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浅析

时间:2022-10-05 06:31:16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浅析

摘要: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是21世纪全球信息通信领域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而随着人们访问互联网方式的渠道多样化,通过计算机不再是唯一方法。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使用移动互联网为其生活工作提供支持。然而目前国内对移动互联网服务的使用程度仍然较低,人们多样性需求没能得到很好地满足。因此如何有效地把握用户心理需求,了解其行为特征,实现将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推动移动互联网服务的普及应用,是众多学者和企业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主要对移动互联网的技术特点展开分析。

关键词:互联网 移动 方式 需求 特征 应用

1 移动互联网技术概述

很长时间以来,对于移动互联网这样一个新奇事物不了解,人们自然用过去的经验去看,就将其定位为互联网的延伸和补充,是互联网的一个组成部分,就是互联网。这样一个思路之下,移动互联网的形态、模式、商业模式都自然想从互联网中搬过来,这件事情,从2001年10月第一个3G网络商用,这种思维举不胜举,渗透到移动互联网的各个领域,也渗透到新媒体领域。今天中国,乃至全世界没有一个商业上非常成功的新媒体,大部分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都不算成功,很大程度上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

2 移动互联网技术特点

2.1 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移动互联网的网络不是自由开放的平台,它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网络体系。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平台从第一天就是有管控能力,用户也知道它是有管控能力,用户使用的态度非常不同。一个简单的例子,在互联网上,用户收到垃圾邮件,用户也不满意,但是用户知道互联网是自由开放的,没有管控,所以用户除了删除,只能隐忍。移动互联网上,用户收到垃圾短信,用户是需要运营商进行管理。

2.2 庞大的自下而上的用户群。互联网时代的用户群是从上而下,最早的用户群是有知识的人,有钱人,年龄也相对较大。移动互联网的用户群是一个很不同的用户群,最早使用移动互联网,有非常高传染性和粘着度的是三低人群,低学历、低年龄、低收入。这个人群正是因为手机学习门槛较低,价格也较低,也有通信工具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对于手机有非常大的依赖感。对于很多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工来说,他们需要交流、沟通、帮助,把他们和世界联系起来的唯一工具就是手机。因此,他们是最有粘性的移动互联网用户。

2.3 广域的泛在网。在社会生活任何一个地方,都有一个双向交流的网络存在,广域的泛在网就让随时随地、如影随形成为可能。这也让大量需要即时的业务和通讯成为可能。今天几乎每一个新闻事件都可能被马上发到微博上,每一个事件都可以在第一时间传播,这就是广域泛在网的作用。

2.4 强制性。我们被强制携带了手机,我们被强制接收信息。今天手机远不是一个通信工具,它已经从通信工具,转变为我们社会关系的全部。智能手机的时代,我们被强制携带了手机,只要铃声一响,我们必须要看手机,提醒度很高,强制力也很强。

2.5 永远在线。智能手机已经做到了可以24小时在线。以前的服务,除了电话和短信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没有一个互联网的服务可以做到永远在线,永远不关电脑,这件事不可能做到。永远不关手机,这已经成为一种可能。通信的即时,互联网再好的即时工具不能做到,移动互联网时代,永远在线正在悄悄改变这一格局,QQ再强,它不能让用户关了电脑还能接收到信息。微信却是收到就可以提醒。

2.6 病毒性信息传播。曾经信息的传播是一点到多点,二次传播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所以很容易进行舆论控制。互联网时代信息已经是病毒性的传播,即从一点传播,很快进行多点发散。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是被强制携带,信息是被强制提醒,网络是泛在的网络,手机是永远在线的。信息更容易象病毒一样高速度、广泛的、大范围的传播。

2.7 安全性更加复杂。在互联网时代,电脑还是一个科研和办公的工具,它和个人生活紧密相联的程度远没有智能手机高。智能手机已经是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而它又是随时随地被携带着,是永远在线的,更容易暴露人们的隐私,也更容易成为一个安全的隐患。智能手机可以轻易地泄露用户的电话号码和朋友电话号码,可以方便地泄露短信信息,可以泄露存在手机中图片和视频。这些很容易构成安全的威胁。更为复杂的是,智能手机的GPS形成的定位功能,可以很方便地对用户进行实时跟踪,这其中的信息全面而复杂。而智能手机中正在形成的电子支付能力,远程支付的密码泄露,近场支付安全隐患,使智能手机不但是一个方便的工具,它也正在成为手雷,给社会生活的安全带来巨大的问题。

2.8 占用用户时间碎片。传统的信息传播是一点对多点的传播。电视时代,使用的时间非常集中,黄金时间、普通时间、垃圾时间,用户时间成为电视争夺的最核心的资源。移动互联网时代的用户随时随地携带着智能手机,也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间呈现出碎片化的倾向。差不多在任何时间都可以看到用户在使用,把用户的闲暇时间都占满了。

2.9 身份识别系统。和电脑相比,手机更有私密性,也和个人的身份息息相关。智能手机中电话号码就是一种身份识别,若广泛采用实名制,它也可能成为一个信用体系的一部分,在很多银行和支付系统中,手机的识别已经成为一个重要识别标志。这意味了智能手机时代的信息传播可以更精准,更有指向性。同时也具有更高的骚扰,更容易引起用户的反感。

2.10 定位系统。随时移动的智能手机,GPS/北斗等的卫星定位,以及通过基站进行定位,第一次让手机具有了随时随地的定位功用,这些功能使信息可以携带位置信息。

2.11 业务管理与计费平台。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一直是一个云管端整合的平台,它具有业务的管理与计费能力,这些能力的整合,可以让移动互联网的业务从传播更多走向服务,成为一个服务体系。移动互联网因为实现了身份识别,可以永远在线,同时无论是远程支付和近场支付的技术已经成熟。业务管理和计费已经不再是大问题。

2.12 智能感应的平台。移动互联网的基本终端是智能手机,智能手机不仅具有计算、存储、通信能力,同时智能手机具有越来越强大的智能感应能力,这些智能感应让移动互联网不仅联网,而且可以感知世界,形成新的业务。

因此,移动互联网绝不是网络速度,它在发展过程中,因为终端不同,终端的能力大大增强了,正在改变我们对于互联网的理解,也在超越互联网的体验。

3 结束语

人们为移动应用领域开发各种工具和功能,使其能够迅速打造新功能,服务于目标用户,“通过培育健康、庞大、迅速增长的移动社区,帮助更多内容、信息、数据、服务出现在移动互联网上,人们将更加依赖于移动互联网。

参考文献:

[1]谢显忠等.基于TDD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宋文涛,罗汉文.移动通信[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6.

[3]何林娜.数字移动通信技术[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上一篇:浅谈有效的英语词汇教学 下一篇:浅谈正压型电动机的通用防爆结构和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