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随地大小便的孩子

时间:2022-10-05 08:32:33

从天而降的小雨

一天,我正在沙坑区的滑梯下陪班里的孩子们堆沙堆,突然感觉有些水滴到了脸上,下意识地在脸上一抹:“难道是要下雨了?”

我抬头往上一看,发现竟然是一个小男孩脱了裤子,站在小木屋的栏杆边对着滑梯撒尿!

我站起身,有些严肃地对他说:“你需要下来,去旁边的尿桶撒尿!”可是这个小男孩毫不理会。见他没有行动,我打算爬上滑梯叫他下来,他却提上裤子和我玩起了捉迷藏:“哈哈哈,来抓我呀!”

这个小男孩叫佳豪,已经5岁了,刚转学过来半个月。之后,我接连观察这个孩子好几天,发现他不管什么场合,只要想撒尿了就直接脱掉裤子就地解决,即便离尿桶特别近,他也丝毫没有到尿桶撒尿的意思!我严肃地提醒他好几次,甚至追着他跑,可是丝毫不起作用。

我还对班里的其他孩子做了个小调查,问他们佳豪平时在班里的表现。有孩子向我反映,有一次上手工课时,他看到佳豪没和老师打招呼,就蹲在椅子上撒尿,连裤子都没脱,裤子都湿了一大片,之后还若无其事地坐下来继续上课!还有个孩子跟我说了一件更严重的事:在一节游戏课上,佳豪直接脱了裤子,蹲在原地上大号!

气急败坏的妈妈

看到佳豪的情况,我本想联系他的父母做一次家访,可是没想到,佳豪的妈妈先一步找到了我。我把她带到我的办公室,刚坐下,佳豪妈就开始抱怨。

“大李老师,你说我家孩子怎么办?都快上小学了,上厕所竟然还是问题,我得追着他跑纠正他的坏习惯,可是没用啊!”

“那你能说说,为什么要追着孩子跑呢?”

“那还能怎么办,我稍不注意,他就在家里随地大小便,我根本收拾不过来啊,天天两只眼睛都得盯着他,生怕他再给我添麻烦!”佳豪妈明显又急又气!

我问她:“你在他3岁之前,有教过他上厕所吗?”

佳豪妈回答说:“没有刻意地教过他,但是我会定时抱他去卫生间的马桶解决。这难道不是在教他上厕所吗?”

我从她的话中捕捉到了两个字―“定时”,于是我问佳豪妈:“怎么,难道孩子上厕所的时间还是固定的吗?”

佳豪妈回答说:“是啊,每两个小时带他去一次卫生间。”

“为什么是两个小时一次呢?”

佳豪妈说:“这孩子从小就比较好动,做事情也不专注,为了培养他的专注力,我让他看书还有玩玩具的时候,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就想让他专注手头的事情。”

“那他如果在看书的时候想上厕所怎么办?”

“如果是小号,我会让他再忍一下。要不然,他一会儿喝点儿水,一会儿上个厕所,哪还有心思看书?再有一两年,他就要上小学了,总这么坐不住可不行,上课的时候总上厕所会招老师烦的。”

“那家里有他专用的小马桶吗?”

“啊呀,家里卫生间小,也没地方摆他的尿桶。他想上厕所,都是我和他爸爸抱他在成人的马桶上解决,只要抱稳一点儿就行。”

通过和佳豪妈的对话,我终于明白佳豪随地大小便的问题出在了哪里。佳豪妈为了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强行规定孩子上厕所的频率和时间,但对于只有5岁的佳豪来说,是没办法这么严格地控制自己的生理需求的。自己的需求在妈妈那里一而再、再而三地遭到拒绝,他的心里就会有强烈的抵触,之后再想解决生理问题的时候,就不再通知家长,而是自我就地解决。其次,家里没有准备方便小孩子上厕所的尿桶,而是和大人共用,不仅不卫生,还会让佳豪对去卫生间大小便这件事没有认同感。最后,他在家里上卫生间的时候,父母在旁边扶着他;而在幼儿园,父母都不在他身边的情况下,他不知道应该如何处理大小便的问题,只能选择让自己更舒适方便的方式―就地解决。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和佳豪妈沟通后,佳豪妈的眉头皱得更紧了:“大李老师,那你说这孩子怎么办,他这个坏习惯就是改不了!”

“其实你自己也说了,你发现问题后会追着他跑,你这种焦虑情绪会影响到孩子,让他做事情缺乏耐心。而且,你的反复强调其实在不知不觉中反而强化了孩子对卫生问题的错误认知!”

佳豪妈终于松了口气,她的操之过急、急于求成,反而弄巧成拙。只有慢慢抽离淡化,才有可能帮助孩子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耐心决定成败

“那我能做些什么,怎么个淡化法?”

“先做一件事,就是把你平时最常对他说的话写下来。”

佳豪妈一边回忆一边写,表情一直都很焦虑。我看了一眼她写的内容,大多是催促指责的话:“佳豪!你怎么还不去洗澡!佳豪不能抠鼻子!佳豪你怎么又随地大小便!”

我看她写好了,就把笔拿过来,在纸上改了几个字:“佳豪,你需要去洗澡了!佳豪请把手拿出来!佳豪请尿在厕所里!”

我把我改好的内容给佳豪妈看,“你看,改了几个字,表达的效果会完全不一样,语气更加平和且坚定,你可以试试看!”

“如果他又跑了怎么办,他要是不听怎么办?”

看来,佳豪妈怀疑这么做是否有效。我建议她,在佳豪跑掉时,把他拉回来,并蹲下身,看着他的眼睛对他说上面的那些话。如果他不听,就多一点儿耐心,循序渐进,并在他做得好时给予表扬。“佳豪你今天在厕所尿尿了,太棒了,记一个小红星!”

另外,孩子在家里要有自己的专属马桶,就像吃饭时要有自己的餐具一样,这样做会增加仪式感,让孩子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产生一种认同,之后就会自然而然地遵守规则。孩子只有将一件事形成自主意识时,才会主动去做,成人能引领孩子的就是主动性。

孩子的习惯是需要一点点纠正的,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并且表达给孩子的不再是焦虑的情绪,而是信任和鼓励。他慢慢放松后,对父母强调的事情不再有抵触和逆反的情绪,慢慢地就会朝好的方向发展。

改变大作战

下午,佳豪妈接儿子回家,佳豪一路走一路抠鼻子。佳豪妈压着怒气,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平和地说:“佳豪,请把手拿出来!”可是佳豪不理会。

“佳豪,请把手拿出来!”妈妈又说了一次,可是佳豪依旧不理会!

“佳豪,需要我帮你拿出来吗?”佳豪这才看了一眼妈妈。

“是你自己拿出来,还是我帮你拿出来?”

佳豪拿出手后,妈妈迅速地握住了他的手腕,对他说:“佳豪,我们需要去洗手了。”佳豪扭着小身子,表示不愿意。“你的手不干净,我们需要去洗手,为了你的健康着想!”佳豪无奈,只能任由妈妈带着去洗手。

洗着洗着,佳豪想上厕所了,立马就要脱裤子。佳豪妈见状,握住他的手要带他去卫生间。

“我憋不住了!”佳豪抗议说。“我知道你可以的,我们找厕所解决!”谁知,才走了几步,佳豪就拉下了裤子撒尿。佳豪妈怒气上涌,想一巴掌扇上去,可是想到我的话,就强迫自己停下来。佳豪妈做了个深呼吸,走到佳豪面前,语气平静地说:“佳豪,这是公共场所,你刚才的行为给别人走路造成了麻烦,所以我们需要把这里收拾干净!”

这时,佳豪妈从附近的洗漱间找到一把拖布,要求佳豪把地上的尿拖干净。佳豪并不情愿,还开始耍赖:“妈妈帮我拖!”

“这是你自己的事情,你需要自己把这里弄干净!”佳豪只好勉强地拖地,拖着拖着,他觉得很无趣,手下的动作有些敷衍。佳豪妈握住他的手帮他拖几下,端正了他的态度后,便放手让佳豪完成他的任务。

在佳豪把地面收拾干净后,佳豪妈对他说:“宝贝,你把地拖干净了,真棒!妈妈要给你一个奖励!”“什么奖励?”“让你变成卫生小战士的装备!”

之后,佳豪妈带佳豪到超市买了包纸巾,告诉他鼻子不舒服的时候,就用纸巾擦。还为佳豪准备了5个迷你马桶,摆放在家里的各个角落,让佳豪来不及去卫生间时,就在自己的小马桶上解决。

一个月后,佳豪的卫生习惯明显得到改善,佳豪妈也不再那么焦虑了。

上一篇:谈谈如何破解会计教学中存在的困惑问题 下一篇:浅议提升《电子技术》课堂教学质量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