引我的地方。但工作、事业是我在这里生活主要部分。昆明市市域总人口578多万,包括外来人口110多万,其数量仍不断的快速增长,虽然城市的发展已经几乎达到极限,但是,云南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差异较大,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经济中心,城市的聚集力不断的吸引周边的劳动力。对很多外来人说,生活在昆明不是目的,目的是在昆明工作,生存。

因此,通俗点讲,只要有工作、只要能生存,不管是在哪座城市都能有好的生活。

那么如何理解城市生活的好坏呢?或者说在城市生活是否是你的理想生活?是否生活得幸福呢?这里包括多方面的因素。既包括个体的因素,也包括城市的因素。一个人在城市社会中的位置,是决定城市生活的主观因素。它包括自身的素质、能力、家庭条件、自身努力程度等等;而城市提供给人物质条件,是城市生活的客观环境。它包括自然环境、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就业机会、交通条件、卫生、治安等等。

就主观因素讲,一方面人和人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职业的不同,收入的不同,人们的生活方式也会不同,包括居住环境、工作环境、交通方式、娱乐方式、消费水平等等。另一方面人在一生中,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职业、收入和地位,也会不断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但是不管什么样的生活,都涉及居住、工作、交通、游息四大范畴。因此,城市中人们的生活既有规律性又有差异性。

就客观因素讲,一方面城市通过自身优势不断吸引人们到城市中来生活,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城市发展遇到了困难,对城市建设提出了挑战。面对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城市不但提供就业机会,还提供了生活空间。该空间不但具有公共性,还要具有多样性,以适应不同人生活的需要。如何改善城市空间的公共性,提高多样性以及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为,让社会各阶层的人生活得方便、舒适,才能体现城市的社会价值与责任。

城中村的存在正体现了城市空间多样性的存在,虽然,有人认为那里是缺乏管理、环境恶劣、藏污纳垢的地方。但对城市一部分人来说,能在那里找到一个住处,是留在城市,开始城市生活的第一步。而这部分人,在昆明不占少数。昆明市主城面积180km2,市区人口约250万。昆明市共有336个城中村,总面积近60km2,约占昆明市建设面积33%,住在城中村的人口有170万,绝大多数都是外来打工的暂住人口。约占昆明市人口总数的68%。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城中村,可见城中村的地位在城市中有多么突出。如果将住在城中村的人看作一个阶层的话,可见这个阶层在社会中的比重以及生活的现状。与其说昆明市拥有数量众多的城中村,不如说昆明是一个具有城市功能的超级大村子。

其实,不应该把城中村还当成农村来看待,它们早已融入了城市,成为城市空间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的环境质量差不是他自来就有的,是因为体制原因、管理不严、规划不利,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造成的。

所以说,昆明市城中村的问题,不是一个简单的城市规划问题。有很深的社会根源,不能简单地因为居住环境与现代化的城市面貌不相符,就试图用行政管理、城市规划的手段以及开发商运作的方法,一次性、根本的铲除城中村,以一片全新的社区改变城市不和谐的面貌。这样做,岂不是要消灭掉城市社会的一个阶层及其生存空间,而这个阶层对城市建设和社会生活来说又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城中村的问题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都会存在。政府应该制定远期规划,编制城市改造法规,专门针对城市中居住环境、交通环境、卫生环境、治安环境差的地区制定管理规定。项目的实施应以政府为主体,被改造地区的居民应积极参与,应遵循谁受益谁出力的原则,逐步分片的改造城中村的居住、交通、卫生、治安等环境。不一定都要推倒重来,也不一定都要与开发商合作。

例如:在德国城市规划法规主要涉及两大方面,一个是新城建设,一个就是旧城改造,在这两方面德国政府的重视程度都是一样的,同样的得到财政拨款。目前,因为德国人口呈负增长,城市发展面临萎缩,政府在城市建设上把绝大部分精力与资金都用在了旧城改造的项目上。经过七、八十年代的全面治理,现在在德国各个城市很难找到生活环境质量很差的地区。另外,德国城市的旧城改造,在改善生活环境质量的同时,还尽量让不同阶层的人混合居住在同一片区,削弱阶级差异。在德国城市中很少看到有围墙围着居住小区,都是开放的(当城市生活环境都不差的情况下,也没有必要),政府对市政设施的建设也能被更好的被利用,提高城市生活空间的公共性。

总之,我认为我国的城市改造,生活环境的治理要结合社会现状,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和协调作用,合理运用资金,制定相关法律规定。用更科学、更社会、更经济的方法,逐步的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提高城市生活质量。

黎南:我刚从村子里回来,对比农村生活,感觉昆明象个“战场”。

我以前理解的生活:“生”是人在土地之上,指人与土地与自然的关系;“活”,千口有水,强调共享的理念。而现在昆明的城市生活却变成象打仗一样。

我们村子里长得最好的一棵树,恰恰周围没有任何树。所以刚才说到人行道树的问题,我也有同感,并不是说树越多越好,密度太大,最后只会导致所有树都长不好。自然的、科学的才可能是好的。

毛志睿:我认为为了创造好的“生活城市”,有必要关心人们在城市中需要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首先,许多人都在谈生活是需要减压的。以前不理解北京的地铁里为什么看不到笑脸,其实当你在一个城市的轨道里需要3h才能到达目的地的时候,有什么理由笑?而我们需要反思昆明的生活是不是也有需要减压的地方。昆明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恐怕是许多“有车族”最关心的生活问题之一。

其次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每个人在所生活的城市中都希望找到自己的社群归属,昆明基本能够做到让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有基本的工作岗位实属不易。

还有一点,生活的乐趣来自人们相互的沟通交流,所以城市生活是需要诚信的,这一点昆明在全国旅游城市中是得到公认的。所以有人说昆明是一座具有包容性的城市,包容是好的,但包容后的混乱是否值得赞美?

施维克:昆明生活城市特征主要有几个方面:

1 平民主导:昆明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平民城市,从来没有成为王城或都城。

2 多元化:自然和人文环境的多样化

3 包容性:昆明很少排外性,虽然昆明也算是个移民城市,对比上海的排外性,昆明是包容的,这里的移民多是历史上充军、支边过来的,以普通百姓为主。这样的移民来源与其平民城市的特征有着内在联系,城中村问题。

4 纵观上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中国历史,城市发展与农村凋零几乎是同时的,特别是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的20多年间,城市发展和工业化主要靠牺牲农村实现自己的原始积累。1959-1961年间,全国有3000万人饿死,几乎全在农村。当前提倡的城乡协调发展,要强调城市偿还对农村的历史欠债。城中村的问题,根源还在于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的欠发达,应该从这种历史与现实结合的角度来审视,才能得出客观的结论,采取的对策也才会有利于国家层面的社会公平。在一些城市人眼中,城中村是个“毒瘤”,而在不少农村人看来,城中村恐怕是脱贫的一线希望,因为这是他们能够在城市低成本谋生的唯一途径。在没有能力妥善解决这类问题时,让城中村随着城乡社会经济的进步逐步被“消化”,而不是试图迅速地将其消灭,也许是更好的选择。

文剑武:现在在城中村改造中都要考虑四种方式

1 回迁的住房

2 出租的小户型

3 回迁的商业用房

4 商品房

在合理的解决前面三项用地的基础上,才考虑商品房。

翟辉:但是在地产商介入这样的开发模式下,能多大程度上保证回迁和出租房?更为关键的问题是:现在租房住在城中村里的那些社会最底层的人,城中村改造之后他们会住在什么地方?

城中村是一个沉重而复杂的话题,我们今天不可能讨论清楚,建议《中外建筑》杂志社再搞一个“城中村”的专题。

再一次衷心的感谢各位嘉宾、各位同学对昆明“生活城市”的关心和建议,希望今后大家一如既往地给我们以大力支持,谢谢。

上一篇:浅论内陆城市滨水地区的规划设计 下一篇:城市·建筑:灵魂的测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