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中导学案运用策略初探

时间:2022-10-06 04:54:37

高中生物试卷讲评课中导学案运用策略初探

【摘要】试卷讲评课,能帮助学生纠正错误,梳理知识,提升解题的能力和技巧,是知识落实的课堂组织形式。运用导学案进行试卷讲评,更能有效帮助学生拓展思维,梳理核心知识,建立解题思路。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初步探讨了在生物试卷讲评课中运用导学案的:“分解设问、迁移对照、呈现错例、整合归一”四种策略。

【关键词】生物试卷讲评课导学案运用策略

试卷讲评课是在学生练习或者测试之后,师生共同对试卷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对试卷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弄清出题思路,覆盖的知识范围,主要检测哪些重难点知识等。总结出学生在做题时哪些问题答错率高,容易答错的原因,进而推测出哪些知识掌握得不够准确或不牢固。因而有效的试卷讲评,可以及时纠正学生在知识运用中存在的不足,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导学案,即指引导学生学习的方案。在试卷讲评中使用导学案,既能促进师生教学相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让课堂面貌焕然一新,树立良好学习风气,提高教学效率。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以导学案的核心内容为主线组织试卷讲评,在讲评中能有针对性地拓展学生的思维,强调复习的重难点和揭示核心问题,使他们的解题思路清晰,正确判断解决问题的关键和恰当运用解题方法,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解题技巧,从而有效提高他们解题的能力。

1.试卷讲评课的授课目标

1.1分析试卷、发现问题、纠正解答错误

纠正解答错误是试卷讲评课的最基本的一个目标。学生在答题过程中、在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答题规范性等方面会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现并纠正这些错误,避免以后重蹈覆辙。

[例1]ATP是细胞的能量“通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细胞需要储存大量的ATP;

B. 黑暗条件下,细胞质基质可以产生ATP;

C.糖类氧化分解过程中的能量可以转化为热能和ATP;

D.ATP释放能量往往与某些放能反应相关联。

该题的正确答案是B,但学生回答的正确率很低,大多数学生错选C。错选为其他选项说明关于ATP的有些知识点学生掌握不清或理解错误。在讲评时,教师要在导学案中设计引导学生分析理解以下内容:①细胞内ATP储备少;②ATP是提供能量的化合物;③ATP的放能反应与吸能反应有关。

在分析了试卷之后,使学生真正理解了试题所对应的知识点,找出解答错误原因,让学生知道为什么失分,在今后考试中能够避免。

1.2梳理知识,明确细节

理清每个试题涉及的知识点及其细节是试卷讲评课的重要目标。生物试卷的知识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梳理相关知识点,帮助他们较为细致地掌握。

1.3总结方法,提升技巧

试卷讲评的更高层次的目标是引导学生在纠正错误、梳理知识的同时总结出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尤其是审题、读图、规范作答的一般方法和技巧。

2.运用导学案组织试卷讲评课的策略

2.1分解设问,运用导学案梳理解题思路

有些题目的综合性很强,难度很高,导致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无法准确把握题意,无法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对于这样的题目,在讲评前,教师可以将其解题思路分解为几个有层次的小问题呈现在导学案中,让学生依次对问题进行分析。在分析之后,学生对原题目就可以建立起清晰的解题思路。这样的设计既可解决试卷上的错题,同时又给学生提供了逐步化解题目的方法,提高了W生的解题能力。

如例1中,还可以在B选项中设疑:在光照条件下,动物,植物,原核生物产生ATP的场所分别是。

2.2迁移对照,运用导学案拓展学生思维

在考查知识点的时候题型一般比较单一,所以学生在理解了相应题目之后常常还会出现同一背景下不同知识点的错误,或是同一知识点在不同题目背景下的错误。因此,教师在讲评中需要运用导学案将相关知识迁移进来,与试卷中题目进行对照,可以使学生在理解试题的同时得到思维的拓展,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2.3呈现错例,运用导学案纠正典型错误

在试卷中,学生常出现的错误除了知识性的错误外,还有很多是由于书写不规范,答题不到位等问题造成的。如果只是很空洞的讲注意事项,需要如何作答才能得分等等,学生的印象不够深刻,下课后便消弭殆尽。所以为了避免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再次发生,引起学生高度重视,教师可以把学生的一些常见的错误答案呈现在导学案中,然后引导学生共同对典型错例进行分析。

2.4整合归一,运用导学案归纳常见考点

导学案在讲评试卷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优势就是可以将分布在同一张试卷中不同题目里涉及的考点或分布在不同试卷的同一类题型中涉及的考点归纳到一起,学生通过导学案对知识的完整体系可以有更深刻的认识,便于对基础知识的夯实。

[例2 ]以测定的CO2吸收量与释放量为指标,研究温度对某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影响,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若光照时间相同,3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量与30℃相等

B.若光照时间相同,在20℃条件下植物累的有机物的量最多

C.温度高于25℃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开始减少

D.两曲线的交点表示光合作用制造的与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等量

该题学生常常误选为D,实际上本题的正确答案应该为A.教师在讲评该试题的时候可以将该题分解,在导学案中设计如下的几个问题:

(1)光下CO2的吸收量代表__速率,黑暗下CO2的释放量代表__速率;所以两曲线的交点的含义是__,即光合作用速率是呼吸速率的__倍。

(2)植物单位时间积累的有机物即为__速率,而植物制造有机物的量等于__。

(3)植物积累有机物越多,对生长越有利,那么生长最有利的温度是 __。

当教师把上述题目化解为这些小问题后,学生慢慢理清解题的思路,并且深刻的理解了真光合、净光合、制造有机物、积累有机物以及与生长的关系。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不同试卷中可能涉及到了有关光合作用的光补偿点、饱和点的移动、真光合和净光合曲线,还有不同光照条件下叶绿体和线粒体间的气体交换等问题,教师就可以在导学案中设计如下的内容,将这些知识有机的整合在一起:如,参考下图,归纳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知识点:

(1)影响机理:影响光合作用的__阶段,制约__的产生,进而制约__反应。

(2)曲线及含义:

A点:__;B点:__;C点对应的光强:__, I、II、III分别表示 __、__、值。

(3)叶肉细胞中叶绿体和线粒体的气体交换:

A点:__;AB段(不包括A、B两点):__;

B点:__;BC段(不包括B、C两点):__;

(4)光饱和点和补偿点的移动:

a.适当升高温度(光合、呼吸酶活性均提高):B点:__;光补偿点:__

b.适当升高CO2 浓度:B点:__;光补偿点:__

c.减少镁元素供应:B点:__;光补偿点:__

d.阳生植物换做阴生植物:B点:__;光补偿点:__

3、教学效果

在试卷讲评课中运用导学案前后,两个教学班的教学成绩,如下表:

附:成绩表(总分为90分)

班级 人数(人) 运用导学案前(平均分) 运用导学案后(平均分)

1班 55 39.02 50.18

3班 57 41.54 52.77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教师在试卷讲评课中引入导学案,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改变了教师讲,学生记录的传统讲评模式,让学生在理解旧知识的同时,能把知识整合或迁移,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讲评课的效率,提高教学成绩。

4、分析讨论

从教学效果来看,在试卷讲评过程中运用导学案,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是很显著的。再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在教学中学生在授课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讨论中,并且较轻松的掌握教学的重难点,容易达到三维教学目标等。综上可推测,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从而也能提高教学成绩等;然而,在运用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困惑或不足。

(1)编写导学案时,经常跌入习题集的旋窝。导学案应该具有功能是:①学生自主学习的路线图;②课堂知识结构体系的呈现表;③学生课堂展示的小剧本;④学生课堂学习的随堂笔记;⑤自我反思小结的知识树;⑥以后拖肮固使用的数据库。导学案中的习题应有以下特点:①题要精选,量要适中;②具有针对性和典型性;③难度适中,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④便于合作交流;⑤注重及时反馈矫正。

(2)导学案中设置练习难易也不易控制。导学案要有梯度、分层次、可选择,让学生在“最近发展区”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导学案要以学生为本,以“三维目标”的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很多导学案几乎没有学法指导。在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学习目标设计、疑难问题提示、解题思路、方法、技巧等指导性内容。

(4)自学、展示、反馈是高效课堂的精髓。许多导学案中有练习没展示;有检测,没反馈。在导学案中应多设计展示和反馈内容,培养学生自信心。

(5)导学案几乎是教师编写,学生用,很少有学生自己编写导学案。导学案的真正意义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为此,设计导学案要做到:教材让学生自读,知识让学生探索,问题让学生解决,结论让学生概括,体系让学生构建,尝试学生自己编写导学案。

【参考文献】

[1]欧阳芬,张厚刚有效教学的基本功――新课程下中小学教师“学法指导技能”指导[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8

[2]陈大伟建设理想课堂――新课程课堂教学的反思与改进[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7

[3]刘恩山中学生物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苏鸿,李斌辉,穆湘兰高效课堂[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

[5]王朝银创新设计系列(高考总复习)[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2015

[6]全品高考复习方案[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6

[7]教学考试(高考生物)[J]北京:教学考试杂志社2016

上一篇:中学化学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研究 下一篇:央视春晚歌舞软伤犹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