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石激浪 “问”出精彩

时间:2022-08-29 05:15:38

摘要:语文课堂的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巧妙设置问题,注重互动教学,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语文课堂变成一个放飞思维、张扬自我、展示能力的乐学天堂。

关键词:课堂提问;实效性;艺术性;启发性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09-0255-02

“思维从问题始”,提问是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正如前苏联教育家苏霍林姆斯基所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不是背书,而是让学生本人进行思考。”学生的积极思维常常是从教师提出问题开始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科学巧妙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思维,发展智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么如何设计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提问呢?课堂提问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一、设计提问应有思维价值,要有启发性

少数教师为了显示在教学过程中启发了学生,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于是便设计一些过于简单、琐碎、缺乏思维价值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学生往往不用思考,答案脱口而出,或只要在教材上读一两句便可获教师的首肯。这样的课堂提问,从表面上看,学生很投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但从实际效果看,不仅激发不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甚至还培养了他们思维的惰性,使他们产生厌学情绪,失去学习的动力,也影响教学效率。教师要设计有一定难度和启发性的问题,以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推动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较为深刻到更为深刻地发展。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句:“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一位教师提问:“伏在菜花上的蜜蜂是什么颜色的?为什么‘伏’在菜花上?”学生立即回答:“黄色的蜜蜂在采蜜。”这种简单的提问不但没有启发作用,反而有损原句的意境。另一位教师提问:“作者用‘伏’字是否准确?为什么说是肥胖的?”学生思考后回答:“‘伏’字生动地勾划出黄蜂吸蜜的神态,‘肥胖’逼真写出黄蜂吸饱蜜汁的形态”。显而易见,我们需要的是后者。又如讲《登泰山记》首段,“泰山之阴,汶水西流;其阳,济水东流。”这句话重点在于表示方位的名词“阳”、“阴”,课本提供了两字的注释,我没有问这两个词怎样讲,而是让学生跳跃层次,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课文的语言环境,请指出泰山的具体方位。”这很需要学生动一番脑筋回答,学生首先必须弄懂“山之阳”和“山之阴”的地理位置,还要联系“汶水”、“济水”的具体方位,然后才能推衍出泰山的方位。当学生思考出答案的时候,脸上就会流露出仿佛走过一段曲径而到达幽美之处的喜悦之情。这个时候,他们也较好地掌握了“阳”与“阴”在与山相关联表示方位时的讲法。通过这些有价值的有启发的疑问,会掀起学生思维活动的波澜,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二、设计提问应有针对性,要切中要害

课堂提问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抓住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节点,将问题落在重点和难点之处,成为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的切入点。例如,《荔枝蜜》一课的重点是“以‘我’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组织材料的”。根据这一重点,可设计这样一些问题:①这篇文章是以什么为线索组织材料的?②在这以前,作者为什么总不大喜欢蜜蜂,后来为什么又想去看看,什么原因使他动了情,促使他想去看看蜜蜂?③作者到养蜂场看到了什么?为什么会由不大喜欢到赞美?④这篇文章主要写蜜蜂,为什么又要写农民?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内在的联系?⑤作者开头提到对蜜蜂不大喜欢,为什么结尾处却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小蜜蜂,二者是不是矛盾,为什么?上述这些提问,由于抓住了重点,既可以了解学生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又可以使学生明确本课的中心是通过蜜蜂歌颂了为创造新生活而辛勤的劳动人民。又如教学《拳打镇关西》一文中,其重点是分析人物性格和理解结构特点。在教学中,围绕这两个重点提出下列问题让学生思考:①鲁达为何拳打镇关西?②他是一怒之下挥拳就打的吗?③结果怎样?④你怎样看待鲁达这个人?这一系列的问题设计,既抓住了重点,又富有启发性,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再如教《死海不死》一文时,一开篇可让学生思考:题目中的两个“死”,是什么意思?“死”与“不死”矛盾吗?文末又说“死海真的要‘死’了”,这个“死”又是指什么?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本文的学习兴趣,并急切地研读课文找答案。最后,当学生理解了“死”的三个不同含义时,也掌握了死海的特征以及形成过程。本来一篇看似枯燥无味的说明文学生却学得饶有趣味,关键在于教者如何结合教材实际,抓住突破口,把它转化成学生感兴趣的“问”。可见,抓住契机,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

三、设计提问应有情趣性,寓教于乐

兴趣是推动学生思维的强大动力。如果教师所提问题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学生即使去思考了,也只不过是一种被动的思维,学习的主动性就不能充分调动起来。提问要尽量避免概念化、一般化的老生常谈,不能总在段落大意、中心思想、写作特点上绕圈子,而应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书本与生活相结合,注意采用比较新颖的说法,从新的角度巧妙切入,使问题富有形象性、启发性,以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比如在教《晏子使楚》时,可以先创设一个情境,假如你是晏子,正面临楚王的诬蔑:齐人固善盗乎?然后提问:“你是晏子,那么你将如何反驳楚王呢?”学生们各抒己见后,教师再说明晏子对楚王的反驳,通过学生们的回答与晏子的反驳两相比较,分析总结出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这样显然比直接问《晏子使楚》表现了什么,晏子是一个怎样的人更能引起学生思维的兴趣,也更加深了学生的印象。又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课,在解题时,可提出这样的问题:这是一篇回忆儿时生活的散文,重点回忆了什么地方?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和感情?由于问题问得巧而有趣,同学们的注意力一下子就集中起来了,思考着“为什么”,就想马上在文中找到答案和根据,有力地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又如:一位老师让一名学生概括《春》的语言特色,那名学生支支吾吾,不知从何说起。这时教师换了一种问法,“这篇散文在描写几幅春景图中,哪些语句用得好?”这样发问,启发了学生,他若有所悟,略加思索,很快回答了问题。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教师问得具体生动、新颖巧妙,学生便会积极思考,探究知识,回答问题,达到预想的效果。

四、提问要面向大多数,决不能冷落中等生和学困生

调动全体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是每堂课的主旨。有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这样一种习惯:提问时先叫名字,学生站起来再提出问题。我们认为此做法不妥,这很容易使其他同学产生“老师叫他,与我无关”之类的想法,自觉不自觉地放弃了参与意识,不去动脑思考。而先提问题后选提问对象,则可以吸引所有的学生都积极参加思维活动,促使每一个学生在心理上拟出一个假定答案。当自己的假定答案与被提问的人的答案不同时,每个学生就可以进行比较思考,进一步分析、认识,或进行修正,这样能收到“提问一人,大家受益”的结果。例如,一位教师要检查学生的复习情况,提出问题后,学生举手发言,但这位老师没有急着指名,而是要求“叫到名字的同学站起来回答,没有叫到名字的同学要注意听他回答得对不对,等会要请大家指出来”。结果,在被叫到名字的学生回答时,教室里静悄悄的,其他同学都在专心地边听边思考,等发言的同学一答完,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这位教师的提问就面向了全体学生,收到了以点带面,大家受益的效果。还有的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怕中下游学生答不出问题出现“冷场”现象,或担心课堂教学偏离预定的“轨道”,提问仅仅限于少数成绩优秀的同学,造成大部分中下游学生得不到老师的提问,长期处于“陪读”、“陪听”的状态。由于没有被提问的“危险”,这些中下游学生没有了思维的紧迫感,可以“安全休息”,使他们的听课效率更差。教师道德的核心是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尤其是“学困生”。教师要面向全体,贯彻分层教学、分层要求的教学思想,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出不同难度的问题。特别要注意多向“学困生”提问,积极诱导和鼓励“学困生”发言,对他们发言中的正确部分或闪光点,要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以增强他们发言的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还有少数教师受错误思想支配,把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当有学生违反纪律、作业马虎或上课开小差时,教师就通过提一些难题来刁难学生,造成学生当众难堪,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但教育不了学生,还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破坏师生感情,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害怕提问,对这门课越来越失去信心。因此,教师要端正教学思想,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人格,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形成融洽的课堂气氛。切忌以提问或其他方式惩罚学生。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这方面的探索是无止境的。提问的方法、技巧和注意问题不仅限于上述几种。一个教师在课堂提问时应“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根据学生对信息的反馈情况,有针对性地采用不同的提问方法,从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上一篇: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及应对措施 下一篇:小学“快乐体育”情境创设与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