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时间:2022-10-05 03:03:26

外交学教学的问题与思考

三、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问题

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的研究性质直接决定了本专业的研究型方向,致使我们的本科培养方案很像是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下移。经常有学生抱怨所学课程无用,除非他们毕业后考取涉外部门或继续读研究生,而这样的学生只能是少数。基于大部分本科生毕业后要走向社会、实现就业这一点,我们必须调整这种研究型的培养方向。由于这一问题的解决必然是系统性的,将会涉及到方方面面的问题,个人很难找到一个全面、满意的药方,因此我们只能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思路。

我们的培养方案必须做出调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调整课程设置。大学不能太功利,大学的第一功能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但是学生一旦毕业,生存就成了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需要,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学生必须掌握一些应用性的知识。所以笔者认为,在保留外交学和国际政治专业的基础课程之外,我们不妨开设一些世界经济、国际法方面的选修课,以及高等数学课程,同时使学生熟练掌握一门外语。除此之外,我们必须加大实践教学的比例。我们的学生之所以就业难,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不适应市场的需要。他们几乎不了解社会,更不要说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实践经验。关于这一点,教育部前不久已经正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3]。如果真能实现这一点,学生在毕业时就不仅掌握了丰富的知识,还具备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这会大大改变他们的就业前景。

但是教育部这一要求能否落到实处,或者说我们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的愿望能否真正实现,则要看改革力度。如果我们能够把压力变成动力,加大课程改革力度,使课程与社会接轨,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外交学、国际政治学专业就会取得成功。

笔者提出的这些问题在一些顶尖的高校或许并不明显,但是在其他绝大部分院校,这些现象已经长期存在并越来越严重。学生是学校的根本,帮助学生是教师的职责。笔者再次呼吁学界同仁共同努力,使社会各界了解到我们学科和学生的价值,使我们的学科蓬勃发展,使我们的学生能够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罗伯特・杰克逊,乔格・索伦森.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

〔2〕马朝林.教材翻译更须严谨――《国际关系学理论与方法》中译本中存在的问题[J].

〔3〕教育部.专业硕士扩招应届生 实践教学不少于1年[N/OL].中国新闻网,2009-3-26. http://.cn/edu/zcdt/news/2009/03-26/1619930.shtml.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工程也得到快速发展,这使得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梁板模板施工也得到长足发展,施工工程越来越多,施工技术也得到了重视。作者对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梁板模板施工现状进行分析,并根据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供同行业工作者参考。

关键词:房建施工;现浇梁板;模板的施工;解决策略

1 房建施工工程基本概况

根据某建筑行业一统计分析资料调查数据显示,我国某一中心城市的高层建筑施工的主体工程是由混凝土浇筑和钢筋制安两个主要工序组成。工程用料量如下:钢筋制安的工程量约1500吨,混凝土的浇筑量大约是7800立方米。同时,该房建的梁、楼板都是使用竹木胶合板模板,并且采用了60×80木方上铺钉25毫米厚,1250毫米×2440毫米竹胶板的施工方案。此外,其模板的配置包括:现浇楼板采取支撑+木龙骨+早拆头+多层竹胶板的散支散拆支模的方案,板模板则是选用竹胶板;而主、次梁间距要小于350毫米并选用50×100木方,同时全部木方都用压刨工具将接触面的一侧刨平,使得接触板面的平整度满足使用要求。

2 房建施工准备

主要介绍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梁板模板施工方法,所以,本文所提到的所有建筑结构梁板施工都是采用的这种方法。这种方法的施工质量与混凝土浇灌质量、混凝土配比量与使用的支架的质量有关。如果有一处质量不符合要求,都可能影响建筑结构梁板的施工质量。在施工前,施工支架的选择是施工质量的基本保证,支架必须坚实可靠,才能保证模板的可靠、牢固、拼缝严密,使得其能够满足施工用混凝土的载荷要求,防止模板漏浆、支撑倒塌事故等的发生,确保各项施工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在施工开始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对施工人员进行培训,定期组织考核,使认识工作中的安全隐患,同时,了解并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措施;二是做好各项施工资料的准备工作与各种施工用材料、机械等的检查与准备工作,确保施工过程中软件与硬件都能满足施工要求;三是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教育,保证施工过程严格遵守“安全、可靠、经济、可行”的原则,确保施工质量安全。

3 房建梁、板模板的施工

3.1 梁模板安装。先调整梁支柱标高,然后再安装梁底板模板,同时要拉线找平,再根据梁的位置根据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来对压脚板、梁侧模板以及斜撑等进行安装,如果发现粱高超过700毫米时,还要对其进行加固。

3.2 对于房屋结构梁、板支柱安装。根据楼层顶板厚度、楼层标高及模板设计的相关要求,必须从房间的一端开始,依次逐排安装结构梁、板模板支撑架,确保靠近跨边的第一排楼板支柱到跨边的距离要小于300毫米。而对于支柱间距根据模板设计确定,其楼板支柱间距应该为800毫米×1000毫米,梁支柱间距600毫米×800毫米。同时,对于水平拉杆的确定,应该根据房屋支柱的高度进行,通常情况下,在楼地面留一道扫地杆,然后往上在立柱的横、纵方向每隔1.2米右设置一道水平杆,还要经常对其进行检查,从而确保其能够支撑牢固。

3.3 测量放线。在房建的结构梁、板安装之前,必须要在房屋框架的柱上弹出轴线、梁的位置线和楼层顶板的水平控制线。

3.4 楼板施工缝。必须用木方封堵楼板施工缝处,保证其下部钉在胶合板木条上。要使上部和木方钉在一起,在计划施工缝处弹线,然后预留定大约13毫米宽木条、25毫米宽木条。同时,在保证下网钢筋绑扎完毕之后,在钢筋间距内钉好与钢筋直径相同厚度的木条来确保钢筋间距的固定,在钢筋间距内钉好与钢筋直径相同厚度的木条以固定钢筋间距,最后在上部钉约16毫米厚、25毫米宽的木条。

3.5 楼面模板安装。楼面模板安装的要点如下:第一步是利用拉通线调节楼板支柱标高,第二步是根据模板排列图纸设计的要求架设龙骨,注意在架设过程中,需对其各方向找平,以便于下一步的工作,第三步是从房间四周开始,往内部中间铺设模板,需要注意的是,在铺板时,对于梁、板的交接部位,要使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板上。

3.6 模板的拆除。模板拆除过程中要使用脱模剂,同时,控制好模板拆除的时间,对于主模板、梁侧模板的拆除,要保证其混凝土强度达到技术要求,一般要求大于3.5MPa。此外,需确保底膜施工载荷不会对其他构件质量造成影响才可以实施拆除。

3.7 楼梯模板安装。楼梯模板安装在现浇梁模板施工技术中也是很关键的一项内容。施工过程,先要在墙体上甩筋,然后按技术要求,将梯段钢筋按锚固埋入梁保护层内,再进行楼梯平台模板施工,之后绑扎楼梯钢筋,将楼梯踏步模板吊装就位后固定,待硅达到拆模强度后松动紧固螺栓用塔吊调节调运至模板堆放清理。

3.8 模板的质量要求。模板的质量对于整个现浇梁施工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所以必须保证模板质量符合技术要求。首先,要按图纸要求的材料选择使用模板,其次,要对模板进行清洁,防止污染物给施工质量带来不好的影响,注意清洁后的模板要保证其干燥;最后,不能使用变形的、脆性的材料做模板,并按施工图纸要求对模板编号,防止混用。

4 房建施工模板安全质量保证措施

4.1 在进行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质量安全的检查,排查施工安全隐患,提前采取预防措施,避免事故的发生。在建筑施工中,安全质量检查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对于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梁板模板施工过程,安全质量检查也十分重要,是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安全检查,排查事故隐患,保证施工安全。对于安全检查,可以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专业人员与基层施工人员相补充的原则,要有计划、有目的的进行检查,检查内容不允许有疏漏,并要做好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如问题严重,还需进行研讨,制定专门的解决方案。

4.2 对于建筑行业施工过程,很多施工人员专业技能差,安全意识淡薄,所以,要提高施工安全与质量,岗前培训是十分必要的。岗前培训的内容一般包括三类,一是基础的安全知识与常识,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二是与本岗位工作内容有关的安全隐患与预防措施内容,能够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三是完成本岗位工作的知识技能,结合实际工作内容与施工现状,做好安全告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的完成。现如今,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在这些农村人口没有专业的技能与相对较多的知识的前提下,很多人选择在建筑工地干活,这里的工作要求的知识低,工作内容劳动力要求大于技能的要求。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建筑商为了获得更大的经济利益,赶工期,延长劳动时间,对于施工者的培训不足,施工过程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的情况时有发生,使得施工安全存在很大隐患。为了最大限度的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提高施工人员的技能,按以上提到的三点内容做好上岗前培训。

5 结束语

总之,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城市建筑业的发展,从而带动了房屋建筑施工中的现浇梁板模板施工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必须保证现浇梁板模板施工质量,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检查,做好施工前的员工培训,有利于施工质量与安全的提升。我们,作为建筑施工技术人员,要结合施工实际,分析施工现状,制定有效的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安全,为城市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黎文俐.房建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华建设,2010(3).

[2]江萍.建筑工程主体结构施工管理实例分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0(7).

上一篇:钢结构工业厂房设计及施工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代孕中的亲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