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需要培养,收藏要有兴趣

时间:2022-10-05 12:30:00

市场需要培养,收藏要有兴趣

东西方有着不同的发展轨迹,正因为如此,我们才会在文化、艺术交流沟通中碰撞出火花,才会对于这种从思维方式上就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文化、艺术产生极大的好奇,才会为人类的智慧、创造力惊叹不已!

9月23日,佳士得携克劳德?莫奈、阿列克谢?冯?亚夫伦斯基、埃德加?德加、阿尔弗莱德?西斯莱、皮耶?波纳尔、尤金?布丹、劳尔?杜菲、艾柏?马尔凯、尚?梅金杰、巴布罗?毕加索、卡米勒?毕沙罗11位西方大师的13幅画作进京,为11月的纽约佳士得秋拍中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招商。佳士得亚洲区主席叶正元先生一如既往地为参观者讲解每幅画作,详细到了画家的风格传承、创作背景、上拍纪录及印象派的发展流变,这实际上是在做西方绘画的普及工作。这是佳士得第四次(2004年两次在上海,2006年9月在北京)将印象派画作送到内地了。“虽然前3次路演后,到纽约参加拍卖会的中国内地买家比例不到1%,但是此次来北京,我们不仅没有缩小规模,反而带来更多不同风格的作品。”叶正元说。

有着深厚美术素养的叶正元,谈起印象派来如数家珍。“印象派可以看作是19世界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我们说到‘印象’,并不仅仅是指视觉现象,更多的是指这种现象在艺术家心中唤起的情感,摆脱观察事物的实用主义方式,我们会首先看到我们希望看到的东西。我们会从画作中感受到艺术家所要表现出的爱,也会因眼中所发现的美而神采飞扬,兴奋不已。”

13幅画作中,早期印象派画家作品有克劳德?莫奈1888年初在法国里维埃拉游历期间创作的《 松树,安提贝岬角 》;有些画家是印象派的传承者,他们在作品中融入了其他画风,使其具有了自己的风格。还有非印象派画家的作品,“俄国画家阿列克谢?冯?亚夫伦斯基以其极富表现派风格的肖像画闻名,其早年作品较折衷,后受印象主义、塞尚及现代法国画家影响。1908年后,更多体现个人风格,常用强烈对比色或以沉重、黑色轮廓线再现物象。《闭上双眼的西班牙女人》是1913年创作完成的,反映出一种广泛的西班牙主题风尚。人物表情神秘而略带忧郁,令人印象深刻。”叶正元介绍,“艾柏?马尔凯和劳尔?杜菲是后印象派画家。马尔凯被认为是最早的野兽派画家,又是一位现实主义画家。他的艺术一如其人格,生活在简朴、得体的清静之中,作画自娱自乐。画作中的色彩统一,画面和谐。法国人杜菲是现代美术史上独具创新精神、从事多方面探索的画家,其技法受到马奈、莫奈、梵?高和高更等大师的影响,主题多不具象且单纯化,表现形式柔软,色调活泼。马尔凯和杜菲是印象派的第二代,在传承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不被一般大众熟悉的尚?梅金杰是立体派画家。1903年受新印象派主义影响,汲取塞尚、毕加索和勃拉克的多面几何思想。1910年后,倡导立体新艺术,构建了立体主义理念的基本框架。”上述艺术家虽然早期受到一些重量级画家影响,但是后期又创造出了自己的风格。“我们这次以印象派为主,又加进了一些其他画派作家的作品,是希望拍卖呈现多元化。”

中国内地艺术品市场具有巨大潜力,所以,佳士得才不计回报地推广印象派。“我们的主要目的有三:将印象派真迹带来让艺术爱好者们欣赏;让那些对收藏感兴趣的藏家们近距离赏析真品;做些艺术教育工作,让越来越多的中国藏家接受西方的画作。”叶正元坦言:“中国内地市场潜力很大,需要慢慢培养。”1990 年叶正元第一次将印象派画作推广到台湾时,一张画也没有卖出去,但借机结识了很多喜爱印象派画作的收藏家和爱好者。现在,台湾买家为了买到心仪的印象派画作可以毫不犹豫地一掷千金。

看不到的钱才是大钱。当中国大陆拍卖行跟在苏富比、佳士得后面猛追当代艺术和佛教艺术品时,是否注意到了他们每次路演都携带并无多少买家的钟表珠宝,是否注意到了佳士得执着地推介印象派?能预见市场未来走向、培育市场并引领潮流的公司,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拍卖行需要充分了解买家的口味,不要一味追着市场走。“在征集拍品之前,要作一个艺术价值与经济效益的平衡,要有长远、系统的规划。”优秀的艺术品是没有国界的,不管你眼中的世界与我眼中的世界有多大差别,只要能够体现出美,终究会被世人接受,因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

对中国当代艺术,叶正元有自己的判断。

在佳士得,中国当代艺术早已划归到国际当代艺术中。因为“我们觉得中国当代艺术已经具备国际水平,我们不想再把它地域化。” 叶正元解释,“欧美当代艺术并没有分美国当代艺术、法国当代艺术。我们没有必要把中国当代艺术分出来。我们把当代艺术按时期划分,分为Post War and Contemporary Art 两部分。Post War指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20世纪的当代艺术,Contemporary Art就是21世纪的当代艺术。”

叶正元告诉记者,中国早期油画,如徐悲鸿等人的作品多是亚洲收藏家购藏,欧美收藏家接受还需要时间,因为这些作品的题材、画风还是基本遵循中国传统。最重要的一点,是与这些画家同时期的外国名家非常多,相比之下,欧美藏家更愿意收藏自己国家的名家画作。吴冠中、群、赵无极等人作品在初期也都是亚洲收藏家购买,2005年以后,欧美收藏家介入了。中国当代艺术品遭遇了同样的经历,初期亚洲收藏家主导市场,近两三年欧美收藏家开始收藏中国当代艺术作品。“现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非常好,买家大部分是台湾、香港、东南亚的收藏家,欧美买家也越来越多。”

当代艺术繁荣与政治经济环境有着微妙的关联。“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当属意大利;17世纪的经济强国荷兰产生了一系列艺术大师;18和19世纪的英国、法国经济繁荣,这两个国家的艺术作品自然受到追捧;20世纪美国当代艺术品是全球收藏家的宠儿。”叶正元说,“我们知道,中国经济高速持续地发展,是正在崛起的大国。因而,很多人预测,21世纪将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天下。”

有趣的是,佳士得推介的莫奈、毕加索等进入世界美术史的大师画作,估价从几十万美元至几百万美元,低者是尤金?布丹的《哈佛尔港,商业船坞》(37.2×46厘米),估价6万至8万美元;高者是克劳德?莫奈的《松树,安提贝岬角》(73.7×92.3厘米),估价400万至600万美元。这与中国当代艺术大腕作品的价位相差无多,甚至略显逊色。从这点我们也可窥见西方名画在中国的前景及中国当代艺术是否存在泡沫。

“我个人认为,有些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价格涨得过快。也许在明年下半年或2009年,中国当代艺术品的价格会有所调整,可能会往下降,然后到一定时候再慢慢回升。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佳作是不会受到影响的。”叶正元分析,造成这种现象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很多买家不是真正的收藏家,而是以投资为主要目的投资人。这种投资心态对艺术品市场非常不利。“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美国很多当代画家的作品被炒到几百万美元,而今这些画家的画作十几万美元就能买到。”第二个原因是中国艺术品市场火热,导致有些艺术家不以艺术为创作的主要目的,而是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创意在艺术创作中是最重要的,如果创作被经济利益取代,那也就没有什么创意可言了,也就不能称其为艺术,那样一来,中国的当代艺术将如何蓬勃发展?”

如何规避艺术品收藏投资中的风险?叶正元认为:“市场是没有办法控制的,拍卖是完全公开的,市场决定艺术品的价格。拍卖公司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提供给买家估价。但是,中国当代艺术品的拍卖成交价往往跟估价没有什么联系,尤其是在很多人争抢一幅作品时,价格完全不是拍卖公司可以控制的。”叶正元建议,艺术品收藏不能以投资为目的,要选择喜欢的艺术品。只有喜欢,才会去学习、才会去与专家学者交流,慢慢地提升审美能力,鉴别能力也会越来越高,才不会跟风收藏。“任何投资都是有风险的。买到自己喜欢的艺术品,精神上的回报是无价的。这才是艺术品收藏的真正目的。”

上一篇:南宗锁钥 明宋津梁 下一篇:无欲(玉)则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