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教育

时间:2022-10-06 04:04:52

浅议如何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习惯的养成教育

优化体育与健康课是指根据目前我校体育与健康课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的不相符的一些因素,例如:教师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且学生大都是被动接受学习,学习主动性差,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态度、兴趣爱好、掌握知识与技能、方法、能力等存在很大的差异,通过改进课堂教学,解决以上存在的诸多问题,达到增强课堂效果的目的。

自主锻炼目前在农村还不十分广泛,但已呈日益发展的趋势。不少学生自备体育用具器材,在住宅庭院的空旷地区、街头巷尾、公园广场进行奔跑、跳跃、做操、打拳、气功、跳绳、踢毽子、球类活动、跳舞和游戏等各种活动。这些活动将会使体育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使学生善度余暇时间,接触社会,对培养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实现个体社会化等方面都有良好的作用。

我作为农村高中的一线体育教师,在教学中发现,以往满堂灌的教育教学方式已经不适应当前的素质教育要求。因此,我加大了学习新课改的力度,在教学中着力培养学生在课堂中自主锻炼的能力,为学生以后养成自主锻炼习惯打下坚实的基础。

优化体育与健康课,提高课堂效率。

为了更进一步对学生进行深入了解,我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从高一年级10个班每班随机抽取40人,共发出400份问卷,当场回收有效问卷400份,有效率为100%。

问卷内容如下:

性别:A.男?摇?摇B.女

1.现在你每天的锻炼时间是多少?

A.半小时以下?摇?摇B.1小时?摇?摇C.1小时以上

2.你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吗?

A.喜欢?摇?摇B.不喜欢?摇?摇C.无所谓

3.不喜欢上体育与健康课的原因(喜欢者不要填):

A.怕苦,怕跑步?摇?摇B.自身体质差,身体不适,没兴趣

C.教学内容陈旧,枯燥单调?摇?摇D.场地器材不够

4.你喜欢体育与健康课上哪些内容?(多选,可自写)

A.田径类(跑跳投掷等)?摇?摇B.健美操,艺术体操类

C.球类(篮、排、乒乓球、羽毛球类)?摇?摇D.自由活动(没目的性活动)

5.你觉得现在的体育与健康课对自身的身体素质发展有影响吗?

A.有?摇?摇B.一定程度?摇?摇C.不明显?摇?摇D.无

6.你喜欢按自己的兴趣选课上吗?(比如喜欢篮球就选这一门)

A.喜欢?摇?摇B.不喜欢?摇?摇C.上什么都无所谓

7.你喜欢体育老师的教学方式吗?

A.喜欢?摇?摇B.一般?摇?摇C.不喜欢

8.你对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情况满意吗?

A.满意?摇?摇B.一般?摇?摇C.不满意

9.你对自己学习体育与健康课的兴趣和效果满意吗?

A.满意?摇?摇B.一般?摇?摇C.不满意

10.你对体育老师的教学效果满意吗?

A.满意?摇?摇B.一般?摇?摇C.不满意

11.你心中的体育与健康课是怎么样的?你有什么好的建议?(自写)

研究结果见表一、表二。

表一:问卷调查统计结果

表二:问卷调查统计比率(%)

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对当前的教学形式满意度不高,女生对游戏课、艺术体操、健美操课比较喜欢,而男生对组织比赛课、球类课相对比较喜欢。女生不太喜欢动的主要原因是怕出汗、怕跑步、掌握技术不足,例如排球技术,很多女生垫球技术掌握比较好,但是由于自身力量的差异,扣球、发球等技术相对落后。女生对羽毛球技术相对感兴趣,男生对篮球、足球技术比较感兴趣,也有一部分男生对乒乓球技术比较感兴趣,但是绝大多数男生掌握技术相对比较粗糙。

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首先应该从技术抓起。我利用课余时间多学习、多练习,依据新课程标准理念,探讨体育与健康课的全新模式,自身素质得到提高。我们要让学生掌握一到两门技术,只有这样,在体育教学中,学生才能从其中感到乐趣,愿意学、愿意自主锻炼。其次,教学设施要得到保证。现在,我校拥有400米田径塑胶跑道、篮球场(12块)、排球场(2块)、足球场(1块)、羽毛球场地(2块)、乒乓球场地(10块)、网球场地(1块)等,可以满足当前教学的需要。再次,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选项课程设置,混班上课。学生有了兴趣,自然而然就会主动锻炼、学得开心,从而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最后,教学手段、方法应具有多样性,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

我对所带高一6个班的体育与健康课进行了教学研究,在实验班(1个)改变教学方法、手段、内容,教师精讲、学生多练,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普通班(5个)采用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经过一学年的教学后,发现实验班的学生在提高自身身体素质、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自主锻炼习惯、身心愉悦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普通班的学生。

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

1.学生自主锻炼习惯是指学生在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完成练习任务和进行身体锻炼的能力,是对学生锻炼的自觉性,锻炼的目标程度,锻炼的内容和方法,以及独立处理锻炼中出现问题的能力的综合衡量,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体现。培养学生自主锻炼习惯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二是培养学生把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的一种需要,成为一种习惯。其中,培养学生科学地进行身体锻炼是基础,只有养成科学地锻炼身体的习惯,才能称得上形成了良好的锻炼习惯。

2.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广大教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辛勤耕耘、无私奉献,致力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特别是体育教师兢兢业业,顶寒暑冒风雪,任劳任怨,可是一学期下来学生的成绩与自己的期望相差甚远。为此,我感到困惑,甚至对平时教学产生了怀疑。究其原因,我认为,教师只重视知识传授,不重视能力习惯的培养,致使学生对体育课不重视。大部分学生只喜欢在体育课上放松,不喜欢体育锻炼,更别说自主锻炼。学生不重视、家长不支持,这样久而久之,势必造成学生整体身体素质下降,将来又怎能“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呢?

3.转变观念,提高学生对自主锻炼重要意义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习惯和兴趣,正确引导学生用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精神饱满地参加自主锻炼。

只有激发学习动机,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学生才能有毅力、有恒心坚持自主锻炼。同时,培养学生将运动兴趣和爱好相结合,只有有了积极的兴趣,学生才能对某项活动产生爱好,进而成为习惯。

4.注重信息反馈,激发学生自主锻炼热情。在教学中,教师应及时了解学生锻炼情况。只有对学生锻炼态度、锻炼成绩做出正确评价,激发学生进一步坚持目标的欲望和自主锻炼的热情,表扬先进、鞭策后进,才能推动全体学生共同进步。

5.培养一批学生体育骨干。体育教师往往忽略了培养班级体育骨干。其实,班级体育骨干在体育教学、课余自主锻炼方面对其他学生会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6.教师要转变观念,由“指挥者”变成“引导者”,让学生的自主锻炼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手、口、脑并用,知、情、意并行,使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在锻炼的过程中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教师要指导学生学会看图和根据动作示意图进行模仿练习,提倡学生在模仿中学习,并鼓励他们提高自学、自练能力。在进行游戏及球类教学时,可采用模拟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加强学生对基本功的学习。要多次重复播放基本技术的有关内容,让学生学习后在反复的练习中感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7.课内课外结合,促进学生自主锻炼。让学生在运动中玩出兴趣,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表现出对运动具有的积极情绪,在行为上爱好某项活动,从而形成行为习惯。如学生们踢起足球来不觉得累,就是因为他们非常喜爱踢足球这项活动。学生练习的量多了,也就慢慢踢出些门道了,踢的过程也是学生的爱好不断增强的过程和养成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的过程。因此,我们有必要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促使学生养成自主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总之,体育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尽职尽责地为学生自主锻炼创造条件,营造氛围,加强指导,把课堂教学任务转化为学生课内外自觉的、积极的自主锻炼行为,努力培养学生自主锻炼的积极性,为实现学生健康发展的终极目标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李祥主编.学校体育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2004重印).

[2]郑金洲主编.课改新课型.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3.

[3]季浏,王晓赞主编.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9.

[4]谭华,刘晋主编.高中体育选项教学探索与实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谈如何转变学生消极的体育态度 下一篇:基于运动员培养的双轨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