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留守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策略探究

时间:2022-10-06 06:34:09

基于留守儿童成长需要的教育策略探究

当下,全社会都在倡导关注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我们应从留守儿童的成长需要出发,既要进行“综合治理”,又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因材施教”。

一、留守儿童成长需要的缺失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不和父母在一起,父母在他们的教育过程中一些独特的魅力不能得到发挥,这便使他们在生命过程中很多成长需要无法或很难得到满足。从客观现实看,留守儿童成长需要的缺失主要表现如下:

1.身心成长需要的缺失

留守儿童大多数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爷爷奶奶往往因为“代沟”太深而不去和他们交流,对他们也缺乏了解,只是在生活上关心,几乎不进行心理疏导。这便使得这些儿童心灵生活在一个独有的世界,始终处于关闭状态。有时遇到不悦的事情也得不到宣泄,长期压抑将会造成心理失衡。

2.智慧成长需要的缺失

留守儿童大多数平时课余生活处于自由状态,至多只能应付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很少有人引导他们自主发展,更少有人关注他们的智慧开发。这便使得这些儿童学习生活单调,学业成绩落后,智慧发展迟缓。

3.情感成长需要的缺失

大多数留守儿童平时寄宿在他人家里或住在学校,缺少“父爱”和“母爱”,生活在“情感期待”状态,处于情感“饥饿期”,也没有像父母一样能够自由地倾吐自己“酸甜苦辣”的对象,个体情感封闭,长期这样很容易导致“情感抑郁”。

4.道德成长需要的缺失

留守儿童大多数由于长期和亲友生活在一起,要么处于“溺爱”状态,要么就是放任自由——无人对其道德品质进行引领、培养和管束,课余生活自由散漫,道德抵御能力相对较低,遇到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很容易模仿“变坏”。

二、如何实施留守儿童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是一个综合问题,既要根据儿童整个生命的成长需要进行全面教育,也要根据个体成长需要的缺失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

1.开展心理疏导,促进心理成长

学校要让每位教师在课间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和这些学生接触,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他们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困难或问题。请父母每天能够坚持通过网络或电话和孩子聊天,了解他们的心理障碍和需要,让他们及时宣泄心中的不悦,调整自己的心态。住校生要让他们自己在从教职工中找一个“干爸”或“干妈”,非住校生就请负责生活的亲友负责,让这些“托管人员”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和自己联系的“责任对象”进行心理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以便针对问题及时地进行教育。

2.重视智慧教育,促进智慧成长

其一,在课堂上,多给留守儿童提供展示学习的机会,让他们在交流中生发智慧。课堂教学时一定要多给留守儿童展示自己学习的机会,让他们感到老师信任他,相信自己“一定行”。通过让他们广泛地交流,促进他们生发智慧。其二,在课外,多引导他们自主学习,让他们在自学中创生智慧。课外活动中一定要引导他们自己学习,主动探究。通过参与自主学习活动,让他们感到自己会学习,自己能够学好,从而促进他们创生智慧。

3.加强情感培养,促进情感成长

留守儿童情感教育的关键,就是让他们能够爱生活中的人和事。通过引导他们理解爱、学会爱,促进其情感的成长。其一,让留守儿童认识被爱,激发他们主动感谢他人。我们要引导他们理解别人,知道整个社会都在关心他们,父母外出打工是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生活,就是爱他们。通过开展“同理心”教育,让他们知道自己一直在“被爱”,能对他人的关爱有一种感激之情。其二,让留守儿童能够施爱,激发他们积极回报社会。学校应积极组织活动引导他们向别人施爱。通过向社会施爱,让他们体现人生的价值,感受奉献的幸福。其三,让留守儿童学会自爱,激发他们能够欣赏自己。自爱既是爱的最高境界,也是留守儿童生命成长过程中最需要的素养。平时,我们要引导他们认识自己,相信自己,珍爱自己。通过爱自己,促进自我不断成就自己。

4.强化道德陶冶,促进道德成长

其一,根据留守儿童成长的需要和社会的需求,开展道德教育。留守儿童大多数居住在亲友家或租房求学,身边缺少正面模范的引领。学校可组织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在节假日对他们开展“五老”教育活动,通过这些榜样身临其境的感染,促进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我们还可以组织他们参与校外教育活动,让他们走进福利院、困难家庭、贫困地区,通过自我奉献,促进他们感受人生的幸福,并能主动去帮助需要援助的人。其二,根据留守儿童发展潜能和教育的可能,引导他们进行道德学习。一方面,学校可组织他们进行课外阅读,让他们在阅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和文化的灿烂;另一方面,学校可引导他们学会自主生活,让他们通过自主管理、自我生活体验生命的意义和奉献的价值。

(作者系江苏省洪泽县教育局副局长,特级教师)

上一篇:行者无疆在路上 下一篇:做中国的“雷夫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