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激浪 漾起思维涟漪

时间:2022-10-06 02:45:34

投石激浪 漾起思维涟漪

阅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人们通过阅读书面语言,摄取科学文化知识。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阅读教学的内容反映在教材上,但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教材的内容并不完全是阅读教学的内容,而是要透过教材看其背后,学其语言形式及表现方法,学习理解语言、运用语言(字、词、句、篇)的技能(听、说、读、写)。阅读课主要是技能课而不是知识课(吕叔湘)。要让知识转化为技能,就要大量阅读、实践,要多读、熟读。现在的阅读教学中仍存在不少弊端,特别是在地理位置偏远的农村小学,阅读课教学上依然是内容分析多,语言训练少;老师讲的多,学生读的少;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余,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足。即使提问,也常常会出现“对不对呀”,“是不是呀”,“好吗”?等问非所问的低级问题,无疑这是有悖于阅读教学的要求的。针对这些情况,张田若提出:“用‘以问促读’的方法能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这些问题。所谓“以问促读”,就是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提问,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边读边想,不仅自己读懂课文内容,而且在读书过程中逐渐形成独立阅读能力,读书只是手段,目的在于形成独立阅读能力。既然是用提问来促进学生读书,那么教师提出的有效提问就尤为重要,教师精心设计提问就尤为关键。什么样的才是有效的提问才能真正产生“促读”的效果呢?在教学实践,我的体会是设疑发问注重“五性”:

一.有思考性

有的问题学生不需要读书、思考就能找到答案。这样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提高,而且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思考价值,才能促使学生读书、讨论、思考。“思考价值”是个比较模糊的概念,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理解成“一定的难度和深度”。有难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积极性。问题的落点应在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水平。提出的问题要能引导学生阅读、思考,促进学生的第二发展水平转化为第一发展水平。提问没有一定难度,很难让学生认真读书,积极动脑。当然,目标太高,学生无力思考,自然也达不到促读的目的。这个难度的标准应该是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例如,有位教师上《将相和》一课时,这样问学生:“蔺相如真的要撞柱子吗?还是要吓唬秦王?”“渑池会上的斗争是平局呢还是分出了输赢?”要正确、合理回答这两个问题,只看书不思考是不行的,只思考不读书也不行,必须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再进行分析,才能得出有说服力的答案。再如,有位教师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课时,提问:“‘她终于抽出了一根火柴’,为什么要在‘抽出了’的前面加上‘终于’这个词?”学生不但要吃透课文,而且要深入思考,才能体会到小女孩要擦一根火柴来暖暖手是经过了一番思想斗争的,可见她生活的穷困和悲惨。另外,像《十里长街送总理》中有这么一句:“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双手柱着拐杖,背靠着一棵洋槐树,焦急而又耐心地等待着。”“焦急和耐心”是一对反义词,怎么会并用呢?这样的问题能促进学生阅读、思维过程的成熟。教师提出的问题还要有一定的深刻性,要触及到字词所蕴含的较深层的意思。例如,某教师上《小珊迪》一课时,问学生:“珊迪要是不出来卖火柴就不会被撞了,他不出来不行吗?”有的学生粗浅地知道课文内容,便会认为珊迪要是不出来卖火柴就不会出事了。但是学生再进一步理解课文就能体会到:在那样的社会里,像珊迪这样的孩子,就算是那天不出来卖火柴,躲过撞车的灾难,也躲不过他的悲惨命运,也会遇到其他的灾难。再如,《劳动最有滋味》一课中有这么个问题:”为什么菜多肉少的饺子最好吃?”又如,《给颜黎明的一封信》中,鲁迅为什么要在信的末尾指出写信者署的是假名呢?这样问题都有一定深度,需要学生站在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积极思考、探索,渐渐地就能形成较为深刻的阅读、分析和理解能力。

二、有针对性

学生读书常常顾此失彼,往往会有一些遗漏之处或是暴露出一些薄弱环节。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它们,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或是易忽略的地方提出问题,促使学生读书和思考。例如,《将相和》一课中,“渑池相会”这场斗争以赵王的胜利而结束。学生读到这儿,理解了这点,就认为可以了。但是有的老师没有轻易放过这段内容,问学生:“这场斗争的胜利归于谁?”这就要学生联系前后内容全面考虑:这场斗争的胜利,当然多亏了蔺相如,其中也有廉颇镇守秦、赵边界的一份功劳。教师要抓住学生易疏忽但是又比较重要的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读书,更仔细地思考。

三、有趣味性心理学注意规律告诉我们: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以无意注意为主。小学生注意的稳定性及持久性较差。如果提问单一,形式呆板,不能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他们的注意力就容易分散。因此,提问形式的变化及内容的活泼生动等因素对促进学生的阅读和思考是很重要的。有的问题做到了这一点,所以起到了“促读”的作用。例如:有位老师教《赤壁之战》的一、二两小节,对学生说:“如果你是曹操,你战前要对部下说些什么?如果你是周瑜,你会对将士们讲些什么?仔细读读一、二两小节,你就能当好曹操和周瑜。”这位老师还提了个问题:“打完仗要总结一下,打胜了有什么经验,失败了有什么教训。谁来做做曹操和周瑜分别代表魏、吴两方总结一下?”学生们为了“演好”曹操和周瑜,认真阅读课文内容,琢磨、挖掘文章的言外之意。他们兴致很高,老师的目的也不知不觉地达到了。各年龄段的学生的兴趣存在差异,教师要区别对待。趣味浓厚的问题吸引学生迫切想自己得出答案,就自觉地认真阅读思考。这是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所决定的。

四、有层次性

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认识的过程,是由低级向高级,由浅到深,由表及里,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过程。教师提问要符合这一规律,问题要有层次性,要有一定“坡度”。例如,有位教师上《小珊迪》一课时,提了这个问题:“珊迪要‘我’买火柴,提了几次要求,每次的态度有什么不同?“教师提问的层次比较清楚,学士回答时知道要先答“提了几次要求”,再答第一次要求是…态度……第二次要求是…态度……

五、有向心性

这个“心”就是指文章的中心或重点。要围绕它们,提出大容量的问题,便于学生集中思考、连续回答。例如:教《草船借箭》一课,围绕诸葛亮神机妙算设计以下问题: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他为什么请鲁肃而不请别人?他为什么选择那个时间?他为什么让军士边敲鼓边呐喊?再如,《司马光》一课,根据“司马光很聪明”可以设计以下问题:小伙伴掉进水缸,司马光为什么不慌?他为什么砸缸?到底他比别的孩子聪明在哪一点?他为什么这么聪明?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学生对课文的内容、中心、教育意义都比较清楚了,提高了分析、推理能力,养成了边读边思的好习惯。“以问促读”,除了要精心设计提问,还要把课堂教学的时间还给学生。提出问题后,要给学生相应的时间读书和思考,然后再让他们回答。答题时要让学生把话说完,并且要说完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也有利于学生自觉读书、积极思雏。“以问促读”的教法还有许多值得研究,探索、讨论和总结的地方,它对破除阅读课不分主次,从头至尾逐段提问分析的模式,努力把“阅读课”上成真正的“语文训练课”是大有意义的。

上一篇:浅谈高中数学教学 下一篇:理性精神:道德教育不可或缺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