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持续复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时不我待

时间:2022-10-06 04:38:23

世界经济持续复苏,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时不我待

■ 今年广交会开幕前,人们对中国全年外贸形势心存忧虑。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增长32.6%;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六年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

■ 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年多次在公开场合用9个字表述我国对外贸易总的政策,那就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在这种思路下,尽管今年一季度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这并未影响中国在争取贸易收支平衡上的努力,扩大进口是一个既定的政策目标,不会由于季度性波动而产生影响。年初以来,多重成本的持续上涨,已经接近了外贸企业的消化临界点。有关媒体最近从权威渠道获悉,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六大出口强省的外贸情况调研显示,这些地区约有半数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

5月5日,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顺利闭幕,实现了到会采购商和出口成交双增长。素有中国外贸“风向标”的广交会已向世界市场发出清晰信号:尽管受到包括全球通胀形势加剧、日本强震海啸冲击产品供应链、部分国家地区市场剧烈波动等多重因素的冲击与影响,但今年中国外贸开局良好,全年也有望取得更好的成绩。

进出口形势依然复杂,

未来将呈小额顺差态势

对外贸易是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加入世贸组织这十年,不仅是中国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也是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与亚洲及世界各国实现互利共赢、分享发展成果,为亚洲乃至全球经济增长做出巨大贡献的十年。十年来,中国进口规模增长5.2倍,跃居全球第二大进口国。同时,中国已成为日本、澳大利亚、巴西、南非等国的第一大出口市场。特别是“十一五”期间,中国对外贸易经受住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贸易大国地位进一步巩固,贸易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增长协调性趋于改善。2010年,中国对外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快速增长,进出口已经恢复到危机前水平并再创历史新高,为“十一五”外贸发展画上圆满句号。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缓慢复苏,国际市场需求继续回暖,加上国内需求增加和扩大进口政策等共同作用,进出口贸易总体保持快速增长势头,结构进一步优化,平衡状况进一步改善。但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年广交会开幕前,人们对中国全年外贸形势心存忧虑。这种担忧并非空穴来风。据海关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进出口总值8003亿美元,同比增长29.5%。其中出口3996.4亿美元,增长26.5%;进口4006.6亿美元,增长32.6%;累计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这也是六年来首次出现季度逆差。对此,总理在4月13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出现贸易逆差情况的原因,主要是大宗商品进口价格飙升,导致进口金额大幅增加。这种因贸易条件恶化所带来的顺差减少,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尽管今年一季度我国外贸出现小额逆差,但商务部部长陈德铭表示,小额逆差只是暂时现象,虽然不排除中国对外贸易年内个别时期再次出现小额逆差的可能性,但是从总体上看,中国对外贸易仍将会是合理的小额顺差态势。随后,这种判断在4月得到验证。继一季度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后,海关总署5月10日公布数据显示,1月至4月我国贸易顺差累计达102.8亿美元,对外贸易再次转回顺差。

对于全年对外贸易形势的研判,商务部4月22日的《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预计,2011年中国外贸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世界经济缓慢复苏特别是新兴经济体较快增长将带来更大的需求空间,但也面临许多不确定因素,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从外部来看,世界贸易增长势头明显放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预测世界经济将在较长时间内低位徘徊,均调低了对今年世界贸易预期。同时,国际环境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欧洲债务危机、国际市场汇率和大宗原材料价格走势不确定性增强。贸易摩擦常态化趋势直接影响我国外贸的稳步发展。中东北非局势、日本地震等因素使国际贸易不确定性增强。从国内看,主要是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经营压力,国内原油、铁矿砂、大豆和天然橡胶等大宗原材料进口价格较去年同期进口价格涨幅超过20%。同时,今年出口企业会面临国内通胀和输入性通胀双重压力,以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和用工短缺压力。2011年以来,已有多省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平均涨幅在10%以上。企业普遍反映2011年用工形势不容乐观。

综合各种因素,预计2011年中国对外贸易将继续平稳发展,但增速比去年可能略有回落;在国内需求不断增加、扩大进口政策支持和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共同作用下,进口增长有望继续快于出口,贸易平衡状况将进一步改善。

商务部表明维持贸易平衡决心,一揽子进口政策将集中出台

面对新的国际国内形势,“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我国将坚持“两个并重”:一是进口和出口并重。在稳定出口的同时,更加注重扩大进口。二是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在稳定和扩大吸收外资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中国企业到海外投资。基于此,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今年多次在公开场合用9个字表述我国对外贸易总的政策,那就是“稳出口、扩进口、减顺差”。

在这种思路下,尽管今年一季度出现10.2亿美元的贸易逆差,但这并未影响中国在争取贸易收支平衡上的努力,扩大进口是一个既定的政策目标,不会由于季度性波动而产生影响。5月5日,商务部官员在109届广交会闭幕新闻会上透露,全国进口工作会议将在近期筹备召开,同时商务部将联合其他几个部委研究制订促进进口的相关政策,有望在今年上半年陆续出台。预计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装备制造业等中国“十二五”期间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领域将成为进口政策调整的重点关注对象。此外,《鼓励进口技术和产品目录》也有望在近期进行调整。其实,广交会外贸形势座谈会议作为外贸政策“吹风会”,已有迹象表明这种倾向。与出口企业纷纷呼吁保持外贸出口政策基本稳定、特别是出口退税调整幅度不宜过大相反,有两家进出口企业代表的意见则集中在:扩大进口范围、扩大引进设备的进口免税目录、适度降低进口关税、进一步实施进口贸易便利化。

在紧张制定促进进口政策的同时,商务部在促进外贸发展方式转变方面也有大手笔。据媒体透露,酝酿已久的《关于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也已上报至国务院。这份意见中对“两高一资”项目控制会更为严厉,鼓励加工贸易向产业链高端延伸,延长加工贸易国内增值链,稳步推动向中西部转移,鼓励增量向特殊监管区域集中。5月4日,商务部在广州重点推荐了阿里巴巴速卖通、敦煌网、中国制造网和中国诚商网四家电子商务平台,并给这些平台授牌。商务部此举是为了加快商务平台建设,鼓励企业积极利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对外贸易,推动外贸出口企业的转型升级。

商务部官员近日就国内外经贸热点问题回答媒体提问时表示,要保持外贸稳定增长和优化进出口结构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五个重点工作:一是稳定和拓展外需;二是增创外贸竞争新优势;三是积极扩大进口;四是大力发展服务贸易;五是进一步改善外贸发展环境。

贸易大省企业出现“倒闭潮”,

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时不我待

年初以来,多重成本的持续上涨,已经接近了外贸企业的消化临界点。有关媒体最近从权威渠道获悉,广东、浙江、江苏、辽宁、四川、湖北六大出口强省的外贸情况调研显示,这些地区约有半数企业利润下降,部分中小企业出现亏损甚至倒闭;还有企业面临订单转移的风险,一些国外客户已经将部分订单转到越南、孟加拉等周边东南亚国家。从六省调研的结果来看,现阶段,原材料价格、劳动力成本、融资成本的上涨以及人民币升值,几重压力叠加将企业的出口成本推高了10至20个百分点,尤其是原材料成本上升已经成为企业的最大负担。专家认为,中国企业正遭遇来自原材料及劳动力成本增加、融资难度加大、汇率风险加剧等因素的冲击,“中国制造”以及“中国价格”的比较优势正在逐渐丧失,中国企业亟须通过加速转型升级,增强产品附加值和议价能力,提高对外贸易中的话语权。

作为出口大省,广东和山东被《中国对外贸易形势报告(2011年春季)》点名表扬。报告指出,一季度,东部地区出口增长25.5%。其中广东、山东出口增长较快,分别增长33.9%和32%,合计增量占全国增量的42.9%,带动全国出口增长11.3个百分点。但是,目前广东的外贸企业也遇到了困难,今年国内融资信贷环境明显趋紧。为此,广东省外经贸厅、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省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有限公司于3月18日签署广东省中小外贸企业信用融资平台合作协议,重点发挥省外经贸厅的整体政策引领高度,瞄准进出口金额1500万美元以内的中小外贸企业的业务及融资特点,引入中国信保在抢抓订单、保障出口收汇风险的功能,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再担保公司对企业提供的增信服务,使得中小外贸企业在银行顺利获得融资,帮助企业转变发展思路、积极扩展出口业务,提升海外竞争力。

相对于广东而言,山东的出口的形势还是保持了较快平稳的增长,目前重点在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进一步提升外贸商品质量上做文章。最近,山东省启动“外贸商品质量提升年”活动。根据计划,山东一方面在第109届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交会)上,向山东省所有参展企业发放提升外贸商品质量倡议书,组织外贸企业严格履行倡议内容,全力提升外贸商品质量;另一方面要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利用国际知名展会平台,推介山东优质出口企业和商品,并积极组织企业参加赴美国、英国等市场的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海外推介活动。

为了进一步发挥税务对外贸的促进作用,江苏省国税局和江苏省商务厅5月5日联合举办“推进税贸协作、服务外贸发展”高层交流会,并签署了《税贸协作备忘录》。江苏省国税局推出了促进对外贸易发展的六项举措,包括进一步扩大A、B类企业范围,对新兴的重点企业将更加全面地建立固定跟踪、联系、辅导制度,推进出口退税“八项承诺”制度,持续改进和优化出口退税服务。同样,作为东南沿海省份,福建在第一季度取得漂亮成绩后,目前正在积极应对各种困难。3月28日至4月1日,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率福建省代表团赴港澳访问,以“叙友情、谋合作、促发展”为主题,推介达成项目成果443项,投资总额307.8亿美元,拟利用外资118.1亿美元。4月17日,省委、省政府召开会议,强调要充分认识经济形势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未雨绸缪,毫不懈怠,要着力化解国际贸易摩擦,推进大企业引进和新项目落地、加大平潭开发和对台合作力度、积极扩大出口、筹办好“5・18”等重大活动等。

话题背景:商务部官员建议企业可用7种方式应对人民币升值

在第109届广交会5月5日闭幕会上,人民币升值成为企业谈论频率最高的话题之一。广交会副主任、商务部对外贸易司副司长文仲亮建议,企业可以采取七种方式减少人民币升值带来的损失。一是锁定汇率,即企业在与客商签订合同时,议定按某个汇率水平结算,或设定允许波动的幅度;二是进一步推广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三是转嫁经营成本;四是把握低进口成本机遇;五是行业联合对外;六是努力开拓新市场、发展新客户;七是优化营销和服务,注重拓宽营销渠道,开展高端营销,不仅注重产品质量,还要注重提供优质的服务。

话题背景:贸易大省建议国家稳定对外贸易政策

为了应对当前多重成本的持续上涨,包括广东、浙江、江苏等贸易大省纷纷建议,国家要保持外贸促进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维持现有的加工贸易保税政策。如果政策调整取消,将造成大量中小加工贸易企业无法经营甚至关闭。二是保持出口退税政策的稳定。调低出口商品退税率幅度不宜过大,年度内控制在1至2个百分点内,尽量保持出口相对稳定的经营环境。三是保持人民币汇率相对稳定,渐进升值,年内升值控制在3%以下,让出口企业有时间消化汇率带来的冲击。

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取得112项成果

5月9日至10日,第三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华盛顿举行。双方就两国经济合作中的全局性、战略性、长期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并签署了《中美关于促进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和经济合作的全面框架》,明确两国将开展更大规模、更加紧密、更为广泛的经济合作。双方强调,要致力于构建更加开放的贸易和投资体系。双方将继续推进双边投资保护协定谈判,加强在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等领域的合作,并将积极推进多哈回合谈判,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双方共达成112项具体成果,其中,经济轨有64项,战略轨有48项。

上一篇:广州5年建亚太“智慧城市” 下一篇:广东专业镇“十二五”GDP要达2.5万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