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时间:2022-10-06 01:36:38

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摘 要】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并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突破旧有的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思想品德;有效课堂;教学策略

新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应更新教学理念、改革教学方式,并积极创新、大胆实践,突破旧有的教学模式中所存在的诸多弊端,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发挥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笔者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对于思想品德教学模式进行了大胆改革,并取得了有益的经验,现阐述如下。

一、在课堂教学中巧妙利用现代化教学辅助设备

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所使用的黑板加粉笔的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如果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巧妙地借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备,那么,将在引发学生强烈兴趣的同时,更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苏教版九年级的教材第三单元《崇尚法律》的第七课“维护合法权利”中的第二框的“保护智力成果”这一内容时,如果只是“照本宣科”地将教材内容“过”一遍,那么,学生听来枯燥、学来无趣,势必影响学习效果。鉴于此,教师可以借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使学生通过观看音、像、色等俱全的动态视频,获得生动而真实的教学案例,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并有效地加深学生对于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的理解。即教师在该节课的课堂教学中,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段关于“张学友南京个唱会涉嫌侵权被索赔60万元”的视频,并要求学生独立阅读教材中的相关内容后,向学生提出思考题:“张学友演唱会侵权案中所侵犯的是什么权利?什么是公民的著作权?著作权法的内容是什么?你们目前所知道的的侵权案例还有哪些?应该怎么做才能不侵权?应该怎样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的巧妙使用,结合教材内容给出“问题串”,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并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从而顺利实现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教师在使用现代化教学设施时,要明确多媒体等教学辅助设备在教学过程中只能是“辅助”的作用,而不能“喧宾夺主”地占用大量的课堂时间而造成“本末倒置”的不良后果。

二、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学生实行“填鸭式”教学,在四十五分钟课堂教学过程中“唱独角戏”,不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思考的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却忽视能力的培养,结果是培养出一批又一批“高分低能”的书呆子,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着力于提高学生能力水平。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苏教版九年级的教材的第五单元《走向明天》中的第十二课“放飞理想立志才”时,可以先提出问题:“请同学们阅读‘中学时代的理想’这一段内容,并根据自身的阅读感悟进行交流讨论,总理在中学时代的理想给予同学们什么启迪?……同学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说一说你们对理想的看法是什么?……请同学们再阅读P149――P150的两行文字,说一说理想的含义和分类分别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P151的事迹材料,结合模范人物的英雄事迹,谈一谈你们的读后感悟和对于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的认识,并深入思考,你们作为新时期的青少年,应如何树立崇高理想?……”提出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积极思考,并经过同学间的互相交流、自主讨论、合作探究而给出答案。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认识和理解,教师还可以提出议题:“为了实现明天的理想,现在应该怎么办?”组织学生集中讨论,从而使学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明确新时代赋予每个青少年的崇高使命,自觉树立远大理想,将个人的前途与祖国的命运进行有机结合,并为了成为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而努力学习。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得到感悟,并从感悟中加深理解和认识,培养了学生的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究精神,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

现代化的教学活动过程,就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即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对话和共同合作探究,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绝对的教学“权威”,学生是被动学习的“容器”,师生之间不存在平等的交流合作,不利于和谐课堂的创建和教学水平的提高。鉴于此,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挖掘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每一个学生足够的尊重,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地给予鼓励和表扬,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此外,能否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还体现在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是否发自内心,即教师对于学生的关爱,不仅仅体现在学习上,还体现在生活上、情感上等各个方面。比如,教师在讲台上要对于每一个学生明察秋毫,能及时地发现到某个同学身体不适、情绪不佳等,并及时给予关心和疏导,使学生亲身感受到春风般的温暖,从而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使学生“爱屋及乌”,在热爱教师的同时也热爱其所教授的课程,从而在平等、和谐、友爱的教学氛围中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总之,思想品德课程是中学生在初中阶段的重要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勇于探索,大胆实践,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以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使学生在学习知识、提高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都市真武镇杨庄中学)

上一篇:中长跑运动的训练方法探究 下一篇:新课标下平行四边形问题教学方略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