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2-10-06 03:05:58

关于高职院校毕业生思想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为进一步了解当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思想状况和就业意向,提高大学生就业工作水平,同时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环节提供依据。我分别在2010年5月和2011年7月对我所在二级学院的2010届和2011届毕业生思想状况和就业意向进行了调查,采用的调查方法为①问卷调查:向学生发放《就业意向调查表》《顶岗实习调查问卷》,经学生填写后返回;②访问调查:在组织问卷调查的同时,跟学生交流并作好相关记录。二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000多份,共收回54个班级900多份学生有效调查问卷。

一、部分问卷情况如下:

1.选择职业考虑因素

2.是否与专业相关

3.专业是否适应实际工作

4.更换单位次数

5.岗位

6.求职过程中困扰你的原因

7.若在生产一线,你的目标

二、毕业生择业思想状况分析

从我院学生做出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就业方向、目标比较明确,对自己的发展前景比较乐观,就业前准备比较充分。学生刚实习的单位有近60%多的学生是学校推荐,但到毕业前学生在原单位的不多。随着学校校企合作的加大和深入,在外资企业工作的学生也越来越多。因为金融危机,很多学生还是把解决基本生活问题考虑在前。工作岗位在生产一线的很多,虽然辛苦,也有不满意,但收入还行,也为积累工作经验打下基础。

有10.49%的学生认为大学所学的专业不适用现在的实际工作,近37.05%的学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无关,工作岗位满意度也较往年有所下降,与此同时认为所考的等级证书对学生没有帮助和认为学校课程设置不合理的也多了。

学生认为大学作用最大的是:做事和做人之道占31.21%,学习、思维能力占30.81%。学生普遍都能领悟到,要做事先要做人,在企业师傅主要是点拨,更重要的是要自己去学,而且要有自己的思维方式,学会自己多收集各类信息,这样才能更多地了解专业、了解市场,尽快完成企业交给的任务。

学生求职过程中困扰的原因:对社会缺乏了解占45.55%,信息量少占25.50%。社会的大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学生们意识到只有提高自身的信息检索能力,从而提高学生求职过程中解决困扰的能力,才能根本解决问题。同时,他们也希望企业站在学生的角度多考虑,多提供发展的机会给学生,在生活上多关心他们。

三、调查后的启示和建议

通过调查,我获得了大量有价值的学生反馈信息,进一步检验和发现我院在人才培养模式、综合素质、职业规划和就业心理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专门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了学生对我院提出的意见和建议,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做出了以下启示:

1.除了专业技能外,企业关注学生更多的在于学生的个人素质和品德修养,学生与企业职业人的素养和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

2.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锻炼的频度和幅度还不够,不能迅速适应企业,有些专业的核心技能不明显或是没有优势,不符合企业关键性岗位的要求,造成学生从事的岗位技术含量不高,从而引发学生就业稳定性差。

3.学生的择业观念、就业观念、就业危机感、挫折教育还存在偏见,今后应在这些方面多下工夫。

4.毕业生定期调查机制、专业教师和就业工作人员定期下企业调研的工作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作者简介:沈燕,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一九八一年四月二十日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职称:助教。

【责编 齐秋爽】

上一篇:以人为本,优化高校帮困助学工作 下一篇:传媒技术下的媒介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