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浇带施工技术探究

时间:2022-10-05 12:28:57

建筑浇带施工技术探究

摘要:文章对浅谈施工浇带施工工艺、应用及特点作了简单论述,并结合实践,讨论了浅谈施工浇带施工工艺及应用的问题,如施工工艺技术特点、施工方法及应用等,在施工工艺技术特点、施工方法的基础上进行讲述并最后进行了经济效果。

关键词:浇带;后浇沉降带;后浇收缩带;后浇温度带

中图分类号:TU74文献标识码: A

一.引言

在民用住宅房屋建筑施工中应用浇带技术,不仅能有效解决大体积砼浇筑过程中出现的施工问题,还能有效解决由于高低结构导致的沉降变形的协调问题。那么在民用住宅房屋建筑施工中应该如何应用浇带技术呢?笔者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做出以下几点仅供同行参考与交流的浅见。

浇带设计技术

1.设计要点

浇带设计技术需要遵循的原则是:抗放兼备,以放为主。由于普通钢筋混凝土存在开裂现象,浇带的设计就是释放出大部分约束应力,并且用膨胀混凝土填缝的方法来抗衡残余应力,对于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考虑到沉降原因而设计的浇带,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设计图纸留设,留设的位置必须经建筑设计院的认可,浇带的间距应合理设置,设置浇带处的受力钢筋必须贯通,不允许出现断开现象。而对于由于考虑到施工原而设置浇带,施工人员应视工程具体进行情况而定,在未浇筑混凝土前,不能将浇带出的支柱、模板拆除,否则将会造成变形,导致粱板形成悬臂,如果跨度范围较大,可按相关规定断开,在补齐混凝土之前焊接好钢筋结构,施工浇带的位置一般适宜选在建筑结构中受力较小的部位,通常靠近梁、板的反弯点,这个位置剪力不大,弯矩也不大,也可选在粱、板的中间部分,这些地方弯矩虽大,但剪力相对来说很小。

浇带混凝土最好采用微膨胀、不收缩的混凝土。在进行现场搅拌时,所添加的外加剂、微膨胀剂必须具有产品技术资料和出厂合格证,并且符合相关的设计要求和技术标准。在浇筑混凝土时,浇带的模板上应敷设一层钢丝网,在进行浇带施工时,可以不用拆除这层钢丝网。浇带混凝土应密实浇筑,应牢固地连接先浇捣的混凝土,受力后不能够出现裂缝现象,对于浇带混凝土浇筑,施工人员应留置抗渗强度检验试块、混凝土强度检验试块,一般来说,浇带应比两侧先浇筑混凝土高出一个强度等级。

2.建筑浇带的功能 

(1)有效解决沉降差 

在进行结构及基础设计时,主体建筑和裙楼为一个整体,但在建筑项目施工过程中浇带将其分为两个相对独立的部分,等建筑的主体结构部分竣工并且沉降量已大部分完成时再对连接主体建筑和裙楼的部分混凝土进行浇注,从而将其重新结合为整体。在对建筑项目进行设计时,工作者应对在两个不同阶段时基础的受力状态进行分别考虑,并对其进行强度校核。对主体建筑和裙楼连为一个整体后的计算也应考虑到建筑由于后期沉降差而引起的附加内力。

 (2)降低温度收缩影响 

在对工程进行施工时,新浇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会发生收缩作用,而且混凝土结构的硬化会温度影响较大,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基本能在施工完成后的三个月左右的时间内完成硬化收缩作用,但是其受到的温度对结构的影响则是不间断的。而如果在施工时留出浇带,则可以保证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进行自由的收缩,极大地降低了混凝土结构硬化过程中产生的收缩作用。

三、 浇带施工技术

1.施工安全要求 

所有施工人员必须穿戴防护用品进入工地; 

(2)禁止酒后作业,带病作业; 

(3)洞口、临边作好安全防护栏杆; 

(4)严禁在无人看守时从高处向下乱扔东西; 

(5)使用机械时必须首先检查机械设备是否完好,电线及绝缘层是否完好,同时必须严格按照机械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6)现场施工作业人员必须接受安全员的监督和检查。

2.施工质量要求    

(1)不同类型的浇带,混凝土的浇筑时间也不同。伸缩浇带,视先浇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完成情况而定,一般为施工后40—60d,沉降浇带宜在建筑物沉降基本完成后进行。   

(2)浇带施工前,应清除钢筋表面锈层,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用压力水冲洗,保持湿润24h,若接触面是采用木模板支模时,则应在混凝土表面凿毛。   

(3)钢筋若采用断离法,则应按设计及规范要求搭接接长或焊接。有加强筋的,还需视附加钢筋具置穿插施工。   

(4)浇带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应尽量低于主体混凝土浇筑时的温度。浇带混凝土必须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并宜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宜掺入早强减水剂,认真配制、精心振捣。 

(5)浇筑浇带混凝土之前,宜在施工缝处铺一层与主体混凝土内砂浆配合比相同的水泥砂浆。   

(6)浇带混凝土的初凝后12h内覆盖并浇水养护14d。

3.浇带的防护措施 

(1)地下室底板、结构顶板 

由于地下室底板、结构顶板的浇带在主体混凝土浇筑时不可避免会进入一些水泥浆,故沿浇带通长设置一个断面为200×1000的槽坑,用来汇集流入浇带的水泥浆,以便在浇筑浇带混凝土时,不必再人工凿除进入的水泥浆,达到减少工作量、缩短工期、提高效率的目的。同时在浇带两边缘各设一道120×120的小墙,盖上模板,用以防止杂物、泥浆进入浇带内。

(2)地下室外墙浇带施工措施 

本工程中浇带混凝土的浇筑在结构完成之后60天进行,为了避免回填土施工期间对地下室外墙防水的影响,采用钢筋预制水泥盖板封堵。 

1)在地下室外墙浇带部位采用止水钢板固定在外墙上。 (2)浇筑外墙浇带混凝土前应进行钢筋除锈,调整,清除浮浆、碎石等杂物,并冲洗干净,止水钢板和支设的模板固定牢固并将模板浇水湿润。 

3)浇带浇筑混凝土时应分层浇筑每层浇筑50cm,浇筑同时要进行振捣(快插慢拔),振捣密实。养护时间不得小于28d。 

4.施工注意事项 

(1)浇带浇筑必须从地下室开始向上施工。 

(2)地下室基础底板浇带由于钢筋较密,除绣、清理后将垃圾用高压水枪在浇带内往集污井方向冲洗,使得砼浆随水一起流进集污井,用污水泵抽出。 

(3)在外墙浇带施工的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防止材料、料具下落伤人,同时要注意作业安全。 

(4)浇带的独立支撑模板中途不得拆除,并且定期对浇带两侧标高进行观测,发现异常沉降或下坠,及时查找原因,采取补救措施。如发现支撑有松动迹象必须采取加固措施,防止支撑钢管倾倒。 

(5)由于正常情况下浇带两侧梁板结构砼强度达75%时拆模,考虑因浇带处梁断开,该处梁实际为悬挑构件,因此浇带两侧梁底支撑架子必须等统强度达100%时拆除。

四.结束语

总之,在民用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浇带技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作为新时期背景下的房建企业必须在施工过程中注重浇带技术的应用,在着力提高自身专业技术实力的基础上着力提高施工技术的应用水平,在提高民用住宅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同时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的促进浇带技术的发展,解决施工中遇到的很多问题,为我国建筑工程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同时也可以有效的促进浇带技术随着实践不断的改进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锋易.浅谈钢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J]. 中国建材科技. 2008(02)

[2] 张京京,陈航.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后浇带技术分析[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09(14)

[3] 郑永明.结合工程实例浅析建筑结构后浇带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中旬刊). 2007(08)

[4] 李发云,郭明凡,宋兵辉.后浇带的设计与施工分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09(08)

[5] 李林娟.浅谈地下室后浇带设置与施工[A]. 中国水利学会地基与基础工程专业委员会第十一次全国学术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 2011

[6] 邓培初,刘洪鹤,时攀.超厚底板后浇带运用拼条内衬钢板网支模的技术措施[A]. 河南省建筑业行业优秀论文集(2010)[C]. 2010

上一篇: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控制对策谈 下一篇:建筑模板工程质量问题及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