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和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6 07:52:04

文章编号:1009-5519(2007)07-1013-02 中图分类号:R5 文献标识码:B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介于稳定型与急性心肌梗死之间的一种急性冠脉综合征,表现为恶化劳力型心绞痛、初发劳力型(1个月内新发生)心绞痛及自发型(变异型和混合型)心绞痛。提高疗效、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治疗的努力方向。我们应用氯吡格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35例, 并进行疗效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依据1979年WHO关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选择临床症状,心电图检查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的70例住院患者,包括初发劳力型、恶化劳力型、自发型(变异型和混合型)心绞痛。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44~68岁(平均53.9岁);对照组35例,男24例,女11例,年龄45~69岁(平均54.2岁)。两组的性别、年龄、心肌梗死史等相似。各型心绞痛患者心绞痛发作时常规心电图或动态心电图均有缺血性ST段压低或抬高,T波倒置、低平或负正双向改变。无心肌酶升高,无出血倾向,血小板计数均>150×109/L,肝、肾功能正常,出凝血时间正常。

1.2 方法:观察组用氯吡格雷75 mg,每日1次口服,低分子肝素钙剂量按体重(kg)计算:60 kg 0.6 ml,于腹壁皮下注射,12小时1次,用药2周;对照组应用鲁南欣康40 mg加5%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 ml静脉滴注,用药10~14天。两组均依据病情同时给予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肠溶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日1次,舒降之20 mg每晚1次。

1.3 观察指标:心电图,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含量,心绞痛发作次数。

1.4 疗效判定标准[1]:显效:劳力型心绞痛改善>Ⅱ级,静息时心电图恢复到正常或大致正常;好转:劳力型心绞痛改善Ⅰ级,静息时心电图示压低的ST段在治疗后恢复0.5 mm以上,但未达到正常水平,主要导联T波变浅25%以上或T波由低平变为直立。自发型心绞痛或初发型心绞痛:显效:心绞痛完全得到控制,心电图改善;好转:心绞痛次数减少,心电图改善。无效:劳力型心绞痛无改善,静息心电图与发作前相同。

1.5 统计学方法:计量数据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观察指标的变化:见表1。

2.2 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见表2。

2.3 不良反应:治疗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出血、肌肉酸痛等不良反应。

3 讨论

与稳定性心绞痛相比,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疼痛更强,持续时间更长,较低的活动量就可诱发,休息时也可自发出现,性质是进行性(恶化性)。不稳定型心绞痛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目前研究发作机理是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小板聚集于黏附增加,冠状动脉痉挛,血栓形成,冠状动脉管腔不完全阻塞。由于其病情变化多端,可逆转为稳定型心绞痛,也可迅速进展为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不稳定型心绞痛与急性心肌梗死有共同的发病基础,所以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除一般的心绞痛处理外,必须加用抗凝及抗血小板聚集的药物,如仍控制不满意,应考虑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

氯吡格雷属噻吩吡啶类化合物,是新一代的二磷酸腺苷(ADP)受体拮抗剂,能选择性地与血小板表面腺苷环化酶偶联的二磷酸腺苷受体结合,防止ADP介导的糖蛋白Ⅱb/Ⅲ受体活化和继发的纤维蛋白原与糖蛋白Ⅱb/Ⅲ受体结合,产生不可逆性抑制血小板聚集,可减少血管中血栓形成[2]。其不良反应较其同类产品噻氯匹少,一般不需定期复查血常规。

低分子肝素是通过较强的抗X活性来达到抗凝效果的,其抗X活性T1/2长,是普通肝素的2~3倍,同时具有一定的溶栓作用,可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并有轻度扩血管作用,抗凝血活酶活性较弱,对血小板功能影响小,APTT、凝血酶时间(TT)延长不显著,出血危险性相对较低。

观察组采用氯吡格雷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无不良反应,不依赖于实验室监测。故笔者认为两药联用疗效稳定安全,值得临床应用。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G蛋白偶联受体的二聚化及其意义 下一篇:胰岛素泵联合马来酸罗格列酮治疗继发性失效2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