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学校德育败笔

时间:2022-10-06 11:39:59

直击学校德育败笔

学校在德育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多年的教育实践中,许多学校都已形成颇具特色的德育,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是,我们的学校德育在不同地区不同类别学校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一、不重视

虽然国家法律政策都强调德育为首的地位,虽然众多有识之士一再呼吁要重视德育强化德育,虽然马加爵事件、大学生硫酸伤熊事件之类的惨剧不时见诸报端,遗憾的是,仍有某些教育工作者无视德育之重,不知、没想或是不能真正发自内心抓好德育。他们总认为马加爵之类事件离我很远,总认为德育是虚的,不如补补课、让学生背点书、做几道习题、多拿点考分实际。其实不然。良好的人格教育是学生当前学习生活的动力,是他们未来生活和谐与幸福的前提与源泉。对工厂来说,技术上失误,生产出来的是次品,还有再利用再加工的机会,最大的损失是经济损失,可以另想办法弥补;而学校德育失误,“生产”出来的很有可能是危险品,一旦不良思想、不良习惯、不良行为形成,很难根治,很难改变,潜在的危害很大,其直接影响将可能危害他人、危害社会、危害国家,难以弥补。

二、只重表面不重本质

在德育目标“高大全”,德育内容“假大空”,培养“圣人”、“完人”的极端逐渐远去的背景下,德育又走进新的误区。我们抓规范、抓制度建设、抓养成教育,过分强调道德的外塑性,往往把品德规范作为外在的参照;或者强调学生通过机械对照、模仿矫正行为;或者强调利用表扬、批评惩罚等来强化规范行为,建立起一个稳固的运行机制。然而我们发现,除去制度的约束使学生循规蹈矩外,其余甚至看不出道德教育的痕迹。德育究竟要教给学生什么?

德育要培养学生的言行举止,但不是让学生循规蹈矩。德育的根本在于育德育心,培养学生的“人性”,使之回归自然,有同情心,充满爱心,尊重人。让学生懂得“为何而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品德规范,更重要的是使学生能用一种更广泛的伦理思维去审视自然、社会和人的方方面面,做出伦理上的价值判断和行为上的抉择。

忽视德育的本质与核心是教育浮躁肤浅的表现,是学生双重性格和德育实效性差的重要原因。

三、将德育与其他教育生硬割离

有人曾打过“盐和汤”的比方。没人会否认盐的重要性。那么,给每人发15克盐,请大家直接吃盐,相信没人爱吃。正确的做法是:用餐时请每人喝一碗汤。15克盐放进汤里,味道很鲜美,人人愿意喝。联想到我们学校的教育,也存在“盐”和“汤”分离的现象,这个是德育,那个是智育,分得很清楚。于是要么单吃“盐”,要么单喝“汤”,结果或者无法吃,或者淡而无味。德育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其实德育、智育、管理、服务等,犹如“盐和汤”一样是不能分离的,德育要渗透于各学科之中,每位教师都要做到教书育人;德育要渗透于各项管理之中,每位职员都要做到管理育人;德育要渗透于后勤服务之中,每位工人都要做到服务育人;德育要渗透于学生成长的每个时段,学校、家庭、社区要协调育人。

单方面地将德育从教育整体中割离出来,暴露了德育过程中力量的分散和教育者的一厢情愿,这是学生不喜欢我们的德育的直接原因。要实施学生喜欢的德育就必须关注学生的需要,给予人文关怀,给他们提供自我展示的舞台,丰富其精神生活,改变传统的方式,创造一套行之有效的全面育人、全程育人的教育体系。

(作者单位:河南省濮阳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让我触动你的思想 下一篇:加强教师培训,引领教师专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