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拯救经济

时间:2022-10-06 11:24:02

出口拯救经济

“微刺激”消散过后,经济明显回落。三季度GDP同比增长7.3%,是2009年二季度以来的最低水平,比二季度下降0.2个百分点。

7.3%的增长,放在过去二十年的历史中是个很糟糕的表现。但你不和历史比较,也就仅仅比二季度低了一点,看你选什么参照系。采取和历史比的心态,说明还想恢复过去的繁荣,不和历史比了,也就默认辉煌不再有了。

更扣人心弦的是,三季度是出口拯救了经济。如果没有出口的大力支持,三季度增长可能只有5%左右,惊人得不敢相信。要知道,金融危机后外需的强劲比撞还难。

我们如何看7.3%的增长或许不重要,关键是总理怎么看。

国务院总理21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集体会见来京参加第21届亚太经合组织(APEC)财长会的各经济体代表团团长。说,总的看,中国前三季度经济运行仍处在合理区间,并出现了一些积极、深刻的趋势性变化。

前三季度经济增长7.4%,仅比目标偏离0.1个百分点,这是“合理区间”的事实。“积极、深刻的趋势性变化”,我想更多指的是经济结构方面的,即使四季度经济回暖也只是暂时的。

由于三季度信贷和货币主动收缩很严重,如果按照过去两年货币和信贷总量平稳的原则,四季度信贷留下的空间非常大。目前,广义货币供给量M2增速只有12.9%,距离13%―14%的目标至少有0.5个百分点的空间可以释放。按照9%的年度信贷增长,四季度还有近两万亿元的信贷空间。这是支撑四季度经济暂时回暖的关键因素,对刚刚实施的房地产松绑也能起到旱后甘露的功效。

出口拯救一切

三季度表现最突出的无疑是出口,同比增长13%,是过去一年多以来最好的季度表现,比二季度上升8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的说法,前三季度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为48.5%,比资本形成贡献率高7个百分点左右。那么,净出口对GDP增长的贡献率约为10%。与之相对应的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对前三季度GDP增长的拉动分别为3.6、3.1和0.7个百分点。

由于上半年消费、资本形成和净出口对GDP增长拉动分别是4、3.6和―0.2个百分点。据此,我们粗略折算,在三季度7.3%的增长中,消费和资本形成拉动GDP增长只有4.8个百分点,而2.5个百分点来自净出口。

如果三季度的净出口没有超预期反弹,而是保持上半年的趋势,三季度的经济增长将只有5%左右。内需的下降是惊人的,非常令人怀疑净出口三季度能有那么大的拉动。唯一合理的解释是,油价在三季度暴跌,其他大宗商品价格也大幅下跌,三季度实际净出口比海关数据(名义的)高得多。

分国别来看,对美国和欧盟的出口都很强劲。三季度对美出口同比增长11.5%,比二季度上升3个百分点,是两年来最好的水平,这体现了二季度以来美国经济较为强劲的反弹。对欧盟出口同比增长%,连续两个季度出现两位数的增长。

最近美国股市出现一些波动,对美联储加息的预期稍有减弱,但美国经济2014年保持2%的增长应该问题不大。真正需要担心的是欧洲、德国和法国最近的经济表现很不景气,欧元区陷入三次衰退的风险大增。

欧美不是唯一的亮点,对俄罗斯和印度的出口似乎不比欧美逊色。三季度对俄罗斯出口同比增长20%,处于异常高的水平,比二季度上升15个百分点。实际上,俄罗斯2014年以来的经济增长在1%以下,非常差,三季度俄罗斯的进口是同比负增长。地缘政治大大挫伤了俄罗斯经济和贸易,油价比几个月前跌了20多美元,对高度依赖原油出口的俄罗斯是雪上加霜。我们反而受益了,俄罗斯对其他国家的贸易转移到了中国身上。

三季度对印度出口同比增长达到17.4%,比二季度高出10.4个百分点,是两年多来最好的水平。这得益于印度经济较好的表现。印度上半年经济实现6%左右的增长,比2013年高出1个多百分点。

出口拯救了我们三季度的经济,但我们不会每次运气都有这么好。展望四季度,对欧盟的出口估计会有明显的下降,从俄罗斯那里取得的转移贸易的好处也不容易持续,油价再继续暴跌可能性更小。如果四季度出口掉到10%以下,内需必须要有所作为才行。

房地产低迷程度超2012

工业的情况比7、8月份有所好转,但依然处在极低的水平。9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比7月上升1.1个百分点。由于投资和消费没有丝毫起色,工业的底部企稳可能更多来自出口和库存方面的改善。

短期政策的揉搓左右着经济的波动,而政策又无意图大规模刺激,经济本身动力不足,企业自然不容易产生积极的信心来做长远的安排。所以,投资仍延续着下降的趋势。前三季度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6.1%,比1-8月下降0.4个百分点。单就三季度看,投资整体增速只有13.5%左右,比二季度下降了近3.5个百分点,下降幅度非常大。

在10月初本刊的封面文章《救市第一枪》中对央行此次房地产松绑的效果并不看好。短期内可能会带来交易量的些许好转,因为四季度的信贷空间有所增大,但要让房地产企业重拾投资信心,恐怕不太容易。

1-9月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速为12.5%,比1-8月下降0.7个百分点,比2013年已经下降了7.3个百分点。对比2012年房地产的相对低潮期,房地产投资下降的幅度在5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这一次房地产的低迷程度已经超过了2012年。

8、9月份基建投资维持同比16%左右的增速,比二季度下降了8个百分点左右。

这说明政策在三季度完全是收缩的,这从货币和信贷上也能清晰看到。9月末M2同比增长只有12.9%,比6月末下降了1.6个百分点;三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只有1.95万亿元,比2013年同期下降11.5%。

四季度信贷空间巨大

出口拯救了经济,拿什么拯救我们的内需?四季度可以靠信贷。

货币和信贷的总体保持平稳,是过去两年货币政策的整体操作基调。它的大体智慧在于,保持年度货币和信贷增速稳定的前提下,各个季度灵活安排投放节奏。

9月份M2增速只有12.9%,按照央行2014年13%-14%的目标,四季度把M2干到13.5%左右是完全合理的。这意味着,货币只会松不会紧。

2013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增长约8.5%,2014年保持增速平稳的话,加上经济压力大,全年维持9%左右信贷增长并不过分。那么,这就意味着2014年全年新增贷款规模将达到9.7万亿元左右,前三季度已经投放了7.6万亿元,四季度将剩下两万亿元的巨大空间,信贷同比增速会超过20%,这一空间和力度超过了2014年二季度和2013年三季度信贷放量的时期。这将是在政策不做任何加码的情况就能达到的信贷投放。

上一篇:主体性教学在初中体育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平等中培养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