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德育机制,深化德育改革

时间:2022-10-05 08:28:26

转变德育机制,深化德育改革

摘 要: 德育工作的四个转变是拓展德育领域,变单一型为复合型;优化德育形式,变说教型为春雨型;更新德育手段,变传统型为现代型;壮大德育力量,变单兵型为联动型。

关键词: 德育机制 德育改革 转变方法

德育是学校整体工作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工作者不仅要让学生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让学生具备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高尚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但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德育工作具有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二十一世纪,教育工作者必须转变德育机制、深化德育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培养适应新时代的优秀人才。笔者认为,新时期的学校德育改革可以做以下四个方面的转变。

一、拓展德育领域,变单一型为复合型

提到德育,很多人会很狭隘地将它等同于常规管理。其实,德育的领域极其宽广,德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根据《中学德育大纲》和新时期新情况,德育的内容最起码涉及如下六个方面:

1.文明规范教育。一定要想方设法让《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教育学生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公共秩序,懂得自尊和尊重他人,言行举止要具有现代公民的素养。

2.爱国传统教育。拿破仑说:爱国,文明人的首要美德。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教育学生无论何时何地要永远心系祖国;教育学生要深入学习传统文化,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一个植根于博大传统的人,他的思想会永远焕发生机。

3.理想前途教育。理想是人生的指路明灯,教育学生要志存高远,拒绝平庸。一定要有自己的学业规划和生涯规划,切不可混混沌沌,虚度春华。

4.合作竞争教育。合作能力是当代中学生必须具有的生活能力,团队精神非常可贵。但是,凡事都是这样,既要合作,又有竞争。没有强烈的竞争意识,人往往会落后。只有不甘落后的人,将来才会有更大的成就。

5.心理健康教育。今天的社会,心理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特别值得关注的社会问题,中学生存在心理问题的也不鲜见。一定要高度重视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教育学生学会沟通、学会倾听和倾诉,学会及时调整心态和合理宣泄情绪。拥有健康的心灵比拥有健康的体魄更重要。

6.世界公民教育。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重要时事,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和思维理念。不仅要胸怀祖国,更要放眼世界;不仅要成为优秀的炎黄子孙,更要成为合格的世界公民。

二、优化德育形式,变说教型为春雨型

没有学生喜欢说教,新时期的德育工作一定要摒弃空洞的说教这一简单的教育形式,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寓教于乐,像春雨般润物无声。活动类型可以有如下几种:

1.传统型。利用军训、讲座、升旗、校运会、辩论赛和校园文化艺术节等传统活动,开展对学生的德育熏陶。

2.系统型。围绕某一重大事件,并以此为中心展开系列教育活动。如“纪念五四系列活动”、“纪念一二九系列活动”、“纪念港澳回归系列活动”等。在系列活动中,可采用征文、演讲、演唱、课本剧等形式,使学生接受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

3.阵地型。利用社团、广播、橱窗、黑板报、中学生党校、中学生团校等比较固定的阵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4.实践型。每学期都要有固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不能流于形式,要鼓励和要求学生深入社区、深入群众,广泛接触社会;要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志愿者等公益活动,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更新德育手段,变传统型为现代型

信息社会,传统的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德育手段早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电教这种借助电、光、声、色用以记录、储存、传输和调节教育信息的现代化手段,其优越性和生命力已越来越清楚地显示出来。现代化手段的介入为德育工作开辟了崭新的天地。在德育工作中,我们可以将学生的一些生活场景制成录像让学生观看评议,通过观看评议让他们明是非、辨美丑、别善恶、知荣辱。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学校发展的视频,让学生全面了解学校发展沿革的历史和取得的辉煌成就,激发他们热爱学校的情感;组织学生观看革命题材的影视,观看《感动中国颁奖典礼》等实况视频,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奋斗精神。

四、壮大德育力量,变单兵型为联动型

一提到德育,很多人就会想到班主任,认为德育主要是班主任的工作,实际上,光靠班主任单兵作战是远远不够的。小平同志指出:“从事教育工作的同志,各个有关部门的同志,整个社会的家家户户,都来关心青少年思想政治的进步。”一定要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形成联动机制。在校内,可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配备班级德育工作辅导员,男女生宿舍辅导员,还可以建立健全党员干部联系班级制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因为班主任是整个德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强化班主任队伍管理,在班主任工作规范上狠下工夫,经常开展工作经验交流。校外,聘请离退休老干部、政法部门专家、部分党政领导、企业家、校友和教育有方的学生家长为校外辅导员,不定期地邀请他们来校作报告。建立家长学校,开设教育学心理学讲座,组织家教经验交流,举办学习成果汇报,邀请家长参加主题班会等,通过这些措施不断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从而使他们逐步成为德育队伍的坚强后盾。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学校、社会、家庭的联动机制,形成德育工作的强大合力。

上一篇:课堂中的情感教育 下一篇:输出驱动能力本位与应用型民办高校英语专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