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案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时间:2022-10-05 11:42:01

《审计学》案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

摘要:本文在教学实践中,探讨了《审计学》如何开展案例教学的组织形式与课堂设计。本文提出了小组式与马蹄式的分组模式,这两种组织形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在学生中发挥引导和激发兴趣的作用。另外,本文还就课堂内容,提出了三阶段设计法,将《审计学》课堂内容分为启发式、探索式与开放式三种形式,遵循了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使得学生在好学当中实现了学以致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案例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组织形式;课堂设计

一、《审计学》案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中需要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实际案例,并结合审计工作给予学生感性认识,才能使学生对审计理论与方法有比较深刻的理性认识,才能使学生具备熟练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发展能力。

案例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对现实问题和某一特定事例进行互动式探索的过程。它起始于美国哈佛商学院。在哈佛,纯知识或纯技术性的内容是极少出现在课堂上,对于这些内容,教师们有设计并录制精良的网上课程讲解,要求学生在课前自我学习掌握,课堂时间则由老师引导着,运用这些知识来讨论一个又一个的案例。活生生的案例不仅巩固了学生的知识,更开启了心智,扩大了视野,激发了潜能(陈吉凤、侯力纲、 刘春晖,2013)。教学实践证明,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是实证研究在教学中的运用,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传统《审计学》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当今的教学需求:

(1)学生对所学知识未能形成感性认识。传统的《审计学》教学法,其主要做法是收集实际审计项目实施过程的详细资料,经过适当编辑后,提供给学生作为效仿的范例阅读,学生很难对实际审计工作有系统的感性认识。

(2)教学效率不高。传统《审计学》教学,往往根据教师搜集到的审计失败实际案件,编写成具有解答探索功能的教学案例,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到有关教学内容时给学生,用于解答或讨论。这种做法比较耗费教学课时,教学效率不高。

知识经济快速发展时代,传统的《审计学》教学已满足不了学生对审计理论与实务知识的需求。同时,当今知识经济社会和信息时代不但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高等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手段。大学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利用现代网络和通讯技术拓展教学实践和空间资源,增加师生教学的互动性,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二、《审计学》案例教学理论探索

孔子曰“授人以鱼,不如受之以渔”。但在中国,我们很多教学工作者认为将满腹经纶传授给学生是教师的神圣使命,于是满堂灌是中国各级学校,包括大学课堂的一大特色,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无精打采地听。李寒梅(2013)认为案例教学法则要求以学生为主导,教师主要发挥引导和启发作用,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那么,案例教学中,如何科学地进行组织设计与课堂设计,才能实现《审计学》教学的“乐施”与学生的“好学”,进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呢。

(一)组织设计探索

司林波(2011)提到教学组织形式所要解决的问题。也即教师以什么样的形式将学生组织起来,通过什么样的形式与学生发生联系,教学活动按照什么样的程序展开,教学时间如何分配和安排等问题。教学组织形式对于教学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在教学的其他方面相同的情况下,教学组织形式的不同会带来极为不同的教学效果。

1.小组合作式

小组合作式教学组织形式指的是将2人以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有效地弥补集体教学的某些不足,给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密切接触、相互交流的机会,有利于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式是目前使用得较多的一种课堂组织形式,也是专家推崇的案例教学组织形式。小组合作式的最大优点是,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活动,信息交流的渠道也由以往的教师与学生之间单向信息流,改变为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多向信息流。如下图所示:

图1传统组织形式与小组式信息流比较

小组式具体来说有下列优越性:

(1)有利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形成态度,培养鉴别能力,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有利于开展项目或作业活动,使学生认知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得到较充分发展。

(3)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通过向其他同学解释要点和原理,学生还能强化自己的学习。因此,也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4)在小组内,学生之间较易进行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交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的心理压力相对减少,每个人发言和活动的机会相对增加,个人意见的交换变得十分容易,因此,可以相互确认、相互补充和相互启发,形成团体性思考和创造,这无疑对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培养是大有益处的。

(5)教师能及时了解学习情况,并能及时给予适当指导。教师此时作为小组成员之一,在心理上与学生是平等的关系,这样更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2.马蹄式合作形式

马蹄式教学组织形式就是以教室的讲台为中心,将学生课桌椅排成马蹄形状,与半圆式、双翼式相似。如下图所示:

图2马蹄式

它的优点是:留出的空间大,可以开展一些活动量较大的案例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把学生分成左右二个大组,便于开展一些对抗性的案例分析活动。马蹄式既有助于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同时便于老师走近每一个学生进行交流,同时对于教师监控整个课堂也没有影响,可以说是一种实用有效的安排形式。

(二)课堂内容设计探索

颉茂华、吴倩(2013)认为案例教学的课堂设计可以嵌入启发式和讨论式的教学方法。通过大量具体生动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有学习热情,帮助学生透彻理解理论,将理论和实务相结合,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具体来说,在案例教学中,不同的学习阶段运用不同类型的案例(郭忠兴,2010)。首先,给出引导式案例,引导式案例设计通俗易懂,使学生有初步的概念性认识和了解,并对该主题产生兴趣。其次,在具体分析课堂具体内容时时,主要使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最后,运用综合性案例,对课堂内容进行深入分析,并以小组的形式展开合作,对课堂内容起到升华作用以及达到“学以致用”的综合分析和运用目的。

本文提出了如下图所示的课堂设计。

图3案例教学“乐施”与好学的课堂设计

课堂设计分三个步骤实现,其中:

(1)启发式入题:以案例形式提问,引入授课内容。

(2)探讨式深入:在案例中巩固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3) 开放式设问:以案例布置课后作业,升华课堂内容。

下面,本文以具体案例来说明,在案例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科学地组织设计与课堂内容设计。

三、《审计学》案例教学的实践

《审计学》中“内部控制规范”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了解银行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内部控制所包括的主要内容、以及会计内部控制的具体工作范围等等。这堂课的教学难点是银行内部工作体系庞大,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对其略知一二,“知其然但不知其所以然”,未知银行内部控制风险到底在哪?较难形成一个具体的认知体系。因此,授课过重点主要放在如何让学生对银行内部控制风险有较为清晰且系统的认识,并积极引发学生自己结合之前在兴业银行的工作实践,逐步形成较为系统的知识结构。

1.启发式入题:以案例形式提问,引入授课内容。

为了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本文作者在授课开始,首先引入一个“中航油”的案例,这家国内第一家在新加坡上市的公司,由于内部控制管理不到位,管理层权限未得到较好的监督,导致石油衍生产品交易,巨额亏损5.5亿美金,进而成为第一家被摘牌的国内海外上市公司。这个财务丑闻,反映了什么问题呢?本文作者让学生自己思考并对这个案例发表他们的看法。学生通过这个案例学习后,意识到了内控不是简单的制度编写与罗列,不是财务部门的事情,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它是公司董事会、高管层的永续工作,是公梳理风险数据库并确定风险控制措施工作等,从而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对一个企业成长的重要性。

2.探讨式深入:在案例中巩固知识点,并灵活运用。

针对这堂课的授课重点是让学生对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形成较为系统的概念认知,并对银行内部控制风险点有清晰的概念。关于内部控制的完整框架,由于这一框架知识含量太大,概念较多,学生很难对这个框架有深入的了解,并且也对这个知识点印象模糊,缺乏学习的热情和激情,并且这样的一个知识体系对将来学生在银行具体工作当中也很少能运用到。因此,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银行的工作体会,从柜员给个人储蓄客户开办借记卡的内部控制流程说起。客户开办新卡时,需要提供他的身份证,而银行内部需要对客户的身份证进行双重复核,并经过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通过才能为客户办理业务,但现实中,经常有客户身份证丢失,被其他人捡到,而被其他人冒用或盗用,那么在这种业务中应该怎样对这种业务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并防范风险呢?本文作者通过这样的具体业务,也为同学们所熟知的业务入手,希望学生能自己分析内部控制点,并引导学生积极发言。学生从内部控制的目标出发,利用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入“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等知识点出发,提出了很好的建设性意见,包括不准代办开办借记卡,包括设置一些指纹录入防止被冒用等手段,虽然有些建议比较不可行,但这种提问的方式使得学生从实务中善于发现问题,起到了“授之与鱼,不如授之与渔”的目的,也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勤于动脑的习惯。

由于单个银行业务所涉及到的知识面较窄,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图1知识体系的掌握,本文地引入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案例,即“巴林银行破产案”,这个案例的目的是希望同学能从它的破产案来看银行内部控制规范的重要性以及风险点,首先用PPT的形式将巴林银行的案例做了一个简单的背景介绍,然后提出三个问题给同学们讨论,包括:(1)巴林银行的破产是由于里森造成的吗?如果不是,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2)巴林银行的内部控制体系为什么会失败?(3)巴林银行的失败对兴业银行有什么启示?

这三个问题本文作者让同学们首先以马蹄式的形式开展课堂讨论,时间大约30分钟,讨论结束后并请各小组的代表对他们的讨论结果进行阐述。同学们对这个案例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讨论气氛非常活跃。本文作者在请小组同学对他们的小组意见进行陈述时,发现同学的思维不仅活跃,而且还能形成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源于本文作者在之前讲解了内部控制的体系框架图,同学们根据这个知识点能做到举一反三,从而到达了“学以致用”的目的。

3. 开放式设问:以案例布置课后作业,升华课堂内容。

在课堂最后,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关于安然公司财务丑闻的案例,让同学课后去思考内部控制与职业道德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下节课展开职业道德规范做了铺垫。

四、《审计学》案例教学改革的结论

从本文的教学经验来看,《审计学》案例教学是一种值得广泛推广的教学方式。本文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如何开展《审计学》案例教学“乐施”与“好学”的组织形式,提出了小组式与马蹄式的分组模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教师很好地在学生中发挥引导和激发作用。另外,本文还就课堂内容设计,提出了三阶段法,将课堂内容分为启发式、探索式与开放式三种形式,遵循了学生学习循序渐进的规律,便于学生快乐学习之中,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实现学以致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案例教学的效果。总之,案例教学可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际解决问题等的能力和品质,大大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情境的差距,培养了学生的思考能力。为此,教师们应重视案例学习引进课堂,让学生在“模拟实践”的基础上有效地获取知识,从而提高分析问题及解答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吉凤、侯力纲、刘春晖.“案例”助力会计专业硕士培养模式变革――第四届中国MPAcc教育发展论坛综述[J].会计研究,2013,(2).

[2]李寒梅.案例教学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中的观察与启示 [J].中国大学教学,2013,(6).

[3]颉茂华、吴倩.财务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调查与研究――基于教师、学生与用人单位三维的调查问卷分析[J].财会通讯,2013,(3).

[4]司林波.本科管理类专业案例教学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J].教育评论,2011,(4).

[5]郭忠兴.案例教学过程优化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10,(10).

上一篇:个体经济收入状况对购买长期护理保险的影响分... 下一篇:金融脱媒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