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成因和控制措施

时间:2022-10-05 04:11:34

浅析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的成因和控制措施

摘要: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特别是住宅工程楼面出现裂缝,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以及索赔等问题,故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进而寻找一条经济合理、确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就成了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一大课题。

关键词:现浇钢筋混凝土;楼面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中图分类号:TU528.5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开裂普遍存在,经常困扰着工程技术人员。其实,如果采取一定的设计和施工措施,很多裂缝是可以避免和控制的。如果较好地解决建筑物的裂缝问题,对房屋的整体性、抗不均匀沉降性和结构安全性均有很大提高,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明确裂缝产生的原因和控制方法,有设计和施工的密切配合,从而做到防患于未然。

一现浇混凝土楼屋面裂缝的成因分析

1、设计方面

1.1设计方面引起现浇砼板出现裂缝的主要原因从住宅工程现浇砼楼板裂缝发生的部位分析,最常见,最普遍和数量最多的是房屋四角阳角处的房间在离开阳角1米左右,即在楼板的分离式配筋的负弯距筋以及角部放射筋末端或外侧发生45度左右的楼地面斜角裂缝,此通病在现浇楼板的任何一种类型的建筑中普遍存在,其原因主要是:

(1)楼板刚度不足:部分楼板设计板厚不够,楼板跨高比偏大,其刚度较小对裂缝控制很不利。此外设计按多跨连续板进行配筋计算,侧重于满足结构安全,较少考虑混凝土收缩特性和温度变形等诸多因素。

(2)楼板配筋设计考虑不周:受力钢筋采用三级钢,且间距比较大;设计在支座处按常规配置负筋,在中部板面不配钢筋,当板面出现温度变形和混凝土收缩,因无构造钢筋约束,板面即出现裂缝。

1.2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如果在软土地基下采用扩展基础,要想保证房屋的整体沉降是相当困难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有时也会由于基础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的拉裂和现浇混凝土板的裂缝。

1.3荷载的作用。在住宅工程中,也有少部分钢筋混凝土现浇板的裂缝是由于荷载方面的原因引起的。由于设计人员在进行现浇板的配筋计算过程中,通常只是根据承载能力来确定配筋数量,而往往忽略了板在正常使用阶段,由其承受的荷载引起的挠度及裂缝宽度的验算,由此而引起裂缝的产生,这些裂缝有时也会超过规范允许的最大值,对此也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2、 施工方面

2.1施工工艺不当引起.致使支座处负筋下陷,保护层过大,固定支座变成塑性铰支座,使板上部沿梁支座处产生裂缝,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混凝土未达到规定强度,拆模过早或者在混凝土未达到终凝时间就上荷载,造成混凝土楼板的弹性变形,致使混凝土早期强度低或无强度时,承受弯、压拉应力,导致楼板产生内伤或断裂,大梁两侧的楼板不均匀沉降也使支座产生负弯矩造成横向裂缝。

2.2混凝土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混凝土浇筑振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和空气,待水分蒸发后,在混凝土的表面容易形成凝缩裂缝。

2.3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收光,会使混凝土中的砂过多地浮到表面,形成含水量很大的水泥浆层,水泥浆中的氢氧化钙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作用生成碳酸钙,引起混凝土表面碳水化收缩,导致混凝土板表面龟裂。

3、 材料方面

3.1目前工程施工已普遍采用泵送商品砼进行浇筑,但受剧烈的市场竞争,各商品砼厂商为了降低成本以适应市场竞争并且追求高额利润而以采用加大粉煤灰掺量,低价位、低性能的砼外加剂,以及细数模度低、含泥量较高的细砂作为竞争手段。

3.2由于商品混凝土的水灰比和坍落度普遍比现场搅拌的普通砼大,其收缩变形值也比同标号的现场搅拌的普通砼大20—30%,施工过程中其中部分水在振捣时被游离出来,部分水与水泥结合成凝胶,相当大一部分为自由水仍留在混凝土孔隙中,成为混凝土干缩的隐患。楼板拆模后,板面和板底长期在大气中,后期施工的细石混凝土面层养护期过后也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正是这种环境效应,和尺寸效应的共同影响,使楼板较其它构件更易出现干缩裂缝。

二 裂缝的控制措施

1、 设计方面

1.1 设计中应尽量避免结构断面突变带来的应力集中。如因结构或造型方面原因所限时,应充分考虑采用加强措施。积极采用补偿收缩混凝土技术,重视对构造钢筋的认识,在结构设计中,设计人员应重视对于构造钢筋的配置,特别是楼面、墙板等薄壁构件更应注意构造钢筋的直径和数量的选择。

1.2 现浇板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大于C30;现浇板的尺寸确定必须保证足够的刚度;尽量采用一级受力钢筋且间距不宜超过150mm;楼板尽量采用双层双向配筋,否则也应在为配置负筋部位配置构造钢筋网;屋面、转换层楼面配筋宜加强:楼板内管线应避免出现交叉(将交叉部位设置在梁或墙上);控制管线直径,使其不超过板厚的20%且≤D25;重视房屋护构件(外墙、屋面、门窗等)的保温设计,使房屋具有良好的保温性能,不仅可大幅度降低房屋长期能耗,更是减少因温差变形而引起裂缝的有效手段。

2、施工方面

2.1 加强楼面上层钢筋网的保护。

上层钢筋网的保护措施:

(1)根据实践经验,楼面双层双向钢筋必须设置钢筋支撑,尤其是板的负弯距钢筋应设置纵横向间距均不大于600mm的支撑:(即每平方米不得少于3只),阳台、雨蓬等悬挑现浇板的负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300mm的支撑,特别是对于细小的钢筋,这样才能起到较好的效果。

(2)合理安排好各个工种交叉作业时间,在绑扎完板底钢筋后,水电线管、孔洞预埋、预留和模板收头应及时穿插并争取全部完成,以有效减少板面钢筋绑扎后钢筋网上作业人员数量;同时对施工人员加强教育和管理,使他们充分认识到保护板面钢筋的重要性,行走时,尽量沿钢筋支撑点通行。

2.2混凝土的养护。混凝土的早期保湿养护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可以避免表面脱水并大量减少混凝土初期伸缩裂缝发生。表面刮抹应限制到最小程度,防止在混凝土表面撒干水泥刮抹。并加强混凝土早期养护。楼板浇筑后,对板面应及时用材料覆盖、保温。认真养护,防止强风和烈日曝晒。

2.3材料吊卸区域的楼面裂缝防冶:

科学安排楼层施工进度计划,在楼层砼浇筑完毕的第3d方可吊卸大宗材料以及从事楼层墙板和楼面模板的正常支模施工。在模板安装时,吊运的材料应尽量分散就位,不得过多地集中堆放,以减少楼面荷重和振动。

三对裂缝的弥补处理

在采取了上述综合性防治措施后,由于各种原因仍有可能少量的楼面裂缝产生。当这些楼面裂缝发生后,应在楼地面和天棚粉刷之前预先作好妥善的裂缝处理工作,然后再进入下一道工序。根据现场的实际经验,楼地面上部的找平层一般在40—60mm,可以通过在找平层中增设钢丝网、抗裂短钢筋进行加强。楼板底粉刷层较薄,且通常无吊顶遮盖,更易暴露裂缝,影响美观而引起投诉,建议采用复合增强纤维等材料对裂缝作粘贴加强处理(当遇到裂缝较宽、受力较大等特殊情况时采用碳纤维粘贴加强)。复合增强纤维的粘贴宽度以350-400毫米为宜,既能达到良好的抗拉裂补强作用,又不影响粉刷和装饰效果,是目前较理想的裂缝弥补措施。

四结论

对于现浇砼楼面裂缝。应以预防为主,为此需要精心设计、施工。掌握扎实的基本知识,并根据实际采取有效措施,会使施工质量得到很好的保证。总而言之,楼板裂缝的防治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从设计到施工的各个环节都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及组织措施加以综合预控,这样才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潘方贤. 浅析住宅建筑的楼板裂缝[J]. 中国城市经济, 2010年07期

[2] 李晶. 商品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预防控制[J]. 安徽建筑, 2006年02期

[3] 夏海镇. 控制施工温度防止混凝土裂缝[N]. 中国水利报, 2005年

[4] 张中标. 浅谈混凝土裂缝的成因与对策[N]. 中华建筑报, 2011年

上一篇:10KV配电线路故障解析 下一篇:浅谈建筑施工管理及绿色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