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 智慧课堂

时间:2022-10-06 11:47:17

有效教学 智慧课堂

【摘要】课堂上激发兴趣,培养学生体育锻炼意识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前提;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基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很多,本文拟从以上几点就如何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谈谈自己的探索与思考。

新课标指出:“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我们教师要将这些新课程理念贯穿于课堂教学中,就要充分发展学生个性,强化学生的主体性,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从事身体练习,让体育课真正成为孩子们增强体质,快乐学习的乐园。

一、激发兴趣,培养体育锻炼意识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性的前提

新课程标准指出:“目标的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方面,要注重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引导学生体验运动乐趣,提高学生体育与健康学习动机水平。”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运动兴趣是实现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通过运用多种富有情趣、受学生欢迎的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动机,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在教学中,把教材精心设计成各种新奇、有趣的游戏,让学生亲自“玩耍”,在动中思、玩中学,从中获取知识,寓教于乐,最终达到发展身心的目的。如在学习滚翻的内容后,我设计了模仿孙悟空腾云驾雾的游戏,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同时我还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自编游戏展示,好的就拿来在课堂上让同学们玩,这种方法更体现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符合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胜的心理特征,学生非常喜欢。

2.不断推陈出新,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兴趣

在课的开始,我一改过去先慢跑、后做操的老热身习惯,而是安排一些与主教材相关联的趣味性、活动性的小游戏,既使身体、心理和技能得到了预热,也培养了互相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激发了学生上课的兴趣。

二、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标下,没有给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只是规定了一个要到达到的目标,规定了学习内容选择的原则和范围,而且这个范围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的。因此,教师在教材的选择上有很大的自主空间,教材的选择也就依赖于教师的选择。

1.在原有的基础上继承和创新

原有的教学内容有的还是很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实际,对于这些要继承和发扬。对于落后陈旧不再符合学生生理、心理特点的教学内容,通过积极地改造创新、降低难度、简化规则等手段,创造出新的内容。如在投篮教学中,我们可以在墙壁上画圆,当做篮圈,以降低篮筐的高度;还可以把呼啦圈吊起来当篮圈,而且呼啦圈还可以移动,进行投活动篮拓展练习,大大提高学生的练习兴趣。

2.引入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

新课标要求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内容的选择不仅是教师的事情,而且也是学生的事情。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兴趣,然后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制定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学内容的一部分空间给了学生,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得到了肯定。在课堂中通过引入一些受学生喜爱的体育项目,如软式排球、腰旗橄榄球等新兴体育项目,让学生在愉悦的课堂氛围中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

三、关注个体差异,实施分层教学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基础

学生的差异性是客观存在的事实,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也有后天发育环境的影响。将学生按差异水平分成若干不同层次的学习小组,并对不同的教学层次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施以不同的教学手段,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如,在二年级立定跳远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不同水平的学生重新组合成条件基本相同的学习小组,每组都含有体育特长生、一般学生和学困生,这样在小组学习中可以取长补短,让体育特长生充当小老师,带领本组不同水平的学生练习,这样有助于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使同一班级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相应的提高和发展,特别是对提高整体成绩、培养体育特长生、转化困难生的效果是良好的。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目的

新课程实施中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而新课改的体育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要实现这一重要使命,体育课堂就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强化学生在课余的选择性学习,给孩子们空间自主选择内容,是体现课堂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也是师生互动的出发点和生长点,从而逐步养成“自主学习、自主锻炼”的习惯和意识。

1.给学生自主练习的空间。小学生年龄虽小,但兴趣广泛,并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教师应考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打破以往教学中一切都由教师组织,师生一起做同一活动的做法,而多给学生有选择性的自由练习空间,使学生找到练习的乐趣,发现自己的特长,教师不失时机地参与各项活动,将教师对教学的热情散发给学生,让学生感到他们是自由的,他们的思想是不受约束的,为自觉体育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

2.给学生自主表现的空间。教师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练、自己去学,就给了部分学生表现的良机,就如有的学生很想成为运动员,就大胆邀请老师参与他的活动,通过表现来实现他的愿望;有的学生想当小老师,就组织一些有共同爱好的同学一起来练习,培养了组织能力;有的学生在练习时想出了新花样,得到了老师的肯定,那劲别提有多得意了。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实际需要考虑,放开手脚,把课堂还给孩子。这样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感觉,对于下面进行学习起到了好的作用。建立了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确保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中给学生最大的自主空间,使学生初步学会自主学习的方法。

五、科学的课堂教学评价是实现体育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

课堂教学评价可以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是学生对自己的评价,形式可以是赞赏、批评或者点拨。但不管是什么形式的评价,都应当注意适时、得当。因为评价只有在最需要的时候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它可以是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一个手势、一次掌声,而更多的是语言的评价。睿智的课堂评价能够给学生以鼓励、勇气和信心,也可以让其明确自己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恰当的课堂及时评价可以增加课堂的有效生成。

总之,要想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体育教师必须牢固树立有效教学的理念,确立有效教学的学生观;体育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和把握体育课程的核心理念,并把体育课程的核心价值知识有梯度的融入到体育课堂中去;体育课堂必须要有明晰的教学目标,合理的课堂教学活动,适宜的课堂教学评价。让每一个学生的体育技能、体育意识、体育精神都得到有效地提高,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体验到体育教学的美感,切身感受到体育教学的快乐,这样的体育课堂才是高效的。

参考文献:

1、《影响体育教学有效性的若干因素及提高对策》

2、《如何保证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3、《体育课程标准》

上一篇:教师专业成长与校本教研 下一篇:浅谈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阅读策略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