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引导护理

时间:2022-10-05 07:04:37

门诊输液患儿的依从性引导护理

摘 要对学龄前儿童在门诊静脉输液时护士通过讲故事、做游戏、语言鼓励和戴红星等方式对门诊输液患儿进行依从性引导护理,使患儿情绪得到稳定和支持,变强迫被动接受输液治疗到主动勇敢的积极配合治疗,明显提高了护士静脉穿刺成功率,为患儿提供了一个安全、亲切、有趣的医疗环境,输液过程轻松愉快,护患关系明显改善,家长满意度提高。

关键词 患儿 输液 依从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01.157

资料与方法

2008年6月~2009年6月在我院门诊输液的630例患儿,初次接受输液治疗者420例,接受输液治疗2次以上者210例。1~3岁幼儿323例,3岁以上至6岁学龄前儿童307例。

方法:①布置输液室环境,类似幼儿园教室的墙面彩画,粘贴患儿的图画作品,配备图文故事卡、摩仿、图书、积木、各种卡通玩具、听诊器、布娃娃及遥控汽车、小木马等玩具,配备电视及DVD播放机,播放小儿动画片。②患儿在进入输液室后,首先由护士热情主动问候小宝宝好,然后引导孩子进入游戏角色,与家长一起陪同患儿选择自已喜欢的玩具,在护士的指导下,和患儿一起做游戏,讲故事。家长充当病人让患儿用听诊器模仿医生看病,模仿护士打针、输液并让患儿鼓励妈妈要有勇敢的表现,既满足了患儿的好奇心,也增强了患儿接受输液的自信心。同时,护士和家长给予适当的关心和表扬,对输液治疗表现积极并勇敢的小朋友每次奖励佩戴一枚红五星,每天和同室的病友比赛看谁的红星最多,谁就是最勇敢的小英雄,有效地激发了患儿依从心理。③当患儿输液后,根据患儿的年龄和爱好,选择观赏画片,画画,搭积木,讲故事,看动画片等游戏参与整个输液过程,使患儿愉快地度过输液全程。④每日输液完毕后对所有的玩具进行清洁、消毒、检查、整理备用,严防交叉感染的发生。

结 果

自行设置依从引导护理效果观察指标,包括是否1次穿刺成功、有无输液中起包再穿刺、患儿是否依从,家长是否满意等,护士记录每日门诊输液患儿的配合情况。①患儿自愿配合,穿刺成功率由原来89.3%提高到现在的97%。②输液中起包再穿刺率由原来17.4%下降到2.1%。③家长满意度由原来88.2%提高到现在的98.8%。

讨 论

小儿静脉输液是门诊输液患者殊的一个群体,尤以学龄前儿童居多。然而,静脉输液作为一种应激源[1],可引起小儿明显的应激反应,从而出现紧张、恐惧、疼痛感增强等心理反应,小儿表现出挣扎、哭闹,打人、骂人等不合作行为,特别是首次接受输液治疗的患儿表现更为突出。

通过良好的语言、表情和行为以及舒适的四周环境,对患儿实施有效的心理疏导,消除患儿对静脉穿刺的惧怕,反抗等不良情绪,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患儿输液的依从性。

有研究表明,游戏引导能使孩子忘却痛苦,认识事物,促进身心发育,达到身心与环境的和谐[2]。在游戏的引导中护士能够有效的对患儿及家长进行健康教育,可使患儿在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情况下获得卫生知识,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3],提高患儿自我防护意识。

开展依从引导护理要个体化,有计划、有目的、有节制地进行。根据具体病情、年龄、爱好、性格等特点,分析选择适宜而感兴趣的活动内容,方能对患儿依从引导护理产生良好的效果。

护理人员必须注意患儿的安全,选择玩具应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讲究玩具的质量,尽量选择表面平滑易抓握、大小和重量适宜、耐用的玩具。护士在发放时要评估玩具的安全性,玩具使用后及时清洗、消毒、检查、备用,严防交叉感染。

参考文献

1 崔焱.儿科护理学.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1.

2 庞书勤,陈锦秀.从临床角度看中日两国小儿护理.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62.

3 马立平,王颍,王洪涛.儿童病人的健康教育.实用护理杂志,1999,15(11):60.

上一篇:用护理行为来改善病人的心理环境 下一篇:护理程序在整体护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