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窥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索

时间:2022-10-05 09:46:37

管窥中学文言文课堂教学探索

摘要:在教学文言文时,要灵活运用学到的知识,继承与发展优秀的文学遗产。在教学中我们必须改变教学观念,打破灌输型教学模式,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有利因素,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同时,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重视诵读指导,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利于综合比较,使学生在学习中触类旁通。

关键词:激发兴趣;综合比较;诵读指导;合作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6-0155-01

文言文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最丰厚的载体,学生学习文言文,事实上也就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它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继承先贤的优秀精神文化,锻炼创造性的思辨和表达能力。因此,文言文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面对语文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反思文言文教学中的问题,我们不难发现,要打破灌输型教学模式,必须改变教学观念,在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基本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1.运用形象化的教学手段,激发学习兴趣

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在优美的画面上、悦耳的音乐中,开动感官尽情享受,用美熏陶、感染学生,从而快速理解内容,加深记忆,提升认识,带动学习的积极性。如《桃花源记》一课,课文比较长,背诵有一定难度。就将桃花源的照片加上配乐朗读制成课件,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兴趣高涨,背诵的任务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文言文教学中辅以多媒体,能够化文字为形象,化机械为生动,化困难为容易,化繁为简。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又如学习《曹刿论战》、《陈涉世家》时,学生对其中的故事情节很感兴趣,如果再一词一句的讲解,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在课堂上放投影片,让学生边看边用课文对画面进行解说的教学方式:一个学生解说,其他学生边看边听,判断其解说是否正确。这样,学生结合生动形象的画面,学习理解课文内容,效果之好是显而易见的。同时,文言文中,有很多课文都可以当作一个剧本用来表演。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进行翻译并表演,如:《两小儿辩日》。找一个学生饰演孔子,两个学生饰演小孩甲和小孩乙,然后给每个角色配置一个翻译,展开对话。表演者用课文原文对话,翻译在一旁替他们翻译。于是在熟练背诵的基础上,准备好台词,演员上场,翻译在后跟着,一场好戏正在开演。这种方法可将背诵、翻译、理解容于一体,学生主动参与,在愉快的气氛中进行了对话训练,理解了课文内容,而且兴趣盎然。

2.重视诵读指导,加强对文言文的理解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熟读或背诵一定数量的文言篇目,对加深文言文的文意理解,培养语言感知、直觉、积累、顿悟能力有很大的帮助。读准字音,句读正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生僻字、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柳宗元《捕蛇者说》的"然得而腊之以为饵"一句"腊"不读"là"而应读"xī"。司马迁《陈涉世家》一文中,"将军身被坚执锐"一句中的"被"应读"pī"。如果不首先解决这些字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再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要求学生听清句读,只有读清了句读,才有可能弄懂文章的词句结构和语言意义;反过来也才能读得更准确、更清楚。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利用文言构词造句的特点以及语音停顿、逻辑重音、语气声调等诵读要诀来深化词义句意的理解辨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文言文的传统的诵读方法是科学的。它利于知识的积累,利于明白事理,利于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的提高,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语言的运用能力。

3.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让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阅读浅易的文言文,理解其基本内容,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这既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遗憾的是我们常常不能充分注意,甚至出现学生只记教师课堂讲的内容,从不看注释,和不查验工具书的情况。这就要求我们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必须将学习的主动权下放给学生,改变在古文教学过程中一贯的"替""灌"做法,应侧重培养学生使用有关工具书及查找、筛选资料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自主地解决阅读中的障碍。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让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既可以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又可以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学会运用注释和工具书自主学习。教师要让学生了解不同注释的不同作用,凭借注释理解句义、文义。有些是整体注释的,要根据注解自己去落实关键词;有些只注释关键词,要自己贯通全句的意思。课文没有加注释的地方,一般是比较容易理解的,但对有些同学或许还有一定的难度,这就要学会使用工具书,学会根据具体语言环境进行分析探究。自己一个人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和同学一起合作解决。如《与朱元思书》一文,学生通过预习,查找资料,在上课前就已经能很好地把握"任意东西"中的"东西","猛浪若奔"中的"奔"等词在文中的正确含义,课文翻译基本准确,课文内容也大体了解、把握了。这样做,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为下一教学环节的开展做了很好的准备,也可以提高我们课堂45分钟的教学效率。

4.以读带写,提高写作水平

不同的作家有不同的写作风格,不同体裁的文章也有不同的特色。机械枯燥地学,就体会不到其中的美。每学习一篇,就应该像学习现代文那样,有所侧重,从中获得写作的启迪。比如学了郦道元的《三峡》,应重点掌握写景状物的要领,领会情景交融之妙;学了《口技》,要学会写人时的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相结合,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学了《邹忌讽齐王纳谏》,应学会写人时运用细节描写,做到惟妙惟肖;学了孟子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鱼我所欲也》,要知道议论文的几种论证方法,做到纵横捭阖,收放自如;学了《桃花源记》,要掌握记叙文的要素,了解记叙文中的事情,要有前因后果。但仅仅让学生明白这些理论还远远不够,应结合具体课文进行专题训练。如学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对"邹忌以事喻理"这一节,可让学生从生活中发现还有那些事情蕴含着深刻的道理或者是那些事情包含着道理,学习这种以事喻理的写法,并把自己在生活中的发现写出来,课后延伸学习《公输》这篇课文中的"以事喻理";学了李清照的词《如梦令》,可让学生把这首词扩写成情景剧;学了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以后,可让学生结合自己所看到教育现状及切身感受,以"学习的方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这样既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写作能力。

总之,我们既要教给学生最基本的知识,也要最大限度地给他们拓展更广的更实用的空间。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多种有利因素,提高课堂效率,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综合能力。使学生掌握的不仅是知识,同时在精神上也能获得熏陶。

参考文献:

[1]《中学语文教学》1999年第5期

[2]《河南教育》2006年7-8期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理性回归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写作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