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课改实验中的调查

时间:2022-10-05 10:30:05

一份来自课改实验中的调查

【摘要】 为什么要搞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优点在哪里?我们对自已的教育对象了解吗?学校配合的切八点在哪里?教师如何对孩子进行素质教育?现有评估制度的弱点在哪里?要不要改革?一份来自一线教师的调查报告为我们如实解答了上述问题,从而揭开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新课程、老师与新课程及素质教育的神秘面纱……

【关键词】 参与意识 家校沟通 勇于创新 校本教研 持续发展

1.调查时间:2008年12月底。

2.调查对象:本校一年级实验阶段250名学生、家长及语数老师。

3.调查方法:调查分为学生卷、家长卷和教师卷,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录。实收卷数:学生240份,家长220份,老师lO份。

4.调查结果与分析:

4.1 学生卷调查结果显示:喜欢上学的儿童占88%,还算喜欢上学的6%,不太喜欢上学的占6%。对北师大实验教科书,学生认为很好有78%,还好的有14%,这套教科书单独喜欢语文的有13%,单独喜欢数学的有8%。当前,每个家庭的爸爸妈妈都为孩子创造学习条件占81%,对于教科书里的实践活动父母让自己去做的占79%,家长帮做的占10%,16.4%的家长不跟孩子一起做。对待学习家长有79%做到耐心开导,急躁与训斥的有21%。有一半的孩子都希望父母或老师批评指出,41%赞同多鼓励少批评,不喜欢批评的较少。学生有70%喜欢上拼音课以及在家里读读写写,一般及不喜欢的占lO%。学生喜欢上的课按先后顺序排列是语文、体育、美术、数学、音乐、思品等。学生对考试方式,赞同书面考试的占41%,面试的30%,综合评估的有29%。除了学习,学生平时喜欢做的事按比例多少是玩电脑、看电视、上兴趣班、玩耍和学做事情。

一项调查显示,新课程实施后,厌学的学生由本来的13%降到6%,这是一个好的兆头。北师大版实验教科书,教师的教学方法,学生绝大多数能接受,由此可见,新课程新教法或新课程多样的教法对大多数的学生来说是行得通的,同时也说明学生的适应性很强。识字、写字还存在一些问题,原因在于孩子认的字多了,有课内认的也有课外认的,有学前认的也有学后认的,但都没有得到及时的巩固,容易产生回生或混淆,加上书写没跟上,课堂上缺乏一笔一划的书写指导,练习也少了很多。有70%的学生喜欢上拼音课,这跟新教材的编排体系有关,拼音置后教,降低了书写的难度,也有不少教师反映,学生的拼读能力比过去明显降低。目前,拼音要作为正音的工具还不能一时实现。学生最喜欢上的课是语文,其次是体育和美术。无可非议,教语文大多数是班主任,语文老师天天跟他们打交道,培养感情:体育是学生经久不衰喜欢的学科,学生对美术的喜欢,亦跟幼儿园、兴趣班的提前起步有关系。新课程,尽管学生考的成绩不算很好,但有近一半的学生喜欢书面考试,其他形式的考试也有很多人喜欢,足见,我们的考试学生不感兴趣,如何改进测评制度是值得考虑的。

4.2 家长卷调查结果显示:①75%的家长都为孩子创造学习条件和机会,他们希望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除了学习,平时家长极少让孩子玩个够,要么让孩子看电视,要么上兴趣班,要么学做点事情(识字写字),家长给孩子做生活或学习指导的不多,即便是教科书里要求家长与孩子一块做的活动,也仅有68%的家长做到。②对待孩子的学习,76%的家长耐心开导,急躁和训斥的有24%平时对孩子的评价,采用多鼓励少批评的有65%,认为学生成长记录袋不定期还好用的有48%,很好的28%;对孩子学习有困惑的有60%,完全没有困惑的32%,多数家长是赞成给予孩子综合评估的。③家长对新课程几乎能接受,想了解的有60%,想参与的有20%,不想参与和完全不懂的还有20%。家长想对学校或教师说的话是:希望教师严格要求孩子,多鼓励孩子,多增设些科目(如英语、电脑)。

家长对新课程是认同的,有参与意识,基于文化程度、地区差异和工作性质的不同,对孩子的教育方式、调控、指导仅停留于一般。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还需一个过程,家校要保持沟通与联系,让业多的家长也走进新课程,走进孩子的心灵。

4.3 老师卷调查结果及分析:大多数老师认为北师大实验教科书还好,都说教材灵活,在编排上还存在一些问题;语、数教师任教的学科学生还是喜欢的,能接受教师的教法;随着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的角色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过去的传授者转换为引导者、组织者,课堂是民主的、宽容的、互动的,师生关系是融洽的、平等的、合作的;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也改变了,鼓励多了,批评少了,甚至不批评,作业没完成不存在有惩罚现象;教师认为学生成长记录袋好是好,但不太好操作,关键在于要花一定的时间(登记和累计)。时下谈课改,教师最想说的话是:需要各方面的支持,而后是更新教育观念:目前课改,教师最需要的还是支持和理解,需要有关资料平n教学参考书,需要新理念,因此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必须制度化、强化。

5.建议和措施:

5.1 老师对新教材要有饱满的热情和浓厚的兴趣,打破定问教法和定势思维。教师的爱好会传递给学生,调查中得知,学生单独喜欢语文教科书的有13%,单独喜欢数学教科书的仅8%。教师应当使课本成为学生的“第一爱好”,正如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所说“请你记住,无论哪一种爱好,如果它不能触动学生的思想和打动他的心,那就不会带来益处”。

5.2 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是重要的。灵巧的手靠平时的训练,我们从一年级起,就要求学生的双手能做出准确的、有效的动作。在手工劳动课上,在课外小组里,孩子们就学习用纸剪出或者用木料雕出精细的图画。谁学会了使用雕刻刀,能写出漂亮的字,他就会对稍有一点点偏差的地方很敏感……可见,手能教给思维以精确性、工整性。因此决不能忽视动手的训练,课堂上教师要注意进行书写指导。

5.3 家校配合,情系孩子。“家庭的智力气氛对于儿童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儿童的一般发展、记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里的智力兴趣如何……”学校是“设计人”的场所,教育的效果取决于学校和家庭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如果没有这种一致性,那么学校的教学和教育过程就会像纸做的房予一样倒塌下米。要让家长们多了解、关心新课程,多懂得一些现代教育方法,多关注自己的孩了,切实提高自己的教育修养水平,为孩子的成长多付出一份心思。

5.4 鼓励教师大胆突破,勇于创新。孩子的可塑性是很强的,你“授之以鱼”他们只懂得吃,你“授之以渔”他们就学会捕鱼,而后天天都有“鱼”吃。“创新”是新课程倡导的一种理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没有现成的模式,需要创造各实验教师首先要提高自己理论学习是创新的基石,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是创新的通道,课堂教学是创新的基地。学校要注重教师教学潜能的开发和教学研究水平的提高,尊重教师的创造性劳动,保护他们的劳动成果。

5.5 改革测评制度。小学阶段的评价着眼于主体动态发展的非选拔、非淘汰性质的素质综合测评,所以学科测评活动必须以学生的最优发展、持续发展为价值取向。测评的内容可以综合,测评的方法可以简易些,方式可以多样些,如行为观察、知识考查、问卷反馈、成果展示等。测评的主体可以多元化,可以自我、小组、师生等多元化主体共同参与。测评制度可以灵活些,如果学生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和情况而没有能力掌握知识,可以暂时不打分或让他向教师“借分”(但借分是要还的);评分应该是有分量的,学生考得不满意你也给他评个不及格,那是毫无意义的:学生觉得学习有进步了,该让老师考了,让他向你申请,你才米考他,这种测评的效果显然好多了,哪一种方法好又有效,就采用哪一种。

上一篇:数学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 下一篇:演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