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类型复制模式初探

时间:2022-10-06 06:20:42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类型复制模式初探

【摘要】周星驰电影作为香港无厘头喜剧电影的重要代表,其类型呈现手段,具有高度的复制和拼贴特性。周星驰电影是以香港小市民视角来观照香港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并且以特有的文化游戏方式,来解构高度合一的电影隐喻体系。其类型模式的整合和拓展,必然深刻影响到香港电影在中华文化圈中的接受和传播。

【关键词】无厘头 电影类型 类型复制 类型整合

作为香港电影“娱乐模式”的典范文本之一,周星驰电影无论从经济层面还是文化角度对香港类型电影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香港号称“东方好莱坞”,鼎盛时期年产电影上百部,大小演员不计其数,但是近三十年来票房榜单上的头把交椅,几乎始终都是“双周一成”轮流坐。这三位票房号召力至高的巨星中,演技多次获得专业奖项承认的,要数周润发和成龙:而有能力独立制作电影,且其作品能够保持作者特色的,只有成龙与周星驰:这三人演出的影片不仅富于个人特色又极具社会代表性,甚至被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反复解读的,其中唯周星驰一人而已。周星驰电影被定义为癫狂的‘无厘头喜剧’。

“无厘头”来自于粤语方言,指的是一个人说话或者做事都令人难以理解、无中心,但并非没有道理。无厘头这种文化刚好切合了以游戏者的角度侧面感受八九十年代之交的政治风云后的港人心态(港人一般称这段时间为“后八九时代”或“前九七时代”),加上回归前夕的殖民身份置换的焦虑,这些内外的因素适时地催生香港文化精神中“半犬儒半颓废”的逃避主义倾向。而周星驰式的无厘头影片更是这种逃避倾向的典型代表文本。

一个人的成功有可能看似很偶然,但是设若细细考察,总有其脉络可寻。周星驰在电视台做个“死跑龙套”多年,终于在银幕上发挥了让自己尽情发挥搞笑的天赋。周星驰的电影角色也不全是与自己在形象、个性上都十分契合,但是他把累积的生存感悟,生活经验,表演技巧,个人感志向与激情,全面放置在每一部作品每一个镜头之中,这使得他与不同导演合作的不同作品都有鲜明的无厘头风格,都能够使观众产生高度的亲切感与认同感,尽管影片质素参差不齐,却无不标志着他作为一个演员的心路历程和艺术轨迹。

周星驰电影像任何香港电影一样,是确关社会和自我的对话,是与周围文化环境交换讯息的方式之一,它是艺术、商业,也是人际之间相互了解的媒体。因此它汇集了电影制作者的抱负、电影投资商的精打细算,以及底层观众的期待。

即使是被喻为“大杂烩”的娱乐片,其引人共鸣的影像、细致精巧的声音、引人发笑的人物和跌宕起伏的故事线索,无论我们是否需要,都会占据我们的内心。周星驰电影继承了二十五六十年代香港写实喜剧如《一板之隔》《乔迁之喜》等。七十年代许氏的社会讽刺喜剧如《卖身契》《摩登保镖》等。又杂揉着社会转型过渡时期香港电影那种极力追寻自我认识的微妙自信心。无厘头意识作为香港市民大众集体无意识的积淀物,充分体现市俗性,颠覆性,反智性等特点。周星驰这种“无厘头”喜剧电影的娱乐普泛性是建构在诸多应因配置元素之上。各种类型电影的创作技巧经过“无厘头”式的拼贴,使他的影片成为商业化的多义文本。周星驰电影通过这样的表现手法在港台及全球华人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在文化转折时期,人们对经典文化文本进行内容和形式上的反思,用经典的形式来传达新的内容,有的进行反讽,有的进行滑稽的模仿,这种方法常产生强烈的喜剧效果,‘无厘头’影片正是利用这种方法形成自身独有的特色”周星驰电影是典型的商业类型电影,其类型元素配置是交互性质的。也就是说一种类型模式可以为其它类型模式所借鉴使用。那种作为“无厘头喜剧”代表的周星驰电影是怎样在自己的内容架构中整合其他类型电影模式的呢?或者说周星驰电影类型模式整台原则是怎样的?我们在以下的行文中加以分析。

一、周星驰电影类型整合原则: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从1 988年的《霹雳先锋》到2004年的《功夫》周星驰总共主演了49部电影,这些电影形态不一,但就题材来源来说可分为两大块:1古装系列,如《唐伯虎点秋香》,《审死官》《鹿鼎记》《大内密探零零发》《算死草》,《大话西游》等。2现代题材小人物系列;《捕风汉子》《一本漫画闯天涯》《赌圣》,《情圣》《破坏王》,《食神》《喜剧之王》等。周星驰电影极尽夸张搞笑之能事,并且这一倾向是贯穿他的全部电影当中的。但具体的处理方法如噱头的使用,桥段的铺排等确有所区别。通过细究周星驰电影的题材加工过程,我们可发现其更多地拾取用那些富有“地域性”和“全球性”的文化信息。“地域性”这里是指香港本土乃至大中华的民族文化脉络。“全球性”就是指与“地域性”交织紧密地全人类的文化信息。在此基础之上,周星驰电影形成自己独有的文化面貌。“周星驰影片成功地解构了社会现实,也建构了全新的反都市文化,这很快成为香港殖民地历史文化在银幕上的特质表现。也成为香港最具有强文化表现力,感染力,想象力和穿透力的平民文化的代言人。”。作为最具代表意义的香港喜剧电影的影像文本_周星驰电影类型整合原则便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

1、“古为今用”

《唐伯虎点秋香》里唐伯虎和华夫人在介绍自己施与对方身上的毒药,在经过一番激烈的唇枪舌剑之后突然对着镜头想做广告似地向电影观众宣传各自毒药得历害。《武状元苏乞儿》里那场别开生面的武举考试,不仅有“黑哨”乱吹,而且观众像赌马一样对武举们下注豪赌。更让人喷饭的世俗灿在做完跳远之后竟然向观众摆出了酷似现代体操运动员谢场那样的姿势。《大内密探零零发》里众多中原名医被召集到晋国竟然是为了参加一次解剖“外星人”的大会。

这些时空大转移的场面在周星驰电影里随处可见,每一部周星驰电影都会有交错杂陈的故事结构,标新立异的情节创意,荒诞奇异的时空转换。这些奇思妙想的电影时空可任意穿梭于传奇野史,古代想象和现代科技之间,成为周星驰电影的显著标志。在“古为今用”的指导原则下,周星驰电影对那些历史人物和事件给与了极大的嘲弄和讽刺,让香港普罗大众在观影的同时宣泄了作为小人物对历史的真实态度。香港作为长期游离于中华民族主体文化之外的“飞地”,虚无主义的历史观是港人心理的真切反应。

2、“洋为中用”

香港是一块与祖国大陆分开将近一百年的西方殖民地,西方文化对香港本土文化影响颇深。它如今又是世界金融,贸易,物流中心区域之一,华洋杂居的文化特色由来已久。作为窥视香港文化风情的一扇窗户的香港电影来说接受外来文化特别是以欧美为主导的西方文化可谓是得心应手。这一点在周星驰电影中显得尤为明显。《国产零零七》酒吧叫响全世界的好莱坞邦德系列片全盘拿来开涮,从人物造型到道具的使用以 及情节的设置甚至是影片的开场序幕都照抄如仪。(《百变星君))则把同时其上映的好莱坞科幻笑片《变相怪杰》移植到香港本土。

当我们把以“洋为中用”原则为指导而拍旧的周星驰电影何以“古为今用”为指导而拍的周星驰电影做一下比较,我们会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前者多半是搬用欧美的商业类型片,而对欧美其它文艺形态往往付之阙如,而后者系列则多半取材于中国古典文学或者是戏曲题材这说明一点:香港普通大众对西方的人是除去那些生活在香港本埠的外国人体外,还有一个重要的途径,那就是看那些商业类型意识味很明显的西方电影。正因为如此周星驰电影经常把外国电影中一些熟悉的场面和桥段加入到自己的镜头语言里。让观众在本土的文化环境里体验了在西片中那些津津乐道的场面和情节。

二、周星驰电影类型整合模式

1、人物形象复制

周星驰喜欢在自己的影片里装扮成李小龙和反角恶斗,不仅是李小龙就连超级大英雄“终结者”史瓦辛格和著名的大间谍邦德都被周星驰在影片里借用过。周星驰电影并不是完全模仿这些人物形象,而是把这些人物的英雄内涵尽量降低并加入一些小人物的“无厘头”性格用以搞笑,总之,“拿来主义”是周星驰电影在复制类型人物的聪明办法。

2、主题复制

这一复制模式不仅可以说是周星驰电影类型整合模式最常用的一种模式,而且也是所有类型电影复制模式中最常见的一种,商业电影的大众化使它的主题具有明确的意义所指,并努力遵循这大众文化伦理的脉络走向。比如由周星驰主演柳镇伟执导的《赌圣》就是当年风靡一时《赌神》的一大批跟风之作之一。《赌神》讲的是“失忆赌术高手战胜强大对手而找回尊严的故事”。而《赌圣》却另辟蹊径,讲述一个具有特异功能的大陆后生仔通过赌赛赢得美人归的故事。英雄的主题在这里被“底层化了”。“特异功能”这一桥段的加入使得《赌圣》的主题具有明显的痴人说梦的性质,但是《赌圣》最后却成为一位真正的大英雄,被复制的主题在这里只不过转了一个弯又回到起点而已。

3、情节拼贴

正如杰姆逊所言“后现代文化实质上是一种拼贴而成的文化”,周星驰电影作为香港商业后现代的典范文本之一,从始至终都全力实践着类型电影“交互性”的特点要求,举凡每一部周星驰电影都不是纯粹某一类型的电影。无论是恐怖,动作,警匪等各种类型电影周星驰电影都会加入一些喜剧元素。我们可再其影片看到当时那些卖座电影的经典桥段。特别是在周星驰最引以为豪的作品《功夫》中,这种情节拼贴发展到了极致。早期的香港神怪武侠片中的著名的招式“如来神掌”、楚原执导的经典影片《七十二家房客》、小刀会进行曲、老上海黑帮题材电影等等这些经典电影视听情节元素。都被周星驰巧妙地拼贴在《功夫》的叙事架构中,使得本片成为目前为止最具有成功意义的周星驰电影作品。

周星驰无厘头电影类型复制的源动力就在于香港电影受众群体的广泛性和复杂性。香港本土观众和海外华裔观众是香港电影最忠实的影迷,香港电影在辉煌顶峰时期,也征服了台湾观众和日韩观众。这些观众的口味比较广泛,但是都基于一点:电影应该是娱乐的方式而不是艺术实验的方式。新鲜时髦的事物经常成为周星驰影片内的象征符号,而对于这些事物的价值判断往往内嵌于香港电影的整体商业氛围中。正如导演陈耀成所说的:“香港只不过是较大的唐人街而已”。香港电影的艺术风格和商业状貌也无时无处不受制于一种“泛中华”的民族意识形态而已。因此,作为一种全球推广的典型的华语影像文本,周星驰电影使用一种极具大众亲和力的类型表述模式,来适应多变的观众口味。

周星驰的作品都是商业片,但这并不能掩盖他在影片中提出的质问和思考。旋特劳斯说,政治哲学更近喜剧而非悲剧。我理解为他所说的喜剧应该是悲剧基础上的喜剧,没有悲剧意义的喜剧只能是闹剧。这也正是喜剧自身所遭遇的紧张。在消解了严肃性的同时,也消解了自身的意义,最终容易沦为纯粹的无意义。

分析周星驰电影类型整合模式我们要始终认识到“恶俗”这一负面特点同星驰电影为了一味地迎合观众们的低级趣味而再其影片中大酒“狗血”,说的是向某部影片致敬其实是完全抄袭,并且加入了“恶搞”。对持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判断和认识。

上一篇:李W花鸟画的水墨艺术研究 下一篇:牧羊犬为何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