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时间:2022-10-05 10:14:29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运用

实验教学一直是物理教学特有的,且在物理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新课程改革对实验教学的要求,结合笔者一线教学经验,详细分析了实验教学对于打造高效高中物理课堂的重要性,并结合实例详尽阐述了实验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中的运用的有效策略.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基础学科.而实验教学在整个高中物理教学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实施实验教学,不仅可以让学生在通过亲自动手制作小实验的过程中提高动手能力,还能够让学生在操作实验的过程中观察物理现象,分析物理现象,探究物理知识,从而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下,以“倡导独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越来越受到重视.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中运用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如何在高中物理课堂中实施实验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

一、精心设置实验情境,提高学生

的实验能力

设置实验情境的目的主要在于引导学生将所学的物理知识及实验方法运用到具体的实验中,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在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精心设计合适的实验情境,让学生在准备实验材料或制作实验的过程中自觉感知物理的魅力,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乐于动手的实验精神.

实验情境的选择要遵循物理教学特征,同时应根据实际情况,从学情出发,以使目标高效达成.

1.从教材中获取或设计适宜的实验情境,可以缩短学生认知实验的距离感,有利于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以及实验后期的总结整理,保持教学的一贯性.

2.同一实验教学中要预设多种不同的教学情境,根据实验设备、条件制定出实验方案,再进行实验操作.

例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可设置如下的实验情境:

(1)首先准备好实验器材:学生电源、开关各一个,若干导线,待测电阻Rx(用电阻箱,阻值为150Ω),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10Ω),安培表(量程100mA,内阻约10Ω,原内阻约1.5Ω),电压表(量程15V,内阻约15kΩ,原内阻约3kΩ).

(2)然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画出电路图,设计连接电路测量的方法.

(3)让学生在经过初步的分析后,选择滑动变阻器的限流接法和安培表外接法进行测量.

在实际调节电压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难以调动,于是有学生产生了疑问.这时教师可以对学生加以指导: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待测电阻阻值的115,无法对待测电阻Rx起限流作用,只有采用滑动变阻器的分压接法才能调节待测电阻的电压.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归纳:只有先弄清楚滑动变阻器的分压、限流接法以及安培表的内接法、外接法的使用要求,我们才能设计出理想的电路图.

二、重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实

验素养

在物理教学中,演示实验是一种较易被学生所接受的教学手段,在高中物理教学实践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恰当地利用演示实验,能使抽象复杂的物理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更好地掌握物理知识.因此,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演示实验教学,通过演示实验将所要讲的物理规律与物理概念引入到课堂教学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便于新授知识的传授与接受.此外,教师在进行演示实验时应按照教材大纲与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制定有效的实验目标并加以明确,以实现实验的预期效果,增强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

三、注重提供实验体验,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实验体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实验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参与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培养学习的兴趣,保持学习热情,进而挖掘学生的思维潜能.

通过开放性的实验,实验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通过经历对知识的多方面分析加工而发挥潜能、提高能力;实验能力一般的学生也可以因为实验体验而加深对知识的认识与理解.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发现,当物体的质量一定时,受力越大,加速度越大;而当物体受力一定时,质量越小,加速度越大.需注意的是在实验的体验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思维水平来设置实验问题,同时,教师应充分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及归纳问题的能力.

总之,实施实验教学是提高高中物理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只要在课堂教学中恰当合理地运用好实验教学的方法,物理教学质量就会有所改善.作为物理教师,应不断探索更多的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有效方法.

上一篇:浅析数学高考解题策略 下一篇:浅谈初中化学记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