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舞蹈表现力提升策略探究

时间:2022-10-06 01:52:28

中职学生舞蹈表现力提升策略探究

摘 要:中职学校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艺术院校舞蹈教学不同,是一种重实用技巧和综合素质的教学。加之中职学生舞蹈基础较差,而舞蹈教学的实践性又很强,因此如何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舞蹈教学效果已成为中职教师值得深思的问题。从舞蹈表现力的作用入手,力求探讨提高中职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措施,以期提高舞蹈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关键词:舞蹈表现力;舞蹈基础;音乐节奏

中职学生的舞蹈教学与专业艺术院校有着较大的差别,不能一概而论,要从素质教育目标甚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等角度出发,将舞蹈教学与其他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从“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变,激发学生内心对舞蹈的真正热爱,从而使其投入更大的热情和精力学习这门课,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好的舞蹈不仅表现为良好的编导技艺,更要通过优美的舞蹈作去表现舞蹈韵律与舞蹈之美。当然这一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舞蹈者的情感投入和舞蹈表现力,因此提高舞蹈教学效果必须从提升学生的舞蹈表现力入手。

一、夯实舞蹈基础能力,增强舞蹈的艺术感染力

中职学生的舞蹈基础能力相对于专业艺术院校学生而言要差很多,再加上他们意志力较差,学习兴趣不高,学习舞蹈时就更显困难。但是要具备良好的舞蹈表现力就需要具备准确规范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在舞蹈学习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能给人一种直接视觉感受和情绪感染力。因而在舞蹈学习过程中,要加强舞蹈动作训练,这也是提升学生舞蹈表现力的关键。在舞蹈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教学实际,并要结合中职学生的性格特点,丰富舞蹈训练的方式,注重对学生的姿态动作和形神指导。例如,二人合作的舞蹈训练,需要通过面部表情、身体动作和眼神等来传递情感。总之,要培养学生的舞感,就要有扎实的舞蹈基础,全身的动作都要高度敏感,还要有很强的协调性。当然不能把舞蹈动作的训练孤立化,要在舞蹈动作训练中融入艺术感染力,要注意舞蹈过程中的每个细节,赋予动作强烈的感情,增强中职学生的艺术感染力,使其对舞蹈产生真正的热爱。

二、充分了解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生的舞蹈表现兴趣

对于学生而言,兴趣是他们进行学习、练习与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只有学生对舞蹈学习充满兴趣,对舞蹈保持较高的热情时,才会积极主动地投入舞蹈学习与研究中,并且渴望能够在短时间内掌握更多的舞蹈技能,提高舞蹈表现能力。首先,教师就需要抓住中职学生的心理特征和需求。例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对于大多数的女生来说,没有什么比“美”更具有吸引力的。因而,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这种特点,在舞蹈教学中从服饰美、发型美、色彩美入手,进而层层递进,再向学生介绍肢体美、线条美和动作美等,同时可以采用多媒体等手段,播放《雀之灵》《扇舞丹青》等极具影响力的舞蹈影视作品,让学生充分发现与分析其中呈现出来的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提高审美能力的同时,也强化了舞蹈表现能力。其次,教师也要注重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要明确任何交流都是以良好的感情基础作为前提,从而有利于教师对学生心理动态和兴趣爱好的把握。最后,教师也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强化自己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改变以往以练为主的授课方式,提高课堂趣味性。

三、强化学生对音乐节奏的把握,提高舞蹈表现力

音乐与舞蹈是密不可分的关系,音乐的伴奏可以丰富舞蹈的内容,同时可以使舞蹈表演更富有激情。音乐与舞蹈相伴而生,如果舞蹈中没有了音乐,就如同无源之水,枯燥乏味,舞蹈也就失去了一定的灵性与活力。音乐中美的韵律可以继续丰富舞蹈生动的画面,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舞蹈中选取的音乐大多都旋律优美、节奏鲜明、风格各异,在动听的音乐旋律的伴奏下,舞者能够尽情展现动作,自由抒感,促使舞蹈动作、情感与音乐达到完美统一,使表现力大为提升。我们也不难发现,音乐节奏把握较好的学生,往往舞蹈表现力都不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音乐节奏感把握进行训练。可以通过音乐讲解,使学生了解并且掌握音乐节拍,加强学生对音乐理解力的训练,分析音乐节奏类型,从而逐步培养乐感,提高音乐节奏感把握度,促进学生舞蹈表现力的提升。

总之,在中职舞蹈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学会观察、体验生活,丰富学生的艺术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准确、生动地开展舞蹈活动,从而提高他们的舞蹈表现力。

参考文献:

[1]刘倩.试论舞蹈教学语言的原则及其应用研究[J].鸭绿江:下半月版,2014(1).

[2]丰羽.简析舞蹈教学的思考[J].音乐时空,2014(9).

[3]白玉荣.浅论舞蹈教育的素质教育功能[J].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3).

[4]张凯英.论舞蹈课堂教学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

[5]姜兵.浅谈舞蹈课堂音乐[J].东方艺术,2004(S1).

[6]符玉笑.对中职舞蹈创新教育的思考[J].职业,2015(36).

上一篇:浅论中职化学教学效率的提升策略 下一篇:案例教学:大学思修课的拓展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