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时间:2022-10-06 12:24:23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酶谱的影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引起心、脑、肝、肾等多器官损害。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尤其是伴随胆红素升高时对机体影响最严重的是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造成永久性损害,重者可致死亡。临床上对病理性黄疸造成神经系统损害的报道较多,但对心肌损害的报道较少,为探讨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对心肌酶的影响。我科对2008年5月~2010年9月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住院病人进行了心肌酶谱检测,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间收冶的50例住院新生儿作为观察组,均为足月儿,出生2~27d,男28例,女22例,黄疸分类参照《实用新生儿科学》诊断标准[1]。均已排除合并围产期窒息、颅内出血、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先天性心脏病以及药物因素。胆红素升高均以间接胆红素升高为主。除给予蓝光照射治疗外,同时给予营养心肌治疗。对照组38例选择同期正常新生儿男20例,女18例,出生5~26 d。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1.2方法

所有入组新生儿于人院当天治疗前股静脉穿刺采血,行血常规、肝功能、心肌酶谱、心电图等检查。观察组除蓝光照射外并加用静滴1,6二磷酸果糖250mg/(kg・d),并予改善心肌代谢药物维生素C、ATP、辅酶A等静滴保护心肌治疗。7d后采静脉血复查。

1.3统计学方法

使用PEMS3.1软件,组间检验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采用配对资料比较。

2结果

2.1观察组治疗前与对照组血清总胆红素和血清心肌酶谱比较,正常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均正常,而病理性黄疸组的新生儿心肌酶谱中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增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2.2观察组治疗前后心肌酶谱值及血清胆红素值变化,病理性黄疸新生儿的心肌酶谱中各项指标随着胆红素增高而增高;经过治疗,随着胆红素降低而降低。观察组治疗前后比较,总胆红素和各项心肌酶的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见表1。

3讨论

近年随着对胆红素生理功能及毒性作用的进一步研究,发现胆红素对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及血液、免疫等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伤。心肌酶分布在全身组织中,特别是心、肝、肺脏、骨骼肌、肾脏、脑中含量高。CK―MB是一种心肌特异性酶,大多存在于心肌细胞浆内,心肌损伤时,细胞通透性增加,释放入血而使CK―MB升高,可反映心肌受损的程度。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引起心肌损害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未结合胆红素为脂溶性可以透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干扰细胞代谢功能,使细胞受损[2]。观察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及同工酶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

本组资料显示,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可致心肌酶异常,在积极退黄疸的同时应正确处理合并症,不仅要重视胆红素对脑的损伤,还有动态监测心肌酶谱,应争取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一旦发现心肌损伤应及时干预,防止进一步加剧和波及其它脏器,治疗时注意采用保护心脏药物,以避免由此造成的心肌永久性损害。

参考文献

[1]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科学[M].第3舨.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69.

[2]张秋丽,王洪波,周建国,等.高胆红素血症对新生儿心肌酶谱的影响[J].宁夏医学杂志,2010(6):567-568.

上一篇:六味地黄丸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观察 下一篇: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外伤性脑积水效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