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训工厂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与认识

时间:2022-10-06 09:56:38

实训工厂模式的现代学徒制实践与认识

摘 要:采取引厂入校,建实训工厂的现代学徒制教育模式,通过在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实践经验,总结出引厂入校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经验。

关键词: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实训工厂

DOI:10.16640/ki.37-1222/t.2017.04.246

1 中职面对的困惑与存在问题

十以来,职业学校本着生产与教学对接、专业与岗位对接、大纲与资格证对接原则,在实训室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目前多数实训基地建设侧重是为学生提供训练环境而非生产环境。主要表现在:实训设备不配套,实训材料不充分;教师技能水平不高,实战经验不足;以仿真为主,生产为副。

现有校企合作是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育人实践问题,但是这种模式在落实中还存在着:双方责、权、利定位不清;企业改变实训内容,延长工作时间,利用廉价学生劳动力赚取利润。教育部推行的现代学徒制,在职业教育虽然为大家接受认可,还有待进一步改进完善,引厂入校建实训工厂不失为解决以上问题措施之一。

2 建立校内数控车间(实训工厂),推进落实现代学徒制

从河南省中原经济区产业布局和企业需求出发,学校引进郑州海特模具在校内建立实训工厂,解决生产实训中技术、设备、管理不足。

(1)实训设施。根据合作企业郑州海特模具公司产品需要,独立建设数铣车间、数车车间2800平米,配备有磨刀机、三坐标测量仪、线切割及电火花机床、普通车、铣、刨、磨、钻、镗、钳120多台。完全按照模具产品生产工艺安装设备,初步具备产品生产能力。

(2)组织管理。实训工厂按企业标准配备经理、各部部长、生产班组长,工程师傅、工艺员、财务人员等30余人。

(3)运行模式。企业经理对生产实训实行全面负责制,教学校长任副经理,负管理责任;班主任即工段长,更是远离家乡的父母,即是心里生活辅导师、也是行为规则、劳动纪律施门户师;生产师傅任教师,对生产技能和生产行为全方位指导,执行技能学习效果、行为规范定性与定量考核。

(4)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从计划制定、零件图纸绘制、职业素养教育、技能引领、生产实训、总结考核等环节着手,按照量化标准,精准实施。

(5)实训效果。我校数控专业通过引厂入校开展了现代学徒制试点,提高了专业区域服务能力,扩大专业品牌影响力,提高了实训设备利用效率,激发学生学技能练技能激情,缩短学生进入生产状态时间,弥补学校生产实践不足。学生通过加工不同零件,做到熟悉设备、学会了编程、掌握了工艺,养成了习惯、达到了学技能初衷。

3 实训工厂现代学徒制更能切合我国职业教育特点的模式

实训工厂是结合现代职业教育特点,探索出符合中职教育的一种现代学徒制模式之一,与传统的走出学校的校企合作有着实质的不同,但也有形式上的相似,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

3.1 主体明确 共赢合作

学校作为主体方是从提高专业技能教学效果出发建设的实训工厂,产权归学校,管理经营归企业合作方,企业把需要产品交给学校工厂,工厂按照教学安排,结合合作企业需求,安排生产,通过组织生产,学生得到训练,教学设施得到充分发挥,企业通过管理得到了合格产品,降低了成本,预定到合格员工,储备了劳动技能人才。

3.2 学练融合,教产一体

现行职业教育要实现学习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岗位技能与专业标准对接、学生与师傅对接在这种学校工厂现代学徒制模式中能够很好体现。学习就是训练,训练就是生产、生产就是也出产品,通过校企合作,把师傅引进学校,工厂建在学校实现了老师师傅一体,学生徒弟一体,教学生产一体的现代学徒制模式,使学习效率最大化,生产成本最小化,兴趣发挥极致化。

3.3 定工定岗 全面轮训

学生在实训工厂按照数铣、数车、加工中心、产品造型设计不同工种,分组分人分岗,遵循先易后难,先仿真后演练,先学后做、先理论后实践的基本原则。通过计算机绘图、工艺制定、刀具选定、工量具使用,加工操作、产品质量检测、设备故障检修等岗位项目训练,全面提高了职业操守精神、集体主义精神,合作共赢、质量意识、安全意识、表达能力等诸多能力也得到全面训练与提高。

3.4 行业服务,技术先行

职业院校要根据行业企业需求结合专业特色,具体到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为满足现代制造需求,建立的学校工厂一是设备要是生产性设备,保持三到五年不落后,二是师资队伍要是双师型,既能教学生还能带徒弟,三是合作企业要在地方经济中具有行业影响力,才能保持学生学到才是先进的理念与工艺技术。有此学校才能为合作企业提供优质合格零件前提下,能为合作企业免税、省设备、减员增效,企业才能愿意把原材料、零部件、师傅送到学校进行合作。后续才能保证学生学到县级工艺先进技术。

实训工厂学徒制模式,解决了定岗实习中管理的难题,实现了老师师傅一体,学生学徒一体。是一种符合现行职业教育体系有效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效解决了职业教育资源匮乏,队伍技能底下,真正实现了专业与产业、职业与岗位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对接。提高了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声誉。学生毕业后缩短了适应期,减少了就业的盲目性,也为企业选才和入职培训节约了成本。推进了招生、教W、就业的良性互动,更是职业院校提高质量有效途径。

上一篇:浅析不同层次职业院校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 下一篇:J2EE多层模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