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管理面临升级

时间:2022-10-05 09:47:27

数据中心管理面临升级

中国正在迎来新一轮的数据中心建设高峰。这其中除了数据中心升级换代的自然需求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是IT技术的不断创新推动了数据中心的升级换代,比如刀片式服务器、融合基础设施的普及和应用,特别是云计算技术的不断成熟,使数据中心正在走向高密度、大规模甚至超大规模,管理也日趋复杂。下一代数据中心的理念正是基于这一需求而提出的,其核心就是让未来的数据中心更加节能、高效而且可靠。围绕着如何达成这个目标,在日前举行的施耐德电气全球数据中心日中国站活动上,有关专家就此进行了探讨。

全生命周期的能效管理

节能、环保是当今全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IT产业自然也不能例外。有数据显示,IT产业的能耗已经接近航空业,其中数据中心占了大头,因此,数据中心是节能的重点。根据有关研究机构的预测,随着IT技术应用的进一步深入,每3年数据中心的电力消耗就会翻一番。

而高能耗就意味着高维护成本,对于一个有10年生命周期的数据中心而言,在这期间电力成本的支出就可能占到整个数据中心运营支出的42%。

“节能不仅具有经济上的意义,同时还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预计到2050年,全球的能源需求会翻倍,而与此同时,我们需要在2050年之前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全球数据中心副总裁Paul-Francois Cattier表示。

“要实现数据中心的节能就必须对数据中心的能耗进行全方位、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也就是从规划、设计、施工到后来运维都必须有节能的意识。”施耐德电气数据中心科学中心总监Victor Avelar说,比如,有些数据中心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优势,可以利用自然风来降温,在规划时注意到这些就为节能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础。另外,在数据中心的用电中,用于制冷的电力占到30%,将传统的粗放式制冷变为机架级精确制冷,就能大大提升制冷效率,降低用电量。

在数据中心的能效方面有一个国际通用的指标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它可以比较准确地评估一个数据中心的能源利用效率。通常传统数据中心的PUE值可能超过2,而一个设计和运维良好的数据中心就可能小于1.2。不过,Victor Avelar提醒用户,不要过于迷恋PUE值,他说:“PUE是一个全年的平均值,它与数据中心所选的场地、气候有很大的关系。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在投资和PUE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要防止为追求PUE值而过度投资,那是得不偿失的。另外,过度规划也可能导致过高的PUE值。我们有一些权衡工具可以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帮助客户规划PUE,在运维阶段持续优化PUE。”

响应动态需求

绿色节能仅仅是下一代数据中心的基本要求,除此之外,新一代数据中心还一定是高效率和智能的,这其中最重要的推动力就是当前最热门的云计算技术。

“云计算的出现给数据中心带来的重大挑战之一是动态需求。比如,虚拟机可能根据负载的状况在不同的物理服务器之间进行迁移,在需求不足时将物理服务器关机,而需求增大时将物理服务器加入到资源池中,这就对数据中心的可管理性提出了更高要求,所有这一切都必须是自动化的、可监控的。”Victor Avelar说。

为满足这方面的需求,2010年,施耐德电气通过整合英飞运行管理器(InfraStruxure Operations)与VMware vSphere,实现了可兼容不同品牌设备的内存管理,能对虚拟机进行实时分析并自动提供建议的解决办法。

施耐德电气IT事业部大中华区副总裁数据中心业务总经理曲颖说,这项整合让VMware vSphere不仅能管理服务器,还能掌握关键物理基础设施中与电源、制冷、安全与环境监测相关的报警与事件,在物理基础设施出现故障时,能够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将虚拟设备转移到数据中心内其他未受影响的区域。同时,在虚拟机被关闭时,英飞运行管理器可以自动探测到这一信息,对电力、制冷等基础设施进行相应调整甚至关掉,这在节能上是一个非常大的进步。

云计算的出现还对数据中心的可扩展性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也就是需要动态扩展。为此,模块化的设备在数据中心应用得越来越普遍,因为模块化的设备可以快速部署、支持热插拔,实现“边成长边投资”,以提高投资回报率,防止过度规划和过度投资。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成熟,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租用和外包IT业务的形式,这就推动了数据中心走向大型化,越来越多的超大规模数据中心将会出现,而越是大型的数据中心对管理的要求就会越高。”Victor Avelar表示。

Victor Avelar说,他也注意到了中国正在大规模建设大型数据中心,以推动云计算的发展。但他提醒说,在数据中心建设上,仍需要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不能一味求大,而要根据业务需求,进行可扩展性强、集成型的数据中心规划和设计。

为了提升企业的业务竞争力,我们在设计和建设数据中心的时候,不仅仅需要考虑可用性这一先决条件,同时我们也必须考虑如何让数据中心更加高效。

上一篇:要3D也要画质 下一篇:平台软件寻求易用性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