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圃学》行动导向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6 07:43:31

《苗圃学》行动导向教学策略与方法的应用研究

摘要:行动导向教学法是先进的职业教学理念,现已成为职业教育的特色教学模式。近年来,笔者在中职《苗圃学》课程教学中尝试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深感其“先行后知做中学”的重要意义。本文以课程中“实生容器苗培育”的实训项目为例,论述了行动导向教学策略与方法在中职《苗圃学》课程中的应用,力求探索出切实适合中职生学习,并且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同时,本文也提出为确保行动导向教学顺利实施的几点体会,旨在为处在探索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法;苗圃学;课程教学;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7-0186-04

一、引言

行动导向教学法是来自德国的一种先进教学理念,其基本概念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工作活动所需要的行动以及行动产生和维持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业者的内在调节机制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其核心在于把行动过程与学习过程相统一。行动导向教学法不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它实际上包括了大脑风暴法、卡片展示法、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文本引导法、模拟教学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课型特点、教学内容等,在不同教学环节中灵活运用具体的教学法。

二、行动导向在中职《苗圃学》教学中的研究意义

中等职业教育旨在培养具有综合职业能力,能够服务于生产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因此,培养学生具备综合职业能力是中等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所谓职业能力,是指从业人员根据自身对待职业工作的信念,运用自已所获得的知识,完成具有目的性的职业活动所具备的能力,包括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对于中职学生而言,职业能力具体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在毕业后适应社会需要而具备的综合适应能力,包括实际操作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应能力、观察判断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创新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公关能力、市场应运能力等九项能力。

《苗圃学》是林业与园林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具备苗木繁殖和培育技术能力的课程,直接面向苗木生产岗位,其实践性、职业性和技术性强。在顶岗实习阶段,我校林业与园林类专业有较大一部分同学从事苗圃相关工作。近几年实习单位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学生存在嫌脏怕累、眼高手低、不懂得与人相处、遇到问题不会主动处理等问题,究其根本都是学生职业能力低的表现。

传统的职业教育教学注重的是理论知识的传授和操作技能的训练,而对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行动导向教学的目的在于促进学习者职业能力的发展,恰好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行动导向教学的核心是把学习过程与实践过程相统一,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促进学生学习兴趣和相关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在教学形式上由过去的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在教学实施上淡化知识的讲解,不再过多地强调知识的系统性,以任务驱动等方式展开教学;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目前,行动导向教学法已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特色。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可知,高等职业教育在行动导向教学研究方面远远超越中等职业教育,并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如今,职业教育的教材几乎是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项目教学模式来编写的,因此,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及国内研究成果,在中职《苗圃学》教学中尝试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与实施,努力探索出能够切实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及有效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行动导向教学模式是教学改革的需要,是时代的要求。

三、行动导向教学法在《苗圃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一)项目教学为主的课程整体设计

《苗圃学》课程主要包括苗圃地的建立、种子生产、实生容器苗培育、营养繁殖苗培育、绿化大苗培育和苗木出圃6大教学内容。这6大内容都是大型的、真实的、完整的工作项目。因此,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理念,根据课程特点及教学大纲要求,结合广东苗木生产实际的岗位需求,将《苗圃学》课程内容划分为6大项目及17个小任务来开展教学,具体见表1。

(二)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案例

《苗圃学》课程教学设计是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促学习,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用任务驱动教学,将模拟教学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导向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其中。依次按照新课导入―任务确定―任务准备―任务实施―结果评价的教学顺序开展教学活动。现以“实生容器苗培育”实训项目为例,对教学实施过程进行具体说明。基于行动导向教学的“实生容器苗培育”教学设计详见表2。

1.新课导入。导入新课要巧妙。中职生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学习积极性不高,如果直接进入知识的讲解和实习任务的安排,学生往往提不起兴趣。但是如果结合工作实践,虚拟一定的工作场景,再通过PPT图片演示或小视频播放的形式导出新课内容,可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会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想法。即便有的学生的想法不切实际,甚至带点搞笑,此时也不要责备学生,而是要保持课堂气氛的活跃。

2.任务确定。学生发表各自的见解后,引导学生共同确定本次项目的学习任务,即学习的知识点与技能点。在虚拟创设的工作任务驱动下,学生都有跃跃欲试的冲动,学习兴趣高涨。这一环节非常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学生在通过观看PPT或小视频后,必定能够说出完成此项任务的或多或少的个别知识和技能点,教师要及时进行表扬,让学生有信心继续往下学习。

3.任务准备。为了确保工作任务顺利实施,还需引导学生做好任务实施前的充分准备。首先要做的就是合理分组。对于中职生,教学分组绝不能自由组合,自由组合必定会出现两极分化,影响教学。可通过事先向班主任了解学生成绩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情况后再分组。一组中至少安排一个凝聚力或号召力较强的同学当组长,成绩较好的同学和成绩不理想的同学均匀分散组队,只有这样才可能做到组员之间互相促进,取长补短。接着出台相应的激励机制。十六七岁的中职生,学习的动力更多是来自教师不断的激励。执行激励机制时,对组长组员要有所区别,并且在以后的学习中一定要落实执行,并有所体现,以确保教学活动顺利有效地进行。最后下达工作任务――制作工作流程图。《苗圃学》课程的6大项目都可以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来逐步完成(一级流程图),有的工作任务还可继续再往下分解出下一级的工作任务(二级流程图),甚至是更下一级工作任务(三、四级流程图),实例详见图1。通过流程图来学习实操性强的课程,对于中职生来说,简明扼要,非常有助于学习记忆。制作工作流程(步骤)要求组员自己查阅资料后尝试着写出来,并尽量附上每道工序实施时的注意事项,最后组内共同讨论确定后上交检查。经教师检查后具有可操作性的方可算是任务准备完毕。如果制做出的流程图不可行,教师引导学生对流程图进行适当调整。任务准备阶段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自学能力及自制力差的中职生,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去查找目的资料,完成任务,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如果直接下达任务让学生毫无目标的去查找资料,很多学生会无从下手,甚至会直接放弃不加理会,因此建议一开始最好还是引导学生参考教材制定工作流程,这样学生反而能够把任务完成得很好。引导学生缩小查找资料的范围,学生也就不会因为复杂而放弃,而是会在他们的能力范围内。力所能及地完成任务。不管学生完成流程图的情况如何,老师都不要忘记不断地给予学生鼓励,给他们加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只有这样学生才有动力去完成接下来的学习任务。

4.任务实施。任务实施阶段要求学生在做中不断完善工作流程及补齐缺漏的注意事项。实施过程中,教师要认真做好巡视工作,及时发现学生分工不合理及操作不恰当的地方并及时进行调整与纠正。对做得好的同学要及时进行表扬,因为此时教师的表扬会让学生更加有干劲,小组间会出现相互追赶、热火朝天的学习场面。

5.结果评价。实习成果点评先由组内学生进行自评,再由组间进行互评,最后由教师进行检查评分。组间互评,有利于学生在对比中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包括学习方法、解决问题、团队合作等方面的不足,从而可激励其不断改进。教师点评时,要把学生在互评过程中没有发现的问题进行补充,最后要完整的向学生描绘整个项目的工作流程及总结每一道工序的技术要点。同时要记得把学生在实施过程中为追求速度而出现的不良行为(如偷工减料)及错误的做法进行教育与引导,在此情此境下向学生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可立竿见影。结果评价阶段,教师要多给机会让学生发表自己对实习成果的见解,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四、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的反思

(一)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效果好

2年的教学实践证明,在《苗圃学》课程中应用行动导向教学确实有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学习,以小组为单位明确分工任务开展学习,畅所欲言发表见解,这都为更好地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及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创造了机会。从学生学期初的不知所措到学期末的应付自如和胸有成竹的表现可以看出,把课程内容与工作任务密切联系起来,把行动导向教学法中的一系列教学方法充分运用到教学活动中来,切实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课堂气氛生动活跃,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效。因此,在中职《苗圃学》课程中的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是切实可行的,可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目的。

(二)确保行动导向教学顺利实施的条件

在行动导向教学的实践和研究中,笔者深深体会到,要想确保行动导向在课程教学中顺利实施,至少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教学实训场所要完善。行动导向教学是通过有目的地、系统化地组织学习者在实际或模拟的专业环境中,参与设计、实施、检查和评价职业活动的过程,通过学习者发现、探讨和解决职业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体验并反思学习行动的过程,最终获得完成相关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专业教学实训场所正是模拟专业环境建设起来的教学场所,如果教学实训场所不完善,教师就很难完成完整的教学过程,学生也没能完全感受到应具有的专业活动。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拥有十多个专业,但几乎是重点专业才具备较完善的教学实训场所。因此,对于重点专业以外的课程,要想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教学还存在一定的难度。

2.教师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行动导向教学中,教师的作用从传统的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变为活动的引导者、学生行为的指导者和咨询者。这就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丰富的专业经验还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智慧。中职生源素质较低,不热衷于学习,而行动导向教学倡导的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学习。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保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很好地配合教师顺利地完成行动导向教学活动,达到有效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教学课时数要饱满。行动导向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获取知识与技能,因而相对于传统教学要花费更多学时。如今,为了顺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专业课程选用的教材几乎是以行动导向教学理念下的项目教学模式编写出的教材,这符合职业教育的需要,但是相对于项目教学的教学时数却没能重新设置。目前,很多学校存在这样一种现象:用的虽然是行动导向理念的教材,但教学课时数却还是沿用传统教学的课时数,这完全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又如何能够保证行动导向教学的质量?

总之,行动导向教学法是职业教育教学的一大改革,是大势所趋,作为教师要勇于进取,乐于探索新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不要盲目跟从。行动导向教学法要构建在一定的教育基础之上,但是依目前国家的中职教育条件及中职生源素质来看,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具备应用行动导向教学法的条件,以免适得其反。

参考文献:

[1]韩茂源.行动导向教学法的理论释义及实践解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46-148.

[2]孙晓峰.浅析中职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J].职业技术术,2012,(2):97.

[3]蔡秀芳.行动导向教学在《基础护理应用技术》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唐山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9(2):45-48.

[4]翟吉林.中职机械基础行动导向教学模式应用策略研究[J].新课程(教研),2010,(11):119-120.

[5]胡顺芳.基于行动导向的高职物流管理课程教学设计方法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36(3):231-234.

上一篇:基于熵权-灰色关联分析法的PMO绩效评价研究 下一篇:新常态下电力企业职工培训的创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