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web2.0技术改进政府门户网站

时间:2022-10-06 02:19:46

运用web2.0技术改进政府门户网站

摘要:分析了当前政府门户网站建设存在的问题,介绍了Web2.0个性化服务中的五种典型应用,并分析了这五种技术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Web2.0 个性化服务 政府门户网站

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已经成为各级政府对外的主要窗口,也成为推进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手段。据不完全统计,从中央到基层的各级政府和部门机构,已经有超过97%的部委单位拥有网站,超过82%的地方政府拥有网站。随着“中办发[2002]17号文”(《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指导意义》)确定政府门户网站在电子政务框架中的地位,政府网站所承担的功能角色经历了逐步清晰的发展过程:从政府的宣传“喉舌”,到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取政府信息和服务的接入渠道,再到政绩的宣传平台和领导决策的参考依据等。

政府门户网站无论是处于简单信息阶段,还是处于增加政务信息公开、使政府的透明程度加大、让市民可以更好地了解政府运作的政务公开阶段,或是增加网上办事以及公众监督等社会服务功能的服务型政府阶段,政府门户网站都是政府办公业务的对外交流平台和政府形象宣传的前台,是政府信息、公众获得信息的主要载体和渠道,是提供在线公共服务的重要工具。因此政府门户网站是企业和公众获得政府信息和服务的便利渠道,它使得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简单。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水平代表了政府电子政务的发展程度[1]。

一、目前我国政府门户网站存在的问题

我国的政府门户网站虽然基本具备了信息、城市宣传以及网站导航等基本功能,但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重设备轻资源、重建设轻管理、重形式轻内容、重政府轻用户、重介绍轻服务等弊病依然普遍存在;大多数网站还停留在不完全的静态信息阶段,在如何吸引公众的积极关注和参与,逐步形成政府与公众的广泛和经常的互动,使公众把政府网站看成是自己的网站方面做得还远远不够。总的来说,我国的政府门户网站主要存在以下5个方面的问题:

⒈缺乏对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

政府网站是政府部门信息的重要平台。网站建设是实施电子政务建设的重要步骤之一。通过政府门户网站这一信息平台,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公布自己的办事程序、部门结构及职能。但目前大多数政府网站的信息管理比较混乱,没有有效的约束机制,信息的有很大的随意性,信息的更新速度缓慢。很多政府网站上的信息往往是几年前的,对于更新内容也没有加上醒目的标志。这些情况造成了用户在遇到问题求助网站时,网站信息却不能为其带来帮助。这样不仅挫伤了群众访问政府门户网站的积极性而使访问的人数越来越少,而且使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

⒉网站上的内容实用性差

政府门户网站内容更多地是给企业和老百姓看的,而不仅仅是给政府工作人员看的。提供面向公众的服务是网站的重要职能,然而很多网站设计者并未考虑到应从用户角度出发,来寻求最适合公民网上处理事务的途径,而是在网上模拟现有机构的运行。这样公民仍然需要在了解政府各机构分工与工作流程之后方可办理事务,一贯存在的“被动服务”办事也没有显著的改善。从网站内容来看,“政务公开”比“网上服务”做得好,但是由于绝大多数地方政府缺乏相关地方性法规作为政务公开的法律依据,这样的现状使得政务公开内容不够深入。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公开的政务信息主要集中在机构设置、领导分工、人事任免、政策法规等方面,这些信息对于企业和普通老百姓来说用处并不大,对于企业和社会公众迫切需要了解的办事类信息和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信息却是很少[2]。

⒊网站缺乏互动性

目前政府门户网站可以提供的信息产品相当有限,大部分只停留在常规信息和政府新闻的上,远远不能满足用户的需要。政府网站作为政府机构的窗口,信息只是网站最基本的功能,除此以外还有在线交流、平等对话等功能。但是政府网站的设计,一般是请设计专家或网络公司来做,他们很少站在公众的角度思考。至于实现民意调查的政府网站,更是寥寥无几。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利用政府网站与大众进行沟通是为人民服务的重要方式,民众可以通过网络与政府官员进行对话,沟通交流,这样政府的执政行为才能贴近民生、体现民意、体察民情,从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

⒋缺乏信息检索和网络导航

网站上的信息数量繁杂,用户在搜索自己所需信息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如果没有检索工具,那么他们在网站中很难快速、准确地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站内检索功能可以帮助人们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捷的方法在网站内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但是目前许多政府门户网站并不具备这一功能,个别网站有检索功能也只是形同虚设,不能达到很好的使用效果。政府门户网站是联系公众与政府的一座桥梁,是公众了解政府的主要渠道。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政府门户网站天生就具有垄断性,不像商业网站存在激烈的竞争。要把政府门户网站办好,使其具有极高的访问量,消除政府网站因使用不便带来的负面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公众使用网上公众服务时多次受阻,或是找不到所需信息、难以完成所需处理的事务,那么他们很可能以后就不愿再次登录,而选择直接到相关政府机构办事这种传统模式来达到目的。如果这种现象长期持续,那么政府有可能失去纳税人对电子政府工程的支持率,政府信任度也会随之降低[3]。

⒌缺少个性化定制

随着网上办事、在线服务等政务服务内容的逐步推广,提供个性化服务已经成为网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的“个性化服务”就是根据不同对象的要求,重新组合政府各部门的服务内容,将其集成在专门为不同对象服务的个性化页面中。政府网站可针对市民和企业的常见需求,将有关的网页合成到专属的网页,公众直接进入这样的网页后,可以快捷全面地了解相关的政务信息以及进入有关的办事模块。使用个性化定制,公众可以按自身意愿设立相应页面,得到所需的信息和服务,并可以随时根据需要更改个性化页面。同时,提供个性化服务也是政府掌握公众需求和期望的很好渠道。

二、WEB2.0应用技术概述

2004年,O’Reilly Media公司的Dale Dougherty和Media Live公司的Craig Cline在一次讨论因特网发展趋势的头脑风暴会议上,首次提出了web2.0这一概念。从2005年初开始,国内外的各大网站和搜索引擎都纷纷推出了与Web2.0有关的各项服务功能。与Web1.0相比,Web2.0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中心”及“个性化”。Web2.0并不是一次严格意义上的技术提升,更多的是对互联网观念上的转变。Web2.0的中心思想是: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用户在已有的信息基础上根据自身的喜好、习惯来定制自己的互联网甚至改变互联网。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众对于信息需求除了有量上的增长外,对于信息需求的复杂程度也在逐渐提高。而传统的政务信息资源所呈现出来的静态的特征,以及现有政府门户网站个性化服务功能的缺乏,已经很难满足不同层次不同行业的用户日趋多样化、复杂化的信息需求。政府与民众的互动能力是体现政府网站服务功能的重要方面,因此,将Web2.0的个性化服务理念运用到政务信息资源组织中,势必会给政务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注入新鲜的血液,也会使得政府门户网站更加具有活力。

虽然人们对于Web2.0的定义并没有达成一致,但对Web2.0基本核心应用的认识和使用是一致的,以下分别对Blog、Tag、RSS、Wiki及BookMark等五种应用予以说明[4]。

1.Blog

Blog全称是Weblog(网络日志),后来缩写为Blog,中文译为博客。它是一种用来表达个人思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的网络出版与交流形式。博客与RSS有着紧密联系,许多RSS软件可以用来订阅博客,并且支持离线写作,之后在线博客,如Flock等应用软件。Blog既可以用于知识共享,又可以用于建构组织文化、进行公关、提高用户忠诚度等。但是,大量无用的Blog也会导致信息泛滥。许多博客网站(如天涯)采用验证码方法防止有人恶意使用软件大量垃圾博客。

2.Tag

Tag(标签)又名“分众分类标签”,是用户根据对内容的个人理解,用自己的语言对所读写的内容做个人标引,并且可以对任何格式的文件添加标记的一种更为灵活的日志分类方式。它不同于传统的、针对文件本身的关键字检索,可以说是一种模糊化、智能化的分类。在TextBlog上,一篇文章可以属于多个分类,这样比较容易解决在目前网络分类中一篇文章难于归类的问题。由于Tag是基于个体理解所做的标签,用词比较随意,甚至是对一篇文章的概括,其表现的不是专业人员或机器的思维,而是普通人的思维,因此更接近个人的知识体系,同时容易被其他用户所理解和使用,又便于检索,从而大大增强了用户之间的交互性。

3.RSS

RSS(Rich Site Summary或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简易信息聚合),是一种基于动态网站技术(如ASP、JSP、PHP等)和XML标准,将不同的单一门户网站中满足用户需求的信息资源概要提取出来,动态生成若干RSSFeed(摘要),并将其链接到网站中供用户选择的一种信息推送和信息聚合的有效手段。对网站来说,RSS技术提供了一个实时、高效、安全、低成本的信息渠道;对用户来说,凭借RSS完全可以根据自身喜好以“频道”的形式订阅值得信任的内容,组成自己的“个人信息主页”,而无需浏览每一个站点。RSS及RSSFeed以其简单、标准、通用、容易自动生成等特点为用户提供了一个崭新的阅读体验。从信息交流角度来看,RSS的出现,使网络信息的获取方式由以前的“采集”向现在的“集成”方向转变。RSS不仅可以聚合来自多个网站不同类型的信息,如新闻、博客、播客(Podcast)、视频等,而且界面也可以定制,并可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

4.Wiki

Wiki(维容)提供了一种超文本系统,支持面向社群的协作式写作,同时也包括一组写作支持工具,对共同的主体进行扩展和探讨。Wiki具有自由版权,可以供用户在讨论中逐渐形成公认的权威性结果。Wiki可以用于知识共享,如支持项目组内的工作。

5.BookMark

BookMark(网摘)又名“网页书签”,起源于一项叫做“社会化书签”(Social Bookmarks)的网络服务。网摘就是用户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将网络上零散的信息资源进行汇聚整理,按照一定的分类方法将网页链接存储起来,以便随时随地查阅。简单地说网摘就是一个放在网上的海量收藏夹。它充分利用因特网络的特点,使用户实现跨地域、跨时间的信息资源利用,还可以使用户与别人分享信息资源;其应有充分体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网摘作为一种新的个人信息整理平台,其核心价值已经从保存浏览的网页发展成为一个新的信息共享中心。

三、Web2.0在政府门户网站中的应用

如果将Web2.0应用在电子政务门户网站,将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⒈利用Tag技术建立个性化政府信息资源分类

在Web2.0中,Tag就是用关键字的方式给信息分类。Tag是开放的关键字,它产生自用户,反映的是读者对信息的认识。政府门户网站的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政府信息公开。政府信息公开是大量信息的堆叠,大量的信息经分类管理后,被梳理归放在不同的类别下。虽然这些信息最终是为了方便老百姓查阅,但分类管理却由政府一手操办。政府有一套原则和方法,所以,由政府一手操办的政府信息公开,不一定对百姓的胃口。现在应用在电子政务门户网站的Tag技术,对政府信息公开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在每个政府信息公开内容的后面都可以由民众自己增加Tag,再基于Tag进行自动分类,或者通过Tag检索信息;这样检索出来的信息就更加反映百姓的认识,更加贴近百姓的理解,真正做到一切从用户出发。这也正是电子政务建设的目标之一,即由“管制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转变。

在实际操作中,政府门户网站可以在网站上为用户开辟个人空间,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习惯,运用政府门户网站中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上列出的类目,设计建立自己的目录。同时在“我的目录”和门户网站中信息资源目录的相应类目之间建立链接,并可以根据自己的特定需要随时更改“我的目录”中的类目和相应链接。由于政府门户网站信息资源目录涉及的范围广、内容多,因此多级类目必定不利于用户发现信息。而“我的目录”则可根据个人需要将目录体系中的低层分类目作为自己的高层分类目;它比较直观,从而可以减少操作步骤,方便用户每次查阅浏览,提高政府信息的利用率[5]。

⒉利用RSS技术为用户提供个性化订阅服务

目前在许多门户网站上都可以发现XML和RSS标志。利用RSS来动态更新的最新消息,便于因特网用户及时了解最新的信息。目前,在政府门户网站中,几乎都没有个性化订阅这一服务功能。因此,建议政府门户网站支持RSS信息自动聚合技术,添加RSS个性化功能模块。通过RSS这种全新的数据提供方式,可以改变公众被动的信息阅读方式。公众可以在首次访问政府门户网站后,根据自己的需要来订阅相应的内容,网站就可以按用户的需求向用户推送具有针对性的信息。用户并不需要专门去查看内容,就可以看到自己订阅的内容摘要,再由内容摘要决定是否要查看具体内容。这一特点所体现的互动性,不仅可以帮助政府了解公众需求,也可以让公众体验到个性化的服务[6]。

⒊利用BookMark技术为用户提供个人存储平台

在政府门户网站建设过程中,可以开发适用于政务信息的BookMark软件来支持个性化服务功能。利用BookMark,用户可以在“个人账户”里建立“我的政府信息文摘”,搜集自己需要的政务信息、其他政府门户网站地址、网页链接、图片等,对文章加以标注、撰写摘要,并可以按照自己的分类列入相应的类目里。BookMark的优点在于不必担心因电脑或者操作系统突然出现故障而导致自己收藏的信息“毁于一旦”。BookMark是由用户管理的,只要有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用户随时随地可以打开、浏览和查阅BookMark。

⒋利用Blog和WiKi加强各方的参与度

Blog最初仅仅是网络日志和个人信息的工具,而现在blog在门户网站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政府信息如果用Blog,它便可以代替传统的邮件抄送,比使用邮件交流具有更高的时效性;Blog与Wiki一样,信息内容的主题明确,相关回复也都围绕同一主题进行,因此内容的深度和数据的相关性得以保证。此外,Blog服务器占有的系统资源比传统协同办公软件更少,而且维护更为简便。

Wiki应用模糊了创建者和信息使用者之间的界线,它是一种用开源方式开发的协同式知识载体,任何人均可在其中添加内容。如果使用Wiki应用,那么所有工作均可以在共享空间中完成,免去收发邮件的工序,并使每个部门成员了解工作的进程。

Blog和Wiki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于个人应用来说,普通用户不仅仅是内容订阅者,同时也是内容的制造者,这样的特点使得更多的人参与到网络内容的创建中来。政府门户网站可以利用这一特点让公民参与到建设中来,共同创建知识与数据,并实现分享,从而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内部之间、公众与公众之间的多向互动。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电子政务的深入发展,政务信息资源不断丰富,网上办事、在线服务等政务服务逐步推广,为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也就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政府网站的“人气”体现着政府与公众的贴近程度,拷问着政府向“管理-服务型政府”转变的理念和行动。以往的政府门户均以政府为中心,而非以服务对象为中心,因此忽略了服务对象――用户在门户网站建设中的主动性、参与性和互动性。

Web2.0模式的兴起和发展为建设新一代政府信息门户提供了基础,Web2.0“一切以用户为中心”的思想也恰恰体现了政府“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当Web2.0的各种个性化服务在因特网上被越来越多地应用的时候,如果能将其中的一些个性化服务理念应用到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中,那么,必将促进政府门户网站在公众中的普及利用,为政府门户网站的服务功能增添新的活力,使得社会公众和企业可以得到更好更快更全面的信息和服务。另一方面,政府部门通过对公众提供个性化服务,可以更多更直接地了解公众对政府网站的需要,以便改善服务,提高政府公共产品的品质。

参考文献:

[1]陈波,王浣尘.各国电子政务的实践与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2(4)

[2]刘静岩,李峰,王浣尘,等.政府门户网站的功能与具体定位[J].情报杂志,2005(2)

[3]颜海.我国政府网站的建设现状及其发展[J].图书情报知识,2002(4)

[4]孙茜.Web2.0的含义、特征与应用研究[J].现代情报,2006(2)

[5]刘惠敏,陈树年.Web2.0个性化服务理念为政府门户网站注入新活力[J].情报探索,2007(1)

[6]张会娥,张智雄.基于RSS的科技信息聚合系统的设计和实现[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05(7)

作者简介:

何彦彬,男,1975年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云南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助理研究员。

白庆华,男,1946年生,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何继燕,女,1978年生,云南农业大学基础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

(本文责编:孙晓霞)

上一篇:河南省电子政务空间信息服务系统建设 下一篇:对推进西部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