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片《闪闪的红星》:重构红色革命经典

时间:2022-10-05 06:49:45

动画片《闪闪的红星》:重构红色革命经典

[摘要]动画片《闪闪的红星》,对原同名电影主题进行人性化的改造,借鉴国外动画视觉化的场景与造型设计,配合专业化的声音制作,完成了一次红色革命经典重构的探索。

[关键词]《闪闪的红星》 动画片 红色经典 改编

在影视映像形态迅猛发展的今天,市场化的映像商品虽然越来越占据主流,但是主旋律作品仍是经久不衰。根据经典电影《闪闪的红星》改编的动画片《闪闪的红星之红星小勇士》以另类映像的方式对原作进行重新诠释,再次引发观众对红色革命经典的关注。

一、经典――主题改造的人性化

动画版《闪》秉承了红色经典所固有的革命性和思想性,保留了原版中的经典段落。例如:冬子被汉奸胡汉三抓住遭受折磨,以及用盐水打湿衣服为困在山里的红军送盐的机智等。这些情节早已深入人心,很容易获得观众的共鸣。就如同《暗恋桃花源》从话剧到电影的转换中,导演把话剧的某些精彩部分保留下来一样。动画亦如此,经典的原型往往是精神核心。对原型的保留,宫崎骏有这样一段阐述:“要在观众心里留下一段关于动画的正面而魅力的感觉,绝不可用低劣的情感或扭曲的事理来取代”。但是,动画在视觉上有时很抽象,也就要考虑原型的适时“放大”与“缩小”了。

人性化,是动画版《闪》改编的一大亮点。例如:在表现冬子和父母的关系时,添加了浓郁的乡土生活气息,让观众感到无比的温馨与真实。电影版《闪》作为红色经典,其主题是救父与救国。“小英雄”的概念在故事的叙述中反复得以印证,并演化为一种符号化的象征,借此来完成中国文化中心伦理――“爱国”的释义。而到了动画版中,主题已不再主要是救父与救国,而是为了拯救自己。主创把原来的主观救父救国伦理,重写成了一个男孩的成长历程,由此获得更大的真实性和说服力,也更能满足当代观众的观赏习惯。这恰恰和国外经典动画《木兰》及《千与千寻》等的创作理念同出一辙。为了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动画版在娱乐性和观赏性上做了一些大胆审慎的尝试。

二、借鉴――场景造型的视觉化

(1)场景设计

动画版《闪》的场景美术设计色彩明丽、大小兼收,很有味道。但总体或多或少有对宫崎骏动画风格及表现形式参考的痕迹。宫氏动画的场景设计和道具设计,从来不是简单地随剧情而设计,而是力求“风格化、系列化、意象化”。大多以森林和乡村美景作为叙事地点,画面中森林占了很大的比重,色彩上以绿色和蓝色为主。借助多层次的呈现,营造出唯美的视觉效果,从而双管齐下的紧逼观众的感官和心理。《闪》中江南的建筑风格表现了中国的文化和观念是比较直观的形式,场景本身固有的寓意也蕴含其中。例如:胡汉三那高大压抑的府邸与冬子家的茅草房子鲜明对照,这些“意象”场景的处理,使得整个画面散发出国画般的“画外之神韵”。奇观化的场景运用同样是制造和推动高潮的非常手段,《木》中“雪山之战”的特殊场景,既是剧情的需要,更是观众对动画欣赏的审美期盼。《闪》中胡汉三被粮食吞没及遍山映山红怒放的盛景都是如此。这可以说是国产动画电影的一大跨步,即变过去主观的个人艺术创作为考虑观众的大众娱乐制造。

(2)造型设计

动画角色造型设计一直是当今中国动画的软肋,面对美日动画的成功模式,近年国产动画还在单纯的模仿间徘徊。动画版《闪》未能完全走出这一怪圈:片中人物角色小兰和队长的设计明显透露出东洋味儿,倒是冬子的小伙伴们让人觉得挺中国化的。冬子的形象稍觉失之灵动,人物性格塑造上局限于电影版,定位不够理想,过于注重善恶二元对立。宫氏动画中则鲜见绝对的坏人,反而更加刻画反面角色的可怜,如《千》中无脸男自身的救赎,展开了对人性更深层的挖掘《闪》中单线叙述的东西稍多,几乎所有的角色都围绕着角色而不是紧扣线索发展。片中的小狗和《宝莲灯》中的小猴子一样在剧中出现了二三次,缺少单个角色的魅力支撑,仅是为了情节点需要的简单加法。而《木》中幸运的蟋蟀不但推动了剧情延伸,而且角色本身俏皮搞笑的性格也得以充分发挥,增加了整个作品的娱乐性。

动画版《闪》借鉴了国外动画角色都是带着目的进入剧情的策略,对剧情的展开与结局起到了促进的作用。例如:冬子、伢子与其他小孩子;胡汉三与管家等人冬子爸与村民队长与战士胡汉三的大当家的与几个随从。每一组角色形象都不是孤立的在剧情中发展,一个角色跳跃到另一组发生碰撞,在交错中将情节推向波峰。

三、重构――音乐配音的专业化

音乐和配音,是现代影视视听艺术的重要组成元素。美日动画界对这方面的认知程度相对较为成熟,而在我国早期的动画创作中普遍存在着――重“动画性”,轻“影视性”――的误区,从某种程度阻碍了国产动画产业化发展的道路。动画片反《闪》是在继《宝》之后又一部音乐与配音方面做得专业化程度较高的作品,仅在配音上便配备了由许飞、蒋雯丽、陈佩斯、祝新运和刘江等组成的豪华明星阵容。而祝新运和刘江还是当年电影版中冬子爸和胡汉三的扮演者,可谓经典重构中保留的地道“原汁原味”。在音乐方面,片中索桥上的战斗,镜头依靠着音乐和音效作为画面的推动力,紧张而恐怖的气氛呼之欲出,使情节达到一个个的小高潮。那些“叮叮”“棒棒”的爆炸声和物品破碎的声音使观众如身临其境,为那些可爱的英雄们着实捏了一把汗!

“红星闪闪放光彩,红星灿灿暖胸怀……”,当放映厅里响起这首熟悉的主题曲时,不知有多少人再次为这久违的熟悉旋律所打动。打动我们的,不只是红色革命经典历久弥新的魅力,更多的还是国内动画人那一片振兴民族动画、积极探索进取的热忱。虽然动画片《闪》还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甚至放在那些国外商业大片中,也许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陪衬。但是我们也清楚的知道我们自己的进步,我们在进步,这已经足够。继续前行,坚持奋斗,中国动画产业化的明天会更好,更多更新的经典将从我们手中诞生。

上一篇:“京剧进课堂”与高等师范学院音乐师资培养改... 下一篇:家庭电影制作中的视频处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