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口市土壤侵蚀分布及动态变化

时间:2022-10-05 08:53:10

营口市土壤侵蚀分布及动态变化

摘要 介绍了营口市土壤侵蚀的类型和具体分布,并对其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阐述,以期为该地区水土流失的治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 土壤侵蚀;分布;动态变化;辽宁营口

中图分类号 S1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3-0302-01

营口市土壤侵蚀类型分为水力、风力、人为、重力和冻溶侵蚀五大类[1-4],重力侵蚀和冻融侵蚀占比例较小。2000年全市土壤侵蚀面积中水蚀160 146.67 hm2,占侵蚀面积的82.97%,排全省第10位,人为侵蚀面积32 860 hm2,占侵蚀面积的17.03%,除盘锦市(不具有可比性)外排全省第1位,是全省平均值的3倍。2005年土壤侵蚀面积比1985年土壤侵蚀面积减少16 984.67 hm2,减少8.91%。

1 营口市土壤侵蚀分布

1.1 东南低山轻度流失区

该区位于营口市东南部,包括大石桥市建一、黄土岭、周家和苇子峪4个镇,盖州市卧龙泉、梁屯、小石棚、万福、什字街、杨屯、矿洞沟、榜式堡共12个乡镇,另有高屯、暖泉镇部分村,土地面积229 680 hm2,占水土流失区总土地面积的63.5%。该区山场多、耕地少,野生资源丰富。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873 m2。山场面积占该区总面积79.7%,野果资源丰富,有山里红、山葡萄、山枣、山楂等。该区无霜期短,气候差异大,受山地小气候影响,气温偏低,变化较大,年平均气温7.5~8.0 ℃,日照时数2 483 h,无霜期只有150 d左右。该区林果蚕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大,现有林业用地55 613.33 hm2,占本区土地面积的24.2%,果园面积达16 273.33 hm2,占土地面积的7.1%,柞蚕场面积77 433.33 hm2,占土地面积的33.7%,人均柞蚕场0.26 hm2。总人口30.34万人。

1.2 中部丘陵中度侵蚀区

该区位于营口市中部,包括大石桥市汤池、官屯、永安、博洛铺、钢都、南楼镇;盖州市陈屯、九寨、沙岗子、双台子、徐屯、团甸、暖泉、青石岭、高屯、太阳升、城关、红花峪、白果等镇场;鲅鱼圈区红旗、熊岳、芦屯镇共21个乡镇、街道办事处、农场,土地面积131 893.33 hm2,占本区水土流失区总土地面积36.5%,现有耕地面积37 280 hm2,占丘陵区总面积28.3%,坡耕地15 926.67 hm2,占耕地总面积42.7%,林业用地26 460 hm2,占该区总面积20%,蚕场面积11 760 hm2,占本区总土地面积8.9%,果树面积17 980 hm2,占该区总面积13.6%,人口50.96万人。该区特点地形复杂,低山、丘陵、平原兼有,丘陵海拔40~350 m。矿产资源多,乡镇工业发达,人口密度较大,491人/km2,每个农业人口占有耕地690 m2。光照条件较好,适于果树和经济作物栽培。气候条件优越,年平均气温8.7~9.4 ℃,年日照时数2 700~2 800 h,降水量690~710 mm,无霜期153 d,适于发展果树和经济作物。

2 土壤侵蚀动态变化

2.1 面积变化

1995年进行第2次遥感调查,发现营口市土壤侵蚀面积为167 213.33 hm2,占总土地面积31.66%。2000年进行第3次遥感调查,发现全市土壤侵蚀面积193 006.67 hm2,占总土地面积36.55%,增加4.89个百分点,5年间净增加土壤侵蚀面积25 793.33 hm2,增加15.42%,是全省土壤侵蚀面积增加最多的地区。其中大石桥市土壤侵蚀面积由1995年的26 626.67 hm2增加到46 346.67 hm2,增加19 720.00 hm2,增幅为74.1%;盖州市由1995年的137 940.00 hm2增加到144 746.67 hm2,增加6 806.67 hm2,增加幅度为4.9%。

2.2 强度变化

与1995年相比,2000年土壤轻度侵蚀面积减少22 726.67 hm2,减少18.3%,中度侵蚀面积增加38 880.00 hm2,增长120%,强度侵蚀面积减少146.67 hm2,减少1.8%,极强度侵蚀面积增加9 553.33 hm2,增长447.8%,剧烈侵蚀面积增加220.00 hm2,增长330%。5年间全市侵蚀强度梯次降低面积49 886.67 hm2,合计有效治理面积达24 100 hm2,占总土地面积4.56%,平均每年下降0.91个百分点,位于全省第9位。

2.3 土壤侵蚀量变化

1995年和2000年2次遥感调查比较,土侵蚀量大幅度增加。1995年土壤侵蚀总量387.2万t,2000年土壤侵蚀总量611.2万t,增加224万t,增长57.9%,在全省排第1位。其中极强度侵蚀量增加110.2万t,中度侵蚀量增加145.8万t,而土侵蚀面积增加的比率为15.42%,这是由于土壤侵蚀模数增大,造成土壤侵蚀量大幅度增加。这说明一方面局部治理工作成效显著。梯次降低面积平均下降1.89%,是全省年平均下降率最大的,高出全省年均下降率0.59%的1.30个百分点,另一方面局部破坏很严重。人为破坏土地面积达到32 860 hm2,是全省平均值的3倍。由于超载放牧、放蚕和乱砍滥伐,造成土地大面积沙化,中度侵蚀面积大幅度增加,是1995年的2.2倍;开矿、采石、取土、筑路等造成的极强度侵蚀面积比1995年增加5.5倍。主要在大石桥市南楼、金桥虎庄;盖州市徐屯、芦屯镇等地,这部分侵蚀面积是很难恢复的。

3 参考文献

[1] 王永,赵举,程玉臣.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带风蚀气候侵蚀力的计算与分析[J].华北农学报,2005,20(S1):57-60.

[2] 赵举,郑大玮,潘志华,等.农牧交错带状间作防风蚀保土效应的研究[J].华北农学报,2005,20(S1):5-9.

[3] 谷淑湘,王建明,李运,等.阿荣旗耕地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对策[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5):64-65.

[4] 颜景波,韩志松,王慧新,等.风沙半干旱区风沙土不同耕法水土保持效果研究[J].河南农业科学,2010(8):62-63.

上一篇:实验林场与森林公园建设探析 下一篇:管氏肿腿蜂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试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