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

时间:2022-10-06 08:34:43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设计研究

摘 要:本文从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计原则目标出发,研究设计的内容和过程及方法,阐述了公共交通枢纽与城市及其它交通方式融合设计的重要性。

关键词:公共交通;枢纽;原则;规划设计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发展,城市机动车辆迅速增加,城市的交通问题日趋严峻。大力发展公共交通,通过提高公交的服务水平,吸引更多的私人交通向公共交通转变,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公交服务水平的提高,一方面需要对公交线路、公交站点进行优化设计与布局,另一方面需要完善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系统,形成完善的公共交通枢纽。

1.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分类

在研究城市公共交通枢纽时,可以按照交通功能、交通方式、交通组织以及布置形式来划分。按照交通功能划分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城市对外交通枢纽。其功能是将城市公共交通与铁路、水路、航空、长途汽车交通连接起来,使乘客顺利地完成一次旅行。这种枢纽的定位,都以相对运量大的那种交通方式的站点为依据。

1.2市内交通枢纽。其功能是沟通市内各分区的交通,以及各个分区内部的交通联系。

1.3为特定设施服务的枢纽。其功能是为体育场、全市性公园等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的观众、游人的集散服务。

1.4相同客运交通方式转换枢纽。是指公共电与不同路线的转换,与长途汽车的转换枢纽。

2.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的布局原则

2.1诱导+疏导原则。枢纽站点的设置,从一定程度上能诱导城市客流,增强公交吸引能力,缓减城市交通压力。对换乘乘客实行疏导原则,以能更快、便捷得疏散客流,减少换乘人员的时间及体力消耗,提高换乘服务水平。

2.2枢纽设计要遵循系统最优原则。以所有乘客平均换乘时间最省,换乘次数最少,换乘线路最短为目标函数,得到系统最优。

2.3换乘安全、畅通原则。公交枢纽设计要保证换乘枢纽与周边各种交通方式之间衔接通畅,安全。避免车辆行人混乱造成枢纽内部不安全与拥挤情况的发生。

3. 城市公交枢纽规划设计应重视的关键环节

公交枢纽的高效换乘是城市公共客运系统高效运转的设施保障,因此,公交枢纽的规划设计尤为重要。在公交枢纽规划设计中,应重视以下3个环节: 3.1枢纽的功能定位 。

城市公交枢纽通常包括3个基本要素:①公交和其他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②枢纽内各交通方式的停靠或停车设施;③交通信息。根据城市公交枢纽的区位和周边土地利用条件,可将公交枢纽分为两种类型,一是“ 交通枢纽”型,主要承担换乘功能,其规模取决于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规模;二是“ 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型,公交枢纽是密集人流集散的场所,由于较高的交通可达性,可促进枢纽周边公共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对于不同等级的公交枢纽,也可引导形成城市或地区性公共服务中心,除承担换乘功能外,还承担为公共服务中心交通服务的功能,其规模由各种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规模和公共服务中心的交通需求规模两个因素确定。在城市公交枢纽规划设计中,首先应确定枢纽功能类型,明确枢纽的服务对象和范围。

3.2枢纽用地规模预测。

城市公交枢纽的用地规模是枢纽规划设计的基础。一般应通过对枢纽内各种交通方式的需求预测和规划布局确定枢纽的用地规模,当用地需求大于用地实际供给时,可考虑立体化枢纽设计;对于城市中心地区或地区中心范围内的枢纽,因用地相对紧缺,宜优先考虑枢纽的立体化设计,节约集约使用土地。

枢纽内一般包含轨道交通、公交、自行车、出租汽车、小汽车等交通方式,部分枢纽还包含对外交通方式。其主要交通方式是由枢纽的功能定位决定的,各种交通方式用地规模的大小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交通对需求的引导。“交通枢纽+公共服务中心”型公交枢纽一般位于城市中心地区或地区中心范围,需要配置集约型交通方式,应保证轨道交通、公交、自行车等交通方式的需求,适当考虑出租汽车交通需求,对小汽车交通需求进行适当调控。“交通枢纽”型公交枢纽一般位于城市地区,应充分考虑接驳交通方式需求,对于大城市应考虑小汽车、郊区客运车辆与轨道交通、公交换乘的用地需求。

3.3枢纽交通组织设计

枢纽交通组织设计决定枢纽用地功能的布局。枢纽交通组织设计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乘客方便、快捷为宗旨,将各种交通方式分类渠化,有序组织,尽量考虑同站台换乘,构筑完善的行人系统,重视残疾人保障设施。以提高交通效率为前提,优化各种交通方式的用地功能布局,尽量实现各种交通方式无缝接驳。

4.城市公交枢纽规划设计的基本思路

4.1以系统规划指导枢纽建设。公交枢纽不仅将公共交通系统本身(不同公交方式、不同功能等级、不同方向线路等),还把公共交通与其他城市交通方式以及对外交通方式整合、集成为整体系统,并协调交通与土地利用的关系。公交枢纽设施体系的结构、分类、等级、功能、布局,宜结合城市用地规划,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和公共交通专项规划层面进行统筹布局。以系统的枢纽设施规划为法定依据,控制枢纽用地和功能要求,在交通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规划目标。

以线网优化推动枢纽建设。公共交通线网结构和运营模式的变革,既是公交枢纽存在和发挥效能的原动力,又直接影响枢纽设施的基本功能。设计和运行良好的枢纽设施,是公共交通提升网络效率的关键之一。中国城市目前的公交线网,普遍呈杂乱叠加状态,如果不能形成分级衔接线网,不消除公交线路之间和公交方式之间换乘的费用和机制障碍,变“ 单线”服务模式为“ 网络”服务模式,那么,即使是勉强建设了公交枢纽,也可能只是个漂亮的符号。

4.2以综合设计落实枢纽功能。由于特定的功能要求,公交枢纽设计往往涉及多种交通体系和多个专业领域,不能简单把枢纽理解成各种功能的相邻布置,必须进行一体化设计。在现有国情下,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却非常重要。国内目前枢纽设计的成功范例较少,从理念到细节的技术能力还有待提高。通过借鉴国外经验和总结国内实践,尽快形成指导公交枢纽规划设计的标准或指南,具有重要意义。

4.3以体制协调保障枢纽实施。建立一个能够对各种交通方式进行全面协调和综合管理的机构或工作机制,是实现交通一体化,建设现代化交通枢纽的重要保证。枢纽设施的各组成部分,往往分属不同职能部门,具有不同资金来源、不同项目计划,如果仍是各自为政、自成体系、相互矛盾,那么枢纽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都将困难重重。

5.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与其他设施的衔接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设置了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小汽车停车场和自行车停车场,以方便私人小汽车出行者以及自行车出行者的停车换乘,进而增强公共交通出行方式的吸引力。对于这些设施的布置,需要考虑停车换乘车流与公交车流之间的分流,对各类设施进行合理的布局并进行有效的交通管理,实现各种车流之间的方便快捷运行。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与周围商业设施之间的有效衔接,可以最大限度的减少居民的出行距离和换乘次数,降低因过多的交通需求而产生的道路拥挤。为了使交通客流与商业客流之间的相互影响降至最低,需要将这两种客流进行有效的分离,同时,从衔接角度,需要方便这两种客流之间的联系。在枢纽设计时,可以将枢纽建成多层,商业设施与交通设施分设于不同层次,减少相互干扰又方便相互联系,乘客可以利用等车时间购物,有效减少居民出行次数。

6.结语.

城市公共交通枢纽规划设计对于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正常运行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我们规划时应该遵循科学的原则,采用正确的方法,同时,我们还应该在实践中不断地总结经验,对规划的实施效果及时分析,优化调整,这样,城市公交枢纽才能实现与其它交通方式及城市功能的融合,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吕 慎,庄 焰。城市客运交通枢纽规模研究[J]。深圳大学学报, 2005.4

[2] 朱成明,胡光明,刘亚东。城市公路客运交通枢纽选址规划[J]重庆交通学院学报,2006.3

[3] 武香林。公共交通换乘枢纽站设计[J]。城市公共交通,2005.4

上一篇:城市中心区大直径超重刀盘整体运输关键技术 下一篇:城市电网中性点接地的方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