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05 07:18:29

[摘要] 目的 观察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112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两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的变化情况。 结果 ①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②观察组、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③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差异不明显,观察组心率、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低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 结论 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确切,且患者耐受性好,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较好方法。

[关键词] 缬沙坦;美托洛尔;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4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080-03

慢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表现多样,CT显示可出现房室扩大、心室肥厚、冠状动脉钙化等改变病变,临床易误诊[1],其病因为原发性心肌损害和心脏负荷过重,病机为早期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带动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enin angiotensin aldosterone system,RAAS)、下丘脑-垂体系统、细胞因子等系统激活,多因素共同作用导致心力衰竭发生与发展。目前主流的治疗模式是抑制RAAS系统和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扩血管-利尿-强心,常用的药物有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多巴胺类、钙拮抗剂、醛固酮拮抗剂,或者彼此联合给药,但优选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2]。本文笔者采用血管紧张素Ⅱ受体缬沙坦联合β1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获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入组观察的112例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为我院2008年4月~2010年12月收治的,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患者均知情同意,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入选和排除标准

入选标准:①经诊断均符合WHO世界心脏病协会的诊断标准;②心脏B超显示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50 mm;③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50%;④血压≥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

排除标准:①缬沙坦、美托洛尔过敏者;②支气管哮喘、肾动脉狭窄、休克;③心脏瓣膜病、肥厚性心肌病、急性心肌炎、Ⅱ或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病态窦房结综合征;④明显肝肾功能损害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入院后,祛除诱因,进行常规综合治疗,呋塞米或螺内酯脱水利尿、洋地黄强心、硝普钠扩展血管、硝酸甘油或多巴胺丁胺心脏正性肌力药物,进行休息、吸氧、限盐等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美托洛尔6.25 mg/次,2次/d,每2周后剂量加倍,最大剂量为25~200 mg/d,分2次口服;同时口服缬沙坦80 mg/次,1次/d,1周后改为2次/d。两组的疗程均为12周。

1.4 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和体征变化情况,心脏彩色B超检测心脏LVEDD、LVEF,评价心功能的变化情况,根据症状、体征及心功能评价评价两组临床疗效[3]:①治愈:症状、体征恢复正常或明显改善,心功能改善2级以上或心功能纠正至Ⅰ级;②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心功能改善1级以上;③无效:症状、体征、心功能没有改善或恶化。总有效率=(治愈+有效)/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7.1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 = 12.907,P < 0.01)。见表2。

2.2 两组体征与心功能指标比较

①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心率、LVEF、LVED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②两组治疗后血压、心率、LVED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③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压差异不明显,观察组心率、LVEDD明显低于对照组,LVEF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见表3。

2.3 两组不良反应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耐受性均较好。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一种高发病率和高死亡率的心脏疾病,是各种病因所致心脏病的终末阶段,可表现为血流动力学异常、神经内分泌异常、心肌损害和心室重构,且彼此互相联系,互为因果,因此,改善临床症状和稳定血流动力学,阻断神经内分泌系统,阻断心肌重构是治疗心力衰竭的关键[4],而不是仅限于纠正血流动力学或是简单的运用正性肌力药物、利尿剂,更重要的是干预神经内分泌的作用,减轻心肌损害,延缓心力衰竭的进展[5]。

美托洛尔是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能够与儿茶酚胺结合,增加心肌细胞膜β1受体数量,增加心肌反应性,减少心肌细胞Ca2+内流,减慢心率和控制心律失常,降低心肌耗氧量,抑制去甲肾上腺素合成,抑制交感神经兴奋,抑制RASS系统,减少水钠滞留,多种途径作用,达到改善LVEF,减轻心脏前后负荷,恢复心功能,逆转心室重构与左室肥厚,减轻心肌细胞损害与调亡[6-9]。缬沙坦是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能够上调肌浆网的钙调控蛋白SERCA2、PLB基因表达,激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2型的抗增殖效应,从而阻断RAAS等系统,改善心脏舒缩功能,预防改善心肌重塑,保护靶器官[10-13]。

本文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缬沙坦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提高了治疗总有效率,在改善心率、LVEDD、LVEF明显优于常规治疗组,表明了观察组能更好改善心功能,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且患者耐受性好。但在使用美托洛尔时,应注意从小剂量6.25 mg/d开始,如果没有出现不良反应,每2周剂量加倍,注意减量或停药指征,即收缩压

[参考文献]

[1] 吴自昌,蔡杰,梁月娥.80岁以上高龄老人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病因特点构成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1,8(30):158-160,163.

[2] 苏宏宁.基层医院慢性心力衰竭病因和药物治疗状况分析[J].当代医学,2011,17(1):31-32.

[3] 高丙峰,郭富萍.倍他乐克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34):46-47.

[4] 于文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J].中外妇儿健康:学术版,2011,19(7):50-51.

[5] 方圻,王士雯,宁田梅,等.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对策[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5,23(2):83-94.

[6] 孙连军.倍他乐克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58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3):141-142.

[7] 曲辅政,,蒋彬,等.缬沙坦对心力衰竭家兔心肌肌浆网钙调控相关蛋白基因的影响[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5):368-370.

[8] 韩凯,李怀平.缬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内皮素和心房钠尿肽水平的影响[J].心脏杂志,2007,19(5):534.

[9] 张艳秋,陆红.缬沙坦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及对血管活性物质的影响[J].临床误诊误治,2006,19(2):4-6.

[10] 金兰.慢性心力衰竭的药物治疗[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4,24(1):11-13.

[11] 卞红,樊兆振.美托洛尔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及耐受量观察[J].中国厂矿医学,2006,19(6):512-154.

[12] 朱鹏程,黄楚泉,林振发.依那普利联合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近期疗效观察[J].医学综述,2008,14(14):2227-2229.

[13] 韩红梅.贝那普利与美托洛尔合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J].医学综述,2012,18(7):1092-1093.

[14] 周秀芹.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17):38-39.

[15] 李荣,易岂建,吴季俭.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不同剂量的临床观察[J].儿科药学杂志,2003,9(1):64.

[16] 金霞.美托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0):110-111.

[17] 孔海鸿.美托洛尔联合西拉普利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11,8(21):81-82.

(收稿日期:2012-05-28 本文编辑:张瑜杰)

上一篇: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所“发现” 下一篇:社区综合性干预对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