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时间:2022-10-08 03:14:52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研究

随着新课改方案的实施,教学改革热潮如春潮澎湃般在各校掀起来;教科研部门更是把新课程的实施、教材的通研、教学方法的探索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从县教研室到学校教研组开展的教师教材培训、外出学习、研讨、交流、观摩课等活动如火如荼。我也参加了几节观摩课活动,每节课都有“小组讨论”这一环节,观摩之后使我耳目一新,同时也颇有想法。

“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环节,是本次课堂教学改革最有代表性的一个环节。它取代了过去的教师的“一言堂”、“满堂灌”,把“讲”的权利“下放”给了学生,切实使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体现。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互相沟通、排难解疑,达到共同提高,它不仅是一种认识活动的过程,更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精神交流。

所有的教师理念改革积极,没有一人甘愿落后,更没一人甘愿做改革的绊脚石。但课堂教学是一面镜子,教学过程、教学效果也反映出部分教师把握不准合作学习的实质,小组讨论呈现表面化、形式化,在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几点偏差:

一、教师为了体现学生的自主地位,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地、更多机会的参与,一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难易如何,都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似乎是只有让学生讨论讨论,才是体现新课程改革,才是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由于单一的、频繁的方式,学生逐渐感到厌倦,一些根本就不值得讨论的问题充斥其中,使学生没有参与讨论的兴趣,教学时间大量浪费,教学效率事倍功半。

二、课堂教学剥夺了学困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的机会。在课堂上一遇到问题,教师不是先引导学生认真读书、深入思考一下,就让小组讨论。学优生滔滔不绝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小组讨论中处于主宰地位,是最活跃的一分子。学困生因为基础薄弱,参与性与主动性欠缺,思维的敏捷性与深刻稍逊,往往落在后面,盲目随从或坐享其成,有不同见解也无法真正意义上的表述。时间一到,草草收场。无形中失去了思考、发言的机会。

三、课堂秩序混乱,学生发言七嘴八舌,讨论中主次不分。个别调皮学生借此机会交头接耳,说一些题外话,一阵喧哗。教师失去调空组织能力。无法对一些问题进行辨析、指导,更谈不上对学困生进行帮助。

以上出现的偏差,主要症结在合作学习的组织者――教师缺乏对合作学习的本质理解,处于片面、形式化的理解。

纠正偏差的几点措施:

一、教师要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精神实质。根据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行为和教学方式,适当时机安排小组讨论。

二、要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在小组学习中的作用。小组解决个体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必须建立在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只有在学生思考达到一定的程度时,展开讨论,才有可能出现一点即通,恍然大悟的效果。

三、为了不使学困生变的从属、被动。教师应更多的关心和鼓励,建立起“能行”的积极期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学困生主动参与,积极发言,毫不胆怯,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疑问。对于学优生进行教育,鼓励他们对学困生提供机会、提供帮助,达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四、教师在实施小组讨论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做一个成功的引导者、促进者。在学生小组讨论中,教师尽量多走动、观察、倾听,必要时可进行干预,增强调控能力。

当然,小组讨论的过程要力求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根据学生课堂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的开展活动,切忌课堂上让学生哄哄嚷嚷,流于形式。

五、要准确评价,激发学生的小组讨论信心。

学生很在乎老师的评价,合理的,分层次的评价,鼓励性的评价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上进心,激发他们的赶超的动机。小组讨论时,多关照学困生,随时评价、及时评价,较内向的不爱发言的,发现他们举手及时表扬、鼓励。如“你知道老师最希望什么吗?现在看到了自信的你已经把手高高举起……”肯定成绩,鼓励进步的测试评价,了解自我的个人评价,沟通关系,正确待人的人生评价,对促优转差起到很大的作用,合理组织,公平公正对待,这样所有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我深信“小组讨论学习”的良好学习品质在教师们的互相探讨、不断反思、校正中,会逐步走向成熟。

上一篇:以读促思 心灵共鸣 感悟真谛 下一篇:《阜新市名师成长历的程调查研究》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