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时间:2022-07-13 03:20:46

血清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检测对胃癌的诊断价值

[摘要] 目的 了解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选择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106例)、胃良性疾病患者(138例)、健康体检人群(122例)为研究对象,检测所有对象血清中CEA、CA199、CA724的含量。 结果 胃癌患者三项指标均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及健康对照组(P < 0.05),三项指标在胃良性疾病组及健康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Ⅲ、Ⅳ期和有肝转移胃癌患者的三项标志物水平及阳性率均高于Ⅰ~Ⅱ期和无肝转移患者(P < 0.05)。 结论 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及CA724水平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对胃癌患者的早期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胃癌;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

[中图分类号] R73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2)10(a)-0089-03

胃癌是发生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我国是世界上胃癌高发地区之一,占我国消化道恶性肿瘤的首位。每10万人的年死亡率为25.21%,在各种肿瘤中占第一位[1],因此胃癌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肿瘤防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伴随着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目前已发现了诸多肿瘤标志物,为肿瘤的及早诊断提供了可能性。血清肿瘤标志物由于检测便捷,目前已成为继影像诊断和病理诊断之后临床最常用的肿瘤诊断方法之一。为了解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724(CA724)在胃癌中的表达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笔者进行了本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2012年3月在我院就诊的胃癌患者106例为胃癌组,均经B超、CT、内镜、病理及临床表现确诊。其中,男73 例,女33 例;年龄29~86岁;肝脏转移26例,无肝脏转移80例;病期按TNM分期:Ⅰ期16例,Ⅱ期36例,Ⅲ期21例,Ⅳ期33例。选取同期在我院就诊的良性胃疾病患者138例为胃良性疾病组,胃病包括胃炎、胃溃疡。其中,男93例,女 45 例;年龄 17~82岁。选择同期于我院健康体检并且检查结果示无明显异常者122例为健康组,男91例,女31例;年龄21~74岁。三组研究对象间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指标及方法

所有对象均采空腹静脉血2 mL分离血清上机检测。仪器为瑞士罗氏公司生产的E170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均为仪器配套试剂盒。

1.3 阳性判断

各指标正常值范围为:CEA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 18.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血清中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99、糖类抗原724水平比较

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及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胃良性疾病组与健康组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肝转移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724的阳性率比较

胃癌Ⅲ、Ⅳ期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724阳性率高于Ⅰ~Ⅱ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有肝转移胃癌患者血清CEA、CA199和CA724阳性率明显高于无肝转移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2。

2.3 CEA、CA199、CA724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分析

因胃良性疾病组与健康组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将两组合并为新对照组进行灵敏度、特异性分析。单项检测CA199的灵敏度最高(45.3%),CEA的灵敏度最低(35.8%),三者特异度均>90%,用双联或三联检测对胃癌进行诊断,其灵敏度明显升高,而特异度仍可保持较好的水平。单项、双联和三联检测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 讨论

肿瘤标志物在血清中出现早于临床症状,对于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有着重要意义。由于大部分肿瘤常有多个肿瘤标志物呈阳性,即使同一种肿瘤在不同时期、不同肿瘤细胞类型其肿瘤标志物也不尽相同,这就为联合检测提高诊断阳性率提供了相关物质基础[2]。非特异肿瘤标志物如CEA、CA系列,虽然不能作为诊断某种恶性肿瘤的特异性指标,但在肿瘤的鉴别诊断、病情监测和疗效观察等方面有重要临床价值。目前对胃癌的血清学诊断,尚未发现特异性的肿瘤标志物,常用的一些肿瘤标志物检测阳性率较低,因此如何进一步提高其阳性检出率成为人们关注的课题。

CEA是从结肠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糖蛋白,是癌组织和胎儿细胞共有的一种抗原,是一种广谱的肿瘤标志物,受多种因素的影响,良性消化道疾病及吸烟者可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远远低于恶性肿瘤患者,一般小于20 μg/L[3],常用于消化道肿瘤的辅助诊断、疗效评价、预后监测。本研究胃癌患者血清阳性率为35.8%,明显高于胃良性疾病组,高于文献[4]报道的阳性率(25%)。

CA199是分子量为3 000~5 000 kD的唾液Lewisx-α物质,又称胃肠癌相关抗原(GICA),健康人胰腺、胆管细胞及胃、结肠、子宫内膜和唾液腺上皮细胞均可合成,正常情况下生成量极微,正常血清中含量较低,一些良性疾病时,血清中含量升高,但幅度较小。消化道恶性肿瘤患者血清中CA199含量明显升高,检测血清 CA199 可作为胃癌、胰腺癌等恶性肿瘤的辅助诊断、预后和疗效判定指标。本研究显示,胃癌患者血清CA199 阳性率为45.3%,明显高于良性胃疾病9.4%的阳性率,稍高于杜素群等[5]报道的胃癌患者的CA199阳性率达41.5%,但低于王勇等[6]报道的60.9%。

CA724是一种由cc49和b72.3两株单抗识别的黏蛋白样的高分子糖蛋白,良性胃病小于1%者升高,异常升高在各种消化道肿瘤、卵巢癌可产生,是胃癌诊断的首选血清肿瘤标志物,但是血清CA724测定对胃癌的敏感性不高,为40%~50%。本研究显示,胃癌阳性率为36.8%,显著高于胃良性疾病患者。与文献[7]报道的阳性率 42.6%相近。

本研究发现胃癌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健康组及胃良性疾病组,三者对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35.8%、45.3%、36.8%,特异度分别为92.7%、93.5%、93.8%;对上述三项标志物进行双联检测时,其敏度有所提高,而物异度仍保持在较理想的水平,而进行三联检测时,阳性率达到70.8%,特异性为81.5%,因此,CEA、CA199、CA724联合检测对胃癌的早期诊断以及与良性胃疾病鉴别诊断有很好的临床价值。

本组资料还显示胃癌Ⅲ、Ⅳ期患者和有肝转移患者的血清CEA、CA199和CA724阳性率分别高于Ⅰ~Ⅱ期患者和无肝转移患者,说明血清CEA、CA199、CA724水平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有无转移有一定关系,其原因可能在胃癌发展过程中,癌细胞产生的肿瘤抗原释放至血液,引起外周血中含量增高[8],提示监测外周血中CEA、CA199、CA724水平可用于健康体检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对判定胃癌进展、转移及预后判断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综上所述,CEA、CA199及CA724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单项检测灵敏度低,联合检测对胃癌有较高的阳性率和准确性,对胃癌的早期诊断、治疗和病情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 朱明德,石应康.临床医学概要[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304.

[2] 何思春,庞红全,焦鑫,等.胃癌患者血清CA724、CA199、CEA检测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9):2058-2059.

[3] 王兰兰.临床免疫学和免疫检验[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35.

[4] 黄德秋,杨清梅,叶健翔,等.AFP、CEA、CA199联合检测对消化道恶性肿瘤的应用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4):32-33.

[5] 杜素群,刘俊驰.胃癌与CEA、CA199之间相互关系的探讨[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08,15(1):55-58.

[6] 王勇,王雪萍,李一荣.胃癌的肿瘤标志物检查价值[J].四川医学,2005,26(9):1020-1021.

[7] 吕世静.临床免疫学检验[M].2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25.

[8] 付昕,韩杰,李宁,等.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胃癌早期诊断的价值[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4):82-84.

(收稿日期:2012-05-25 本文编辑:冯 婕)

上一篇:MS—275体外诱导膀胱癌细胞凋亡的机制探讨 下一篇:气管腺样囊性癌行人工血管联合外支架重建长段...